【奋进清水2024 我们的答卷㉘】乡村振兴篇丨清水县:小小食用菌 富民大产业

文摘   2025-01-05 12:45   甘肃  




『开栏语』今年以来,清水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一地两区”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活商贸、抓项目、促振兴、惠民生、守底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崭新篇章。为全方位、多层次展示 2024年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清水县属各媒体推出“奋进清水2024 我们的答卷”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宣传,不断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的磅礴力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清水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用小小食用菌激发乡村振兴“大能量”,助推清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清水县地处陕甘交界,渭河上游,陇坂西麓,海拔在1500m-1800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45.5mm,多年平均气温8.8℃,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地表水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是食用菌生产适宜区。

2024年,白沙镇赵沟村在建成125座木耳种植大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种植模式,村集体发展林下木耳种植2万棒,大棚木耳种植3万棒,椴木木耳种植800棒。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木耳种植,扶持77户农户每户种植地摆木耳500棒,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切实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2023年,白沙镇桑园村创新“党支部+基地+合作社+群众”发展模式,建成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搭建了27座种植大棚,18座晾晒棚,蓄水池4座。当年,种植的木耳就获得了大丰收。2024年7月,为了提高大棚的利用率,丰富食用菌类型,在黑木耳丰收之后,桑园村又引进了20万棒榆黄菇进行试种。

白沙镇桑园村党支部书记曹秀红告诉记者,“桑园村试种的20万棒榆黄菇,产值达到了90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务工达到80人,户均收入能够增加6000元。此外,种植的黑木耳产量也达到了3万斤,产值达到了90万元。”

随着静天高速的建成,清水县黄门镇的交通区位优势愈加明显。为了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拓宽产业类型,黄门镇抢抓全县争创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机遇,经多次研究,确定了在后川河流域三村新建106亩设施农业大棚,大力发展以吊带式、地摆和原生态为种植方式,以木耳为主体的食用菌产业园。

黄门镇共投资1300万元,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在下成、硖口、王店建成食用菌先行示范村3个,项目涉及元川、后坡、下成、硖口、薛堡、王店6村,占地106亩26300平方米的设施农业大棚,年挂棒142万棒。

在清水县食用菌示范园区,工人们正忙而有序地批量生产菌棒。前期填装好的菌棒经过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接种、培养工作,整个实验室做到了无尘无菌净化处理。通过机械化生产线集中生产菌棒,有效解决了生产菌棒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从食用菌菌棒原料配制,到菌棒自动化接种,再到菌棒智能化栽培,通过科技赋能,清水县食用菌菌棒实现了全产业链生产,完成了食用菌产业升级蝶变。

“食用菌示范园是集菌棒种植、菌棒生产、仓储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加工园区。园区每年3月份下地,五月开始采摘,采摘期可持续到10月份,能采摘4-5茬木耳,产生经济效益300万元。我们每年能带240余人在园区务工,季节性务工50余人。”清水县食用菌示范园区负责人李少鹏说。

近年来,清水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1个木耳菌棒标准化生产和养菌车间、40个食用菌产业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2600多座木耳种植大棚、18座总库容1.8万吨的食用菌冷藏库,推广大棚种植、地摆栽培、林下栽培、群众户内栽培等多种模式,年挂植菌棒1460万棒,年产木耳近1095吨,形成了从菌棒生产到木耳种植、晾晒、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以黑木耳为主,香菇、平菇为辅,滑子菇、灵芝、羊肚菌、猴头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琳
责编:王玉芳

编审:单平平

清水发布
发布清水新闻资讯,讲述清水故事,传递清水声音,展示清水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