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的体育情节

美体   2024-08-22 23:52   内蒙古  

小平同志的体育情节


邓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一直很关心体育,并多次给体育工作以指示。他自己也身体力行,游泳、打桥牌、看足球,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体育爱好者。20世纪70年代,小平同志在中央分管体育工作时提出,要把群众体育搞好;80年代给运动员题词,鼓励他们努力为国争光;90年代又关心申办奥运的工作。体育界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小平同志的理论,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的体育故事




邓小平等人观看足球比赛


1977年7月的一天,小平同志出现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一场足球赛的看台上,在许多人眼里,这一天成为他再次复出政坛的标志。

  小平同志个人热爱体育运动,对于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体育工作,他同样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小平同志从来都主张体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对此,江泽民同志曾评述道:“……体育的中心任务、重要任务就是要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毛主席的方针和小平同志的指示是一致的。”






成立体育组织




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毛泽东主席就为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方向和根本任务。对此,小平同志深刻领会并认真执行。1952年,他为第一届西南地区运动会题词:“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后来,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操办下,我国成立了中央体委(即后来的国家体委、现在的国家体育总局)。1954年国家体委在酝酿机关编制时,拟成立一个群众体育处,隶属办公厅。习仲勋同志在审定编制表时认为规格低了,说那怎么行?群众体育要独立成处。国家体委遵此意见修改后呈报时任副总理的小平同志审批。小平同志阅后指示说:不行,不能是处,要成立司。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国家体委才成立了群众体育司,中国才第一次有了政府部门职能司管理这个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情。






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邓小平同志让中国人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之时,小平同志就积极提倡和指导创建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体育学院,批准扩大优秀运动员队伍和举行全国运动会,筹划兴建体育设施,经常亲临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并为获胜者颁奖。

  “过去西方有人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的体育过去很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后来这样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多年来,小平同志不断地对体育工作给予关心和指示,体育发展很快。一次,他在会见体育界外宾时说:“过去我们是东亚病夫,以后要做东亚强人。”






关注青年体育健康


邓小平与青年在一起


  小平同志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尤其关心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他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在这“四有”中,他把“有体力”作为为人民、为人类做贡献的基础。他曾经多次告诫国家体委的领导同志:“就是要加强学校的体育嘛!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1974年8月8日,小平同志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队伍时强调:“毛主席向来主张,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就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群众性问题。当然,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小平同志对体育工作的这些指示,成为我国体育战线的宝贵财富,指导着我国体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后的体育


邓小平参加老干部“运筹与健康”桥牌比赛


  改革开放以后,小平同志曾多次指示要加强体育工作,他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小平同志把体育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示国家体委:“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方针,制订规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无不是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 总结 ★




由此来看,是小平同志的体育情节让中国人甩掉“东亚病夫”这顶大帽子,体现出了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体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

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
传播体育知识,营造体育氛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