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演师生!春节期间常见的诈骗场景及防范建议

教育   2025-01-26 23:47   广东  

党委宣传部

「校园」出品

春节将至,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公众需时刻保持警惕,牢记防范要点,确保自身财产安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温馨提醒:春节将至,防范骗局一定要记住“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一、机票“退改签”+“共享屏幕”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航班取消或延误,并提供改签或退票服务,同时声称给予赔偿。他们会诱导受害者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借此获取受害者银行卡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从而转走卡内余额。


防范建议:接到此类信息时,不要轻信短信中的链接或联系方式,务必通过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核实。


二、假冒政府App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二维码诱导受害者下载假冒政府App(如“卫健委”App),并添加所谓的“政府工作人员”微信。随后,通过发布虚假补贴项目或投资计划(如“血糖仪补贴”“高额国债项目”)吸引受害者投资,最终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不要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App,尤其是涉及投资或补贴的项目,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三、虚假“年货礼品卡”诈骗

诈骗分子在快递包裹中投放标注有热门购物平台Logo的“年货礼品卡”,声称是新年福利回馈。受害者扫码后会被诱导加入刷单群,并逐步陷入刷单诈骗。


防范建议: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礼品卡或扫码活动,购买年货应选择正规平台。


四、红包与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群聊或短信发送高额红包链接或中奖信息,声称点击或转发即可领取。这些链接可能植入病毒或诱导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防范建议:只抢亲朋好友或正规群聊中的红包,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参与未经核实的抽奖活动。


五、盗取语音信息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语音聊天获取受害者语音信息,随后冒充受害者向其好友借钱。由于语音信息具有迷惑性,容易让受害者的好友信以为真。


防范建议:在语音聊天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提供敏感内容。收到好友借钱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六、积分清零与兑换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积分清零”通知,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兑换商品或现金。这些链接往往是钓鱼网站,用于盗取银行卡信息。


防范建议:收到此类短信时,不要点击链接,直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积分信息。


七、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春节期间人们想赚外快的心理,发布“轻松赚钱”的兼职信息。初期给予小额返利,诱导受害者投入更多资金后,再以“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绝返款。


防范建议:不要轻信高额回报的兼职信息,尤其是涉及刷单或转账的兼职。


八、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

寒假期间,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机会增多,诈骗分子利用其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通过游戏平台或社交软件,以解除防沉迷限制、赠送游戏道具等为诱饵,诱导未成年人提供家长的支付信息或扫码转账。


防范建议: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避免其在无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支付。

来源:广东信息通信业

终审:薛桂荣

期待投稿 欢迎联络 gdatv_dw@126.com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工会委员会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华南地区最早的艺术品牌名校。以“做精艺术类专业,做强非艺术类专业,两类专业协调发展”为办学定位,开设影视、音乐舞蹈、艺术设计等5个二级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