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虚度,学习不止步”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遇上寒暑假”
……
多少家长是一提到“寒假”
就会联想到“弯道超车”
事实上,老司机都知道
弯道上超车最不安全
那寒假来了,咋个进补(进步)?
今天,我们邀请到嘉祥锦江的优秀班主任老师
给大家一一解惑
在网上一搜“寒假”这个关键词,逃不开各种学习和补课,都说假期是“鸡娃”和“卷孩”的绝佳时期。
新高考已经来了,培养“做题家”已经成为教育的“过去式”。假期不应只有学习,学习的也不应只是孩子。这个假期,除了“补”孩子,还要“补”家长,教育一定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一个内核、情绪稳定的人
可以觉察、正视并积极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不困于焦虑内耗
不习惯抱怨吐槽
>>>>家长怎么补内核?
📌接纳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我们也会难过、伤心、生气,我们也没办法控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
📌转变沟通方式。试着给孩子写一封信、明信片或者贺卡等,写信是一个较为温柔和感性的沟通方式,既有仪式感,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情绪的过程。非语言比语言更重要,这是一种体验式沟通,当我们绽放微笑、饱含能量、张开双臂去拥抱孩子,就是为我们也为孩子充电最好的方式。
📌如果希望阅读一些家庭教育类书籍的家长,我们每个学期都会给家长整理一些书单,如:
刘称莲《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刘称莲《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弗朗西斯•詹森《青春期的烦“脑”》
沙法丽·萨巴瑞《家庭的觉醒》
金伯莉·布雷恩《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林紫《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 家长怎么帮孩子补内核?
⭐遇到问题,鼓励让孩子自己找原因,尝试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也可以尝试写信、写贺卡。写信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在情绪上他可以诉诸外力帮助,对象可以是家长、老师或者同学。这时,很多平时在面对面交流中不好意思表达出来的话,也更容易表达出来。
⭐晚上在家多“补觉”,白天带孩子出门去补运动、补玩儿、补阳光。带孩子一起外出公园走走、听音乐会、陪他一起看漫展等等,都是需要假期我们陪孩子一起“补”的。
技能一
旅行攻略和烹饪
既然寒假要“补运动”“补玩儿”“补阳光”
一定离不开要走出门
出门旅行,不论远近
请家长一定和孩子一起
“补”做旅行攻略的能力
技能二
收纳整理
收纳整理不仅仅是一项生活习惯
更是一项技能
叠被子叠衣服收拾房间的过程
和整理学习中知识点的过程
是一样的
他如何整理自己的衣柜
也可以把同样的整理方法
迁移到整理错题上
技能三
社交能力
过年是避免不了要社交的
为什么现在孩子总是很“社恐”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知道
和长辈说话怎么表达
和许久不见的同龄人见面如何表达
如果是天生的“i人”
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
也不必强求他做一个“e人”
只要做到与别人交流
事事有回应就好
如果孩子是愿意表达的
假期就是锻炼孩子待人接物的好契机
在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中
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技能四
AI学习和使用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不是知识,而是生活
知识的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补”的
最厚的那本书
本期封面: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编辑|小邹 校对|木子、石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