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论文集出版!

学术   2024-11-26 21:31   河北  

编者:袁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ISBN:9787030796189
✪ 感谢科学出版社对本次推送的大力支持。

内容简介


《中国科技考古论集》收集了袁靖博士撰写的22篇有关动物考古、生业考古和科技考古的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绝大多数已经公开发表。


目录



前言(i)

第一编 动物考古(1)

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研究回顾(3)

中国古代家鸡起源的再研究(15)

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思考——兼论田螺山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相关问题(23)

家犬驯化及饲养动机初探(33)

中国家养动物起源的再思考(41)

中国动物考古学的思考与研究(52)

第二编 生业考古(7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73)

生业与社会——《南方文物》“生业与社会”专栏开栏语(87)

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东北地区的生业初探(93)

黄河中游及华北地区距今10000至5000年生业状况初探(108)

中原地区的生业状况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关系(125)

良渚文化的生业经济与社会兴衰(139)

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生业初探(153)

中国古代生业研究——对“生业与社会”栏目的总结和思考(167)

第三编 科技考古(189)

夏鼐先生与中国科技考古——读《夏鼐文集》有感(191)

中国科技考古60年(205)

文理结合 开拓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成立15年的回顾与思考(248)

建设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回顾与展望(255)

上海倡议(262)

进一步推进科技考古的三点认识(264)

科技考古的思考(270)

科技考古的思考和研究(281)

第四编 著述篇目(297)

作者著述篇目(299)

Abstract(309)

后记(312)


前言

我在2009年出版的《科技考古文集》的前言中提到,我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习考古学,概括当时学到的知识,就是通过对遗址中调查和发掘出土的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等相关考古学现象开展研究,探讨这些人工遗迹和遗物反映出来的古代历史,这些主要是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内容1989年我到日本留学,认识到日本、欧美的考古学界在完成考古学文化谱系建设后,通过加强考古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建立起新的理论和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多个崭新的角度开展研究,把考古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我在导师加藤晋平教授的建议下,选择在当时还是新兴的环境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作为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内容。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围绕日本绳纹时代霞湖地区的贝丘遗址开展研究,把我的研究结果精炼成几句话,就是数千年来日本霞湖地区由于海侵和海退形成了明显的环境变化,当地的绳纹人适应环境变化,采用狩猎、捕鱼、捞贝、采集的方式生存和发展,在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他们过度获取贝类也对这种自然资源形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绳纹人的主动性越来越明显,绳纹时代的结束和弥生时代的开始,是环境的变化与绳纹人的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我的博士论文得到我的导师加藤晋平教授及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的高度认可。

1993年我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借鉴在日本学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支持下,组织包括考古学、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计算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在胶东半岛开展了以环境考古研究为目的的贝丘遗址的野外调查、发掘和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们总结出距今6000至5700年前,胶东半岛的古人适应海侵的环境变化,开始形成获取贝类、鱼类和其他一些海产资源的生业方式,这是贝丘遗址的早期。自距今5700年至5200多年前的数百年间,古人在继续依赖变化了的自然环境生存的基础上,开始饲养家猪和家犬,而古人过度获取贝类已经对这种自然资源造成影响,这是贝丘遗址的中期。自距今5200年至4800多年前的数百年间,随着山东内陆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因素传入胶东半岛,古人逐渐采纳以种植粟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造成贝丘遗址消亡的主要原因,这可以归入贝丘遗址的晚期。我以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自然环境变迁的探讨,从研究生业的角度切入,认识特定时空范围内的人类活动的历史。在上个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个研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上都具有创新性的价值。由我主编的《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是国内第一本在考古遗址开展环境考古研究的专著。2002年,《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同年此专著又获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第四次全国大会优秀成果奖。

自2009年出版《科技考古文集》以来,又是15年过去了。15年来,我又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挑选自己比较满意的成果汇总成《中国科技考古论集》出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这本论集的第一编仍是动物考古。多年来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不断发展壮大。10多年来,我的动物考古研究内容有一些变化,由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都能够在鉴定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方面勇挑大梁,我逐步退出鉴定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一线,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研究史的回顾,比如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家养动物起源或出现的模式,比如对特定地区获取肉食资源特征的探讨,比如探讨驯化机制等理论问题。从这次选入的文章看,中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明显的拓展,我们正在努力缩短与世界动物考古前沿研究的距离。

这次的论集中没有像上一本文集那样,专门有一部分涉及环境考古的内容。我自从完成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的课题以来,没有再开展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环境考古研究。我的研究重心除科技考古和动物考古之外,从动物考古生发开去,新增加了生业考古的研究内容。这和我自2003年以来作为15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技术、生业和资源课题”负责人密切相关。这本论集的第二编是生业考古。生业考古主要是注重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开展研究,认识古代的采集、种植、渔猎、饲养等一系列获取食物资源的方式。由于这个领域的探讨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的薄弱环节,多年来,我们对古代的生业方式的认识主要依靠文献,对具有考古学特色的依据动植物遗存开展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为数极少,这种局面亟待改变。从我收入这本论集的8篇文章中,可以看到生业领域研究的重要性、独特性、科学性和丰富性。

这本论集的第三编仍是科技考古。中国科技考古当前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令人欣喜。选入《中国科技考古论集》的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技考古逐步发展的过程。相比《科技考古文集》选入的文章,此次选入的文章在全面性、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可以从概念开始,对科技考古做出更加清晰、更加系统、更加深刻、更加严谨的阐述。我主持创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和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是中国科技考古迅猛发展的两个典型代表。可以说,科技考古在考古学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过程中已经发挥并且还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本论集的第四编收入了我自2009年以来的科研成果篇目。从中可以看到著作类明显增加了,这是由于个人研究的积累而成,也是由于我2017年开始担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有条件举办更多的学术活动。

这本论集里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公开发表过的,归入第三编科技考古的《建设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回顾与展望》这篇文章是尚未发表的,这篇文章凝聚了我在复旦大学6年的心血、思考和努力。第一编至第三编的一些文章此次发表时都略作改动。

现在,由前辈学者们开创的中国科技考古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她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科技考古研究人员的刻苦钻研,得益于学习科技考古的青年学子们的勤奋努力,也得益于全国广大考古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进一步加强科技考古研究力度,提高考古学调查、发掘和研究中科学技术的含量,考古学运用的技术方法就会越来越科学,考古学提取的信息资料就会越来越丰富,考古学开辟的研究领域就会越来越广泛,考古学获得的研究成果就会越来越精彩,考古学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点击图片 即可下单购买  如需发票,请备注说明 


亚洲考古
深度服务亚洲地区考古文博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