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大道中国
001 天地人神的和谐世界——良渚玉琮的设计思想及功能解析(特约专稿)
李园 陆建芳
015 从迟缓到突变:陶瓷器生产与消费视野下两周时期的越地社会(特约专稿)
吴桐
文博讲坛
029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进展与考古工作者的使命(特约专稿)
白云翔
海外大家访谈
主持人:李水城
034 西秋良宏教授访谈录(特约专稿)
[日] 西秋良宏 刘成
特别关注
本期主持:王光尧
045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外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064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门内南侧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076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南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084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东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098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西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111 景德镇东埠明清码头和古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汉代考古
主持人:信立祥 白云翔
125 西汉帝陵祔葬墓园初步研究
齐广
133 楚汉覆棺帛画的主题与生死信仰研究
王传明
144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定名的再探讨——以汉武帝更圆饼形金名“麟趾”为中心
赵明
159 海昏侯墓园出土的儿童玩具研究
温乐平 杨军
167 器物、生活、镜像:海昏侯墓出土日用器物与西汉王侯的日常生活
吴方浪 谭馨怡
185 江西汉墓出土车马出行画像砖——以车马画像研究为例
杨怡
194 海昏侯墓园出土文物域外元素研究
黄喆安琪
生业与社会
主持人:袁靖 特约主持:靳桂云 陈雪香
206 洛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交流对农业的可能影响——来自苏羊遗址(2019)的植物考古证据
杨凡 任广 谷向乐 杨琳琳 靳桂云
214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2016)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吴瑞静 王芬 范宪军 靳桂云
225 北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石城遗址的生业经济——以林遮峪遗址植物考古研究为例
刘洋 王俊 王冰言 孙泽娟 陈胤龙 陈雪香
239 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家户的植物消费与利用——青邱堌堆遗址(2018)的植硅体证据
曹靖靖 高继习 赵永生 刘海燕 张舒涵 陈雪香
多维视界
247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防潮层木材的初步研究
农旷远 王树芝 杨军 蒋洪恩
252 繁昌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与Sr同位素特征
朱剑 姚政权 罗虎 马泓蛟 张文江
258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出土明代早期瓷质窑具科技分析
温斌 吴军明 韦有明 肖发标 山日钦
风雨征程
266 革命文物立法保护:历史回顾、问题检视和改进策略
黄伟 方辉
276 基于报刊媒介的中央苏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传播研究(1927—1937)
沈晨婧
遗产保护
284 景德镇南市街古窑址群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陈宁 范佳微
295 数字人文背景下古籍深度开发利用研究
雷梦婷
<
大道中国
>
天地人神的和谐世界
——良渚玉琮的设计思想及功能解析
李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陆建芳(通信作者 南京博物院)
摘 要:本文认为良渚玉琮设计分为三组,即竖槽、以角为中心展开的图像和柱形器,且三者均是为了突出琮王中孔作为升天通道的重要功能,琮王上人与鸟的图像印证了中孔通往天门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玉琮“节”的变化,认为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每一节既代表着一个辈分的祖先神,同时也表达天的层级。“节”的设计与变化主要在于服务琮的实际使用功能,进一步证实良渚玉琮是基于天地人神的观念、宗族及宗法社会制度所产生;良渚文化吸收并融合凌家滩等多种意识形态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后向苏北、长江、浙江南部三个方向对外传播,玉琮作为良渚最核心的观念礼器,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在传播中被普遍接纳。良渚文化玉琮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符号。
关键词:良渚玉琮;设计思想;功能;文化传播
从迟缓到突变:陶瓷器生产与消费视野下
两周时期的越地社会
吴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变异系数所见两周时期越地陶瓷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与等级消费选择共同呈现出以春秋晚期为界,越地陶瓷业、经济、社会从迟缓到突变的发展态势,并深刻根植于越地社会发展主题的变迁。正是春秋晚期以来外来影响强烈刺激下越地社会发展主题从“经济”到“政治”的突变,为陶瓷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动力,使之突破原本独立、自由发展的经济体系而转向服务于政治需求,并与礼器出现、勾践分封、北上争霸、追溯祖先等措施一道,构成了这一阶段越地社会迅速复杂化、政治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陶瓷器;越地;两周;社会发展主题
<
文博讲坛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进展与考古工作者的使命
白云翔(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15年11月以来的九年间,南昌海昏侯国考古从田野发掘、资料整理、文物保护、研究阐释到活化利用都不断推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需要有考古人的情怀;田野考古工作、发掘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编写,是考古工作者的主责、主业;多学科合作研究,是现代考古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考古学认知研究和综合研究,是考古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自觉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是新时代对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汉代;南昌;海昏侯国考古;考古学者;职责与使命
<
海外大家访谈
>
西秋良宏教授访谈录
西秋良宏(日本东京大学)
刘成(美国埃默里大学)
摘 要:作为其在东京大学博物馆为期两个月访学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刘成于2023年5月1日采访了他的合作导师西秋良宏。这次长谈前半部分涵盖了西秋教授作为考古学家的职业轨迹,以及日本西亚考古学者的过去和现在。访谈的后半部分则涉及新冠病毒、研究经费和学科困境对当代考古学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西亚考古;考古学史;访谈
<
特别关注
>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外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24年3月至7月,故宫博物院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御窑厂东门外区域实施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实际面积160余平方米,揭示的地层堆积包含元、明、清至民国多个历史时期,揭露的主要遗迹有明、清至民国时期墙体、道路、排水沟、门址等,出土大量元代至民国时期瓷器残片及建筑构件等,为进一步厘清御窑厂遗址格局、功能配置、窑业生产、厂内外交通格局演变等问题,提供了考古实证依据。
关键词:明清御窑遗址;东门外遗址;考古发掘;东围墙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门内南侧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景德镇御窑遗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心的珠山地区。2024年4月至6月,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多个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其中,御窑厂西门内南侧区域位于御窑厂中部偏西,实际发掘面积80平方米,发现并清理了较为连续的明代至晚清、民国时期的地层堆积,并清理了窑炉、道路、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及窑具等。本次发掘为进一步认识御窑厂的生产布局与生产情况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御窑遗址;景德镇;明清时期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南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24年3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对景德镇观音阁窑址选择6处地点分区进行了考古发掘。位于窑址南部区域的TG7,经发掘揭露出一批分布集中的明代中晚期制瓷作坊遗迹,以及南宋至元代原生窑业堆积,出土了数量众多、品类丰富的瓷器、窑具等时代特征鲜明的遗物。这一发现首次确认了观音阁窑址南部区域瓷业生产可上溯至南宋时期,为了解观音阁窑址南宋至明代的窑业生产面貌和历史变迁,提供了考古实证资料。
关键词: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南宋至元代;明代中晚期;制瓷作坊遗迹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东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24年3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对景德镇观音阁窑址选择6处地点分区进行了考古发掘。位于窑址东部山坡下的东区TG2、TG3两个探沟,揭露了一批明代中晚期的瓷业作坊遗迹。出土遗物丰富,以青花瓷为主,器型有碗、盘、杯等,纹饰多样。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为探究景德镇镇区北部观音阁一带明代中期窑场兴起以及明代中晚期瓷业作坊的使用与废弃过程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景德镇;观音阁窑址;明代中晚期;制瓷作坊遗迹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西区2024年考古发掘简报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24年3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对景德镇观音阁窑址选择6处地点分区进行了考古发掘。TG6、TG8两个探沟位于窑址西部、昌江东岸的西区,揭露了一批明代晚期的瓷业作坊遗迹。出土遗物丰富,以青花瓷为主,器型有碗、盘、杯等,纹饰多样。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为探究景德镇镇区北部观音阁一带明代晚期至明末清初阶段的制瓷原料加工、作坊布局和产品类别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景德镇;观音阁窑址;明代晚期;作坊遗迹
景德镇东埠明清码头和古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
摘 要:东埠村是景德镇高岭土由高岭瓷土矿运往镇区的重要节点,为了深化景德镇瓷业文化研究,2024年4月至6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对东埠明清码头和古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道路和房屋遗迹各一处,为研究东埠村落扩张和高岭土转运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东埠;道路;清代;高岭土转运
<
汉代考古
>
西汉帝陵祔葬墓园初步研究
齐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摘 要:祔葬墓是西汉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汉代墓葬制度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相关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知西汉祔葬墓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目前发现来看,武帝茂陵较早设置祔葬墓园,宣帝杜陵中开始大量建设祔葬墓园。此后,元帝渭陵祔葬墓园出现了等级划分,仅少量祔葬墓建有墓园,成帝延陵中祔葬墓园的等级区别则更加细化。祔葬墓园的形成与演变,与西汉中晚期时制定后宫等级制度有关。祔葬墓园流行隔墙重园,这种做法可能来自战国秦陵。
关键词:西汉帝陵;祔葬墓;墓园;葬制
楚汉覆棺帛画的主题与生死信仰研究
王传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摘 要:楚国腹地江汉平原、南疆长沙和东海之滨战国两汉时期墓葬出土的覆棺帛画都应有着同一主题——墓主之像。并且,从战国中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到西汉前期的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再到西汉中期的金雀山汉墓帛画,覆棺帛画经历了墓主之像主题的确立、墓主之像的多空间展现和墓主之像主题模糊化的变化过程,并在东汉前期被以文字书写墓主信息的铭旌所取代。此外,虽然覆棺帛画是楚人为与死亡相关的招魂仪式和死者魂灵所作,但从一开始它就不只是关乎死亡,而与楚地升天成仙信仰相关联。覆棺帛画虽不是最早的墓主之像,但却是最早的表现墓主性别、年龄和身份地位等个人信息的“写实性”墓主之像。
关键词:覆棺帛画;墓主之像;铭旌;招魂仪式;升天成仙信仰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定名的再探讨
——以汉武帝更圆饼形金名“麟趾”为中心
赵明(江西师范大学海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南方汉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诏书更黄金名为二:一是麟趾,一是褭蹄。但是,在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有平板形、兽蹄形和圆饼形3种。除去作为黄金制品制作备用的平板形黄金“金板”之外,此后朝廷制式黄金制品只有两大类,即兽蹄形金器和圆饼形的金器,符合太始二年诏书所述以改名后的黄金班赐给诸侯的“麟趾”和“褭蹄”。其中,圆饼形金器有385件,结合谭家乡等地出土的同类金器,存世总量约在600件以上,都符合汉代一斤重的圆形饼金形态,有校重、戳记、冰裂纹、刻画字符和人工锤击痕迹,显然具有特殊意义。结合文献考订,海昏侯墓出土的圆饼形金当定名为“麟趾”,可称之为“麟趾金”或“金麟趾”。与“褭蹄金”象征着往生升天的含义相匹配,“麟趾金”象征着王族子孙昌盛,延绵不绝。
关键词:金饼;麟趾金;海昏侯墓;圆饼形金
海昏侯墓园出土的儿童玩具研究
温乐平(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
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 要:海昏侯墓园M5墓出土的10件儿童玩具,其中铜大角羊、铜骆驼等玩具反映了西北草原文化、沙漠文化,中原汉文化的南传;海昏侯刘贺家庭十分重视对刘充国的儿童教育,注重通过玩具来加强刘充国的动物常识、日常生活技能和性别教育等;从玩具器物的幼稚特征和儿童心理学来看,初步判断刘充国入葬时年龄可能是10岁左右。这些玩具器物的出土,对于研究秦汉玩具史、儿童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海昏侯;墓园;儿童;玩具
器物、生活、镜像:海昏侯墓出土日用器物与西汉王侯的日常生活
吴方浪(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谭馨怡(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 要:事死如生是汉代丧葬制度的重要体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诸如饮食厨具、起居用具、车马器、娱乐用具、文书用具、妆饰用具等日用器物,种类丰富,工艺精美,功能齐全,除墓主人自山东昌邑带来之物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海昏侯国自产器物,映射出西汉王侯贵族在生活起居、日常饮食、文化娱乐、身份妆饰、车马出行上的奢华生活和高超的手工业制作技术,为深入了解汉代王侯日常生活和西汉中期的手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活生史料。
关键词:汉代;海昏侯墓;日用器物;生活镜像
江西汉墓出土车马出行画像砖
——以车马画像研究为例
杨怡(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南方汉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车马出行图在汉画像砖中较为常见,是汉代车驾的真实写照。目前,学界关于汉代画像砖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是对于江西地区出土的画像砖研究着墨甚少。赣州市博物馆、樟树市博物馆等地都藏有江西汉墓出土的车马出行画像砖。从画像砖的侧面模印来看,多为一马一车的双轮轺车,车上立一伞状无帷的车盖。车驾前常有荷戟开道或骑马的伍伯,车驾后有随从护卫。乘车者通常是汉代的官吏,即墓主。从车马出行图可以发现,汉代轺车通常为一马或两马双靷的胸带式系驾法。车驾向左或向右呈奔走状,与汉代人观念世界中的西王母和东王公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车马出行画像砖为我们研究两汉时期江西地区的车驾与交通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关键词:江西汉墓;画像砖;车马出行图
海昏侯墓园出土文物域外元素研究
黄喆安琪(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摘 要:西汉中期是丝绸之路开辟与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政治经济交往和文化艺术交融的重要时代。内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常见域外器物或融入异域文化元素的器物,作为西汉中期典型列侯墓的海昏侯墓也不例外,其墓园出土多件含有域外元素的文物。这些精巧的文物或为直接从域外进口,或为本土材料结合了域外元素、技艺制作而成,还有的是域外原材料结合了汉人工匠技艺制作而成。它们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不仅为我们研究汉代海陆交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支撑,也对我们感知汉代的审美风尚、社会文化信仰及汉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海昏侯墓园;域外元素;器物;丝绸之路;汉代
<
生业与社会
>
洛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交流
对农业的可能影响
——来自苏羊遗址(2019)的植物考古证据
杨 凡(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任 广(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谷向乐(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琳琳(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靳桂云(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摘 要:苏羊遗址是洛河中游的一处中心性聚落,由苏羊和下村两个区组成。从出土陶器来看,仰韶晚期阶段该遗址受到了屈家岭文化的强烈影响。2019年度植物遗存分析揭示了文化交流背景下农业的变迁,尤其在农作物组合方面有清晰表现。本次浮选结果显示,苏羊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阶段可能形成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作物结构,此后随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发展,农作物结构向粟作农业转变;至王湾三期文化阶段,中原文化在此地强盛发展,苏羊遗址农作物结构回归到中原地区以粟黍为主的传统模式。下村区与苏羊区的植物遗存所揭示的农作物结构的差异表明,人群、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可能都会对区域农作物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洛河中游;苏羊遗址;文化互动;农业模式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2016)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吴瑞静(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芬(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范宪军(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靳桂云(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摘 要:焦家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为了解该遗址从大汶口文化到汉代的农业和生业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浮选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农业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形成了以粟为主、黍次之的旱作农业,同时种植大豆和大麻。龙山文化基本延续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农作物结构。岳石文化时期,粟、黍种植得到进一步强化,大豆和小麦没有明显发展。汉代,粟仍有绝对优势,黍的地位明显下降,大豆和小麦发展缓慢,新出现了豇豆属。采集经济长期存在,但随着时代变化,采集种类和所占比例有减少趋势。
关键词: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生业经济;旱作农业
北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石城
遗址的生业经济
——以林遮峪遗址植物考古研究为例
刘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王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王冰言(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孙泽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陈胤龙(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陈雪香(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摘 要:北方地区石城在庙底沟二期初兴并延续至夏商时期,主要分布于晋陕蒙交界区,可能具有军事和贸易的功能。晋西北黄河东岸的林遮峪遗址地处石城带中心区域,时代涵盖了石城兴盛至衰退的阶段。林遮峪遗址先民应对环境变化,选择了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农作物结构长期稳定,同时积极利用周边其他植物。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北方地区石城遗址的居民食物结构相似,旱作农业和畜牧业兼营,辅以狩猎和采集。石城遗址先民积极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为经济的活力、社会的稳定与群体凝聚力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林遮峪遗址;北方地区;石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
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家户的植物消费与利用
——青邱堌堆遗址(2018)的植硅体证据
曹靖靖(莱顿大学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高继习(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赵永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刘海燕(武威市博物馆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张舒涵(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陈雪香(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摘 要:本文对青邱堌堆遗址2018年发掘获得的14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通过来自龙山时期房址的材料对当时遗址内家户的生业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进而探索龙山时期的社会组织形态。在龙山时期,该遗址呈现出稻旱兼作的农业模式,房屋主要由土坯分层砌垒而成,可能以核心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作物加工。
关键词:植硅体分析;家户;植物利用;社会形态
<
多维视界
>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防潮层木材的初步研究
农旷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王树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蒋洪恩(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摘 要:南昌海昏侯刘贺墓的墓道、熟土二层台及椁顶板等处出现木炭防潮层。本文主要对墓道和熟土二层台处的木炭进行了采样及初步研究。鉴定结果表明,本次采集的木炭解剖结构特征与壳斗科栎属(Quercus sp.)麻栎组(sect. Cerris)最为接近。麻栎组包含的树种均为江西省本土树种,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及运输条件,可以推断刘贺墓内用于制备木炭的木材应来源于本地。在古代中国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多存在使用栎属木材制备木炭防潮层的现象,说明先民在制作木炭时对树种材性有所选择。
关键词:海昏侯墓;木炭防潮层;木材鉴定;栎属;西汉
繁昌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与Sr同位素特征
朱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姚政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罗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马泓蛟(School of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Cardiff University)
张文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 要:青白瓷的起源与演进,存在多种看法和认识,并且一直是热点话题与争议焦点。这一问题不仅牵涉宋代瓷业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面貌,更涉及唐代以降的南北瓷业的传播路径、技术融合、发展模式等重要问题。本文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同位素质谱等技术,对安徽繁昌窑出土的不同时期青白瓷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技术起源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主要以皖南地区的繁昌窑和江西景德镇为代表的早期青白瓷,虽在外观和形制上颇为相似,但具有不同的Sr同位素组成模式。对比分析显示,繁昌窑产品具有典型的草木灰釉特征,与越窑青瓷更为相似,技术上具有延续性。但景德镇地区产品,较早对配方进行了改进,且至晚在北宋中晚期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技术变化与革新。这一结果表明,虽同处南北文化接触带,两地产品在技术选择和融合上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并因此产生了不同发展趋向。这为研究南方青白瓷和白瓷起源、瓷业技术融合以及文化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关键词:繁昌窑;青白瓷;Sr同位素;化学组成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出土明代早期
瓷质窑具科技分析
温斌(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吴军明(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韦有明(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肖发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日钦(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 要:为揭示御窑厂瓷质套钵、垫饼等窑具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利用EDXRF、热膨胀仪等分析手段,对2021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发掘出土的明早期瓷质窑具元素组成、烧成温度和显微结构等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出土的明早期瓷质套钵与垫饼,组成与同时期官窑陶瓷胎体组成基本一致,应是使用了同一原料制作,但瓷质套钵和垫饼组成相较于瓷器样品元素组成分散性略大,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推测,当时瓷质套钵和垫饼应是使用了制瓷“剩土”。垫饼正表面有一层人工涂刷痕迹明显的白色细小裂纹无光物质,组成分析显示为一种Al2O3平均含量为36.8%的高铝质耐火黏土,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所垫烧器物与其粘连,从而减少器物烧成形变。
关键词:御窑厂;瓷质窑具;EDXRF
<
风雨征程
>
革命文物立法保护:历史回顾、问题检视和改进策略
黄伟(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方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 要: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是保护革命文物的关键。我国革命文物立法经历了萌芽起步、曲折探索、调整改革、完善推进四个时期。现行革命文物相关立法虽然数量庞大,为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但在顶层设计、概念界定、形式与内容、责任主体、法律责任、公众参与等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推进革命文物立法,应将完善顶层设计与兼顾地方探索相结合,明确概念界定与细化具体内容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提高公众参与相结合,明确责任主体与理顺管理体制相结合,衔接现有法律与增强司法保障相结合。
关键词:革命文物;立法检视;改进策略
基于报刊媒介的中央苏区“农村包围城市”
战略思想传播研究(1927—1937)
沈晨婧
摘 要:1927—1937年是中央苏区报刊媒介发展的蓬勃时期,给予“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传播工作重要支撑。在梳理传播体系建构与报刊媒介介入基础上,从土地革命战争、红色政权建立、万里长征转移、抗日战争开始为切入点,厘清基于报刊媒介的“农村包围城市”意识形态雏形、确立、发展及升华过程。进一步地发现基于报刊媒介的中央苏区主要通过发行多类报刊、围绕事实抨击、文本形态跃迁、内容多维覆盖等创新方式,有效提升“农村包围城市”意识形态传播质效,为新发展阶段建立意识形态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报刊媒介;中央苏区;农村包围城市;意识形态传播
<
遗产保护
>
景德镇南市街古窑址群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陈宁(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范佳微(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 要:本文以南市街古窑址群考古调查发现的20座窑址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其窑址分布特征与窑业发展状况,评估了其遗产价值,认为该遗址的重要程度要高于现有认识。总结了当前该窑址群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理念与措施,包括保护先行,复原遗址风貌;科学评估,深挖遗产价值;融合发展,文化赋能经济;加强管理,注重守正创新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遗产可持续发展;构建“点—线—面”开发格局,带动区域资源联动互通;实施“陶瓷文化+”举措,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南市街文化IP,发展数字化展示与宣传;组建多学科人才队伍,助力遗址高质量开发等。
关键词:南市街古窑址群;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数字人文背景下古籍深度开发利用研究
雷梦婷(江西省图书馆)
摘 要:古籍是人类活动与先贤思想的记录。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古籍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面对仍然存在的重藏轻用思想、古籍数字化的不足与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等问题,数字人文技术可以从优化资源获取、深化内容分析、创新知识传播等方面提供古籍深度开发利用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人文;古籍;开发利用
关于《南方文物》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版
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出版:《南方文物》编辑部
编辑部联系方式
地址: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创新一路236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方文物》编辑部
邮编:330096
电话:(0791)86594676
邮箱:nanfangwenwu@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