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光回溯到40年前

旅行   2024-10-28 06:05   河南  
—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关注 
      我们这一届大学同学,从1980年初秋入学,到此刻的2024年暮秋,相识已经45年,毕业超过了40周年。这40多年时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半辈子或者大半辈子,而且是此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岁月。因为有一位同学前不久去世,这让每一位参加聚会的同学更加珍惜今生的缘分,也更加看重余生尚能自由行动的时光。说句扎心的话,有多少年轻时的至爱亲朋,在相识45年后还有机会相见并开心的交谈?






       重庆大学80级应用力学专业共有31位同学,此次共有16人参加毕业40周年纪念活动。除去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几位和毕业即失联的几位,再扣除特殊原因无法远行的几位,能来的几乎全都来了,有几位同学虽然因故时间冲突也挤出半天或一天时间参加集体活动。路途最远的是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张蓉,其次就是来自郑州的本人和南京的金铮,其他几位外地同学都在四川境内。

 




      漫步校园,每一处似乎都有生活印记,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当大家来到团结广场的人造草坪时,忍不住想起当年在此参加的体育活动,只不过岁月对身体的摧残还是显而易见的,一套广播体操都做不好了。看肖军长领着教授们做广播操,像不像在传授举起手来和放下武器的动作?难怪大家都笑岔气了。还是像小朋友们一样围成圆圈坐下来聊天吧。







       大家上过课的几座教学楼都去看看,并在楼前合影留念。印象最深的五大楼则是走进去,寻找一间无课的教室,像上课一样坐下来,回味一下当年坐学生听课的感觉。在座的不是教授就是行业专家,无论听课还是教学都业务熟练,自然有人上台组织讨论发言,台上台下一片欢乐。课堂氛围绝对好,至于教学效果则不在考量范围。40年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生奋斗史,在此刻仿佛成了南柯一梦,就像大家一直坐在教室里听课,只是中间一个走神,不过是一瞬间就清醒过来,但所有人都已两鬓斑白。








       重庆大学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和众多好男人一样,就是喜新不厌旧。随着社会进步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园里增加了许多高楼大厦,但我们上学时就已存在许久的华夏传统风格老建筑依旧存在(尧家园除外),并被保护的很好,像标志性建筑《工学院》二号教学楼,走进门厅就和进入神圣教堂一样,令嬉笑的游客立马端庄矜持起来。





   

       每次回到重庆大学,脑海都会想起贺敬之《回延安》里的诗句:“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只是有些关键词不知不觉做了修改:“千声万声呼唤你,母校重大就在这里!”虽然没有“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的欢迎场面,无法抑制的激动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小时候看中老年人一眼就能看出年龄,30、40、50、60等不同年龄段的人几乎不会判断错,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生活水平高且保养得好,还是大家的心理年龄一直停留在青葱岁月,怎么看大家都是40年前的样子,不但相貌变化不大,性格脾气和说话语气都没啥变化。尽管肉体无法穿越到过去,灵魂似乎已经成功穿越到40年前,那时的青春岁月虽然不够丰富多彩,但足够纯洁美好,必将回味一生。


天地沐春风
个人抒怀,亲友叙情,校园写真,旅游感慨。天地与沐沐春风同在,不求海枯石烂,但愿心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