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病从口入?警惕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文摘   2025-01-09 17:31   重庆  


每次我们围坐餐桌,享受美食的时刻,都是生活中的温馨时光。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美味佳肴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它们悄无声息地潜伏在食物中,等待时机发起攻击。


01


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根据有毒物质侵犯位置、临床表现,常分为两类:

▶胃肠型食物中毒

1.包括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属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2.可疑食物有:动物肉类及其内脏、海产品、水产品、乳制品、豆制品、植物面粉以及被病菌污染的水源

3.潜伏期:通常在进食受污染食物后的1~72小时内迅速发病。

4.临床症状:上腹部至中腹部出现的持续或阵发性绞痛,伴随而来的是频繁的腹泻、恶心及呕吐等典型的胃肠炎症状。


▶神经型食物中毒

1.包括肉毒杆菌外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2.可疑食物有:易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罐头、香肠、腊肉等肉制品,以及发酵豆制品如臭豆腐、豆瓣酱、豆豉和发酵面制品如馒头、面酱等。

3.潜伏期:该食物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2-36小时)。

4.临床症状: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初期有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视力受损,出现模糊、复视,伴瞳孔散大、眼肌瘫痪。重症者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甚至呼吸困难。同时,部分患者伴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便秘或腹胀,但腹痛腹泻少见。



02


症状来袭 如何应对


1.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防止他人误食。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毒后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量补充淡盐水或温开水,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3.

饮食调整,在中毒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汤等,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中毒者的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03


预防胜于治疗 守护餐桌安全


1. 选购新鲜食材:选择色泽鲜艳、无异味、包装完好的食品。

2.

彻底清洁:加工前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食材,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3.

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容器处理生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4.

充分加热:确保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达到安全的内部温度,以杀死潜在的细菌。

5. 及时冷藏:食物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过久,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

6.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意触摸食物等。


总编辑:陈锋

责   编:马杰

编   辑:梅洁

来   源:重庆疾控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且仅供科普参考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沙坪坝区土湾社区医院(沙坪坝区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隶属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下设羊角堡红岩家医工作站(卫生站),服务覆盖土湾街道1.28平方公里、8万余人;先后荣获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优质服务示范中心、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红十字会模范单位;重庆市首批健康促进医院、重庆市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机构、重庆市精品中医馆、沙坪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30项。

医院现有职工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中高级职称20人;开设全科、妇科、儿科、口腔、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开放床位31张;配有DR、全自动生化、心电、彩超、眼底镜、鼻腔镜、臭氧治疗仪、熏蒸仓等诊疗设备,能开展内、外、妇、儿科及口腔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中医及康复理疗、住院治疗、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已发展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医院。

中心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新建三村1号(807终点站旁)

中心咨询电话:

023-65833461;13330291579

羊角堡红岩家医工作站地址:

土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羊角堡10号(原土湾街道人民武装部)

羊角堡红岩家医工作站电话:

19122283057

中心视频号

中心订阅号

沙坪坝区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基层医疗机构。为辖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康复住院、双向转诊、安宁疗护及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便捷、高效、价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