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跟踪 | 波动之中,成本控制是关键

文摘   财经   2024-08-18 18:14   上海  

摘 要  


8月12-16日,长端利率先上后下,随后进入震荡状态。10年国债活跃券(240011)下行至2.18%(-2bp);30年国债活跃券(2400001)下行至2.39%(-1bp)。


新一阶段的利率“合理点位”逐渐清晰


长端利率经历了为期一周的波动上行,在利率上下上的反复过程中,以10年国债定价为参考,当其收益率来到2.20%之下时,卖盘力量增强,成为市场下行阻力;而当利率向上逼近2.25%时,超调压力又很可能会被化解。2.15%至2.25%则成为了一个窄幅的自由定价区间,卖盘力量与避免债市负反馈,是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信用债表现与理财净值是有效的债市风险跟踪指标


从债市负反馈来看,可通过银行理财的大类资产配置情况 “见微知著”。理财在居民存款与广义基金间的桥梁作用相对显著,因此无论是居民赎回理财,还是理财预防性赎回委外产品,可能均会对债市产生较强的连锁反应,而反应触发的前提,可能便是信用债是否出现调整。如果利率债的调整行情持续向信用品类蔓延,债市波动或将有所加剧。


此外,近期资管型机构防御性压降久期的推进速度偏慢,叠加当前债市做多情绪并不算强,任何“风吹草动”可能均会引起交易盘的动荡,目前略微偏高的久期可能也会成为债市风险的放大器。


10年品种或是锁定票息/获取骑乘收益的较优选择


对于负债稳定且仍有配置需求的机构而言,抓住高胜率点位来锁定配置成本或是更优选择,如10年国债位于2.20%之上的时段,可能均是近期较好的进场时机。对于交易盘而言,在基金久期没有下降到位的阶段,波动可能随消息面而随时放大,可预测性并不强,可能不适合频繁参与。


品种选择上,目前国债5年至7年段,以及7年至10年段均是斜率较高的点位,7Y-5Y、10Y-7Y的期限利差仍然处于2019年以来历史80%分位数以上的绝对高点,6-7年处的骑乘效应最为显著,叠加8月5日以来7年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行13bp,是中长端回撤幅度最大的品种,不少投资者对7年利率债的兴趣有所提升。不过,短期内7年收益率波动可能较大,相比之下确定性较强10年品种或更适合作为锁定票息/获取骑乘收益的选择。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01
市场回归“合理定价”


8月12-16日,长端利率先上后下,随后进入震荡状态。10年国债活跃券(240011)下行至2.18%(-2bp);30年国债活跃券(2400001)下行至2.39%(-1bp)。


本周主要影响事件及因素:
(1)央行逆回购大幅放量,单周净投放过万亿元规模,资金面边际修复;
(2)7月基本面数据仍在修复当中,新增社融、新增贷款、M1同比数据普遍不及市场预期,经济数据延续了二季度的特征,仍然是生产保持韧性、需求相对不足;
(3)大行卖债操作仍在延续,旨在引导市场回归合理定价;
(4)周四市场传闻“银行SPV(特殊目的载体)+公募投资规模不能超总资产规模的2.5%,股份制大行相关投资限额是5%”,不过当日晚间官媒已发文辟谣;
(5)消息面对市场情绪冲击较为显著,周五市场交易增量财政政策+现券成交降温的双重预期。


央行连续五日给予大额投放,资金面由紧转松,周四周五初步企稳。8月12-16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分别为745、3857、3692、5777、3078亿元,考虑到本月仍有4010亿元MLF错期续作,单周净投放规模为1.12万亿元,力度与7月跨月相近。

周初两日,受到税期缴款+政府债集中发行+MLF延后续作等多重影响,资金面快速收敛,隔夜利率攀升至2.0%一线,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收缩近25%至3万亿元左右,中小行借贷成本再度倒挂非银。不过,随着央行呵护态度逐渐明朗,且资金压力点(8月15日)被顺利跨过,资金面重回宽松,周五R001及R007分别下行至1.77%、1.87%,银行体系净融出水平也较周内低点回升近4000亿元。

长端波动,短端回调,收益率曲线集体走平。存单方面,1年期一级存单加权发行利率重回1.90%+,二级收益率相应上行,3个月、6个月、1年期收益率均上4bp,分别至1.83%、1.90%、1.93%。国债方面,3年期及以内品种变化幅度较大,1年、3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8bp、6bp至1.53%、1.78%,7年品种波动同样较大,上行4bp至2.10%,10年及30年国债收益率变动不大。7年期及以内政金债收益率曲线平行上移3-4bp,不过10年期限增幅同样不显著。信用债中,隐含AA+城投债短端调整幅度更加明显,1年、3年、5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5bp、3bp、3bp;AAA-二级资本债中,3年调整幅度更大,上行6bp至2.10%。


下周(8月19-23日)债市关注点:
第一,8月LPR报价结果(8月20日)
第二,8月下半月资金面的稳定性能否持续
第三,短期是否会有增量财政政策落地


02

波动之中,成本控制是关键

经历两周的多空博弈之后,新一阶段的利率“合理点位”逐渐清晰。长端利率经历了为期一周的波动上行,8月9日尾盘部分银行通过大额卖单,将10年国债收益率进一步锁定在2.20%一线,而2.20%的整数点位也使其成为了市场定价的有效参考。8月12日开盘,委外资金赎回引发卖盘交易拥挤,加剧利率上行的幅度与速度,10年国债收益率逼近2.25%,利率债的调整也开始蔓延至信用领域。不过,在赎回负反馈风险苗头出现之时,央行快速采取行动,次日早盘通过大额逆回购缓解市场的紧张情绪。3800亿元+的投放规模是5月以来的次高点,也反映出监管“稳市场”的态度较为坚定。8月14日,社融数据出炉次日,市场交易资金宽松及需求偏弱,10年国债收益率再次向下突破2.20%,但与此同时,银行也重新加力卖债表明立场。

在利率上下上的反复过程中,以10年国债定价为参考,当其收益率来到2.20%之下时,卖盘力量增强,成为市场下行阻力;而当利率向上逼近2.25%时,超调压力又很可能会被化解。2.15%至2.25%则成为了一个窄幅的自由定价区间,卖盘力量与避免债市负反馈,是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从债市负反馈来看,可通过银行理财的大类资产配置情况“见微知著”。2024上半年,在规模快速提升的同时,理财除了延续超配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等安全的流动性资产外,委外的诉求大概率也在并行增长。以其对公募基金配置为例,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投向公募基金仓位由2023年末的2.1%大幅提升至3.6%(环比+1.5pct,同比+0.4pct),换算成规模数值来看,公募基金持仓量较去年年末增约5000亿元,SPV的增长规模可能也并不低。这使得理财在居民存款与广义基金间的桥梁作用更加显著,债市机构的一体化更强,无论是居民赎回理财,还是理财预防性赎回委外产品,可能均会对债市产生较强的连锁反应,而反应触发的前提,可能便是信用债是否出现调整。



如果利率债的调整行情持续向信用品类蔓延,债市波动或将有所加剧。我们在《“去平滑”后,理财承受净值回撤的边际》中,总结了今年以来债市几轮调整对于利率债、信用债的影响,8月以前信用债普遍更“抗跌”,以7月初的典型案例为参考,在10年国债已上行8bp的背景下,3年期城投债收益率几乎不受影响。与此同时,在“波动免疫”仓位较高的保护下,银行理财的净值也基本没有出现回撤,市场变化暂未触发理财端的赎回防线。

不过,8月初的债市调整,影响范围有所扩大,5-12日期间10年国债收益率由2.13%反弹至2.25%,单周上行12bp,与此同时,3年期的AA+城投、AAA-二级资本债也同步上行12-14bp,信用债跌幅的扩大,也使得偏债混合、中长债、短债型理财产品短期回撤幅度达到0.07%、0.04%、0.05%(7月初的调整中最高仅为0.02%)。出于防御性诉求,银行理财也在8月12日期间开始赎回委外产品。然而万幸的是,债市收益率的上行势头在8月13日被央行呵护所抑制。吸取本轮经验,如果关心债市风险,信用债表现与理财净值变化均是较为有效的跟踪指标。

除了负反馈之外,近期资管型机构防御性压降久期的推进速度偏慢,叠加当前债市做多情绪并不算强,任何“风吹草动”可能均会引起交易盘的动荡,而目前略微偏高的久期可能也会成为债市风险的放大器。

从本周的交易情况来看,以基金动作为例,虽然卖券力度较大,但其中可能接近三至四成的规模由同业存单贡献,部分机构可能倾向于先用流动性资产抗住短期调整;长债及超长债方面,8月前两周基金已减持700亿元+,不过相较于7月下半月近3000亿元的增持规模,仍有较大的仓位压降空间。反映在我们测算的债基久期上,利率型、信用型产品的久期中枢由8月初3.5、2.0年左右高点回落至3.3、1.8年左右,数值上确有下降但速率并不算快,同时也没有降至今年以来的均值中枢水平(利率债基3.05年,信用债基1.58年)。


政府债缴款高峰已过,资金面阶段性企稳,但市场仍对9月或四季度的增量财政政策抱有预期,担忧2023年8-11月行情重新上演。我们倾向于不必过早地定价未来因素。结合当前基本面情况来看,若年末出现大额的新增政府债发行,对于债市的影响逻辑可能多为类似2023年的资金流动性吸收,而非类似2022年的宽信用升温。参考近期的监管动向,如果后续过于集中的政府债发行使得资金面又一次出现高额缺口,央行大概率还会通过临时投放,乃至降准,平抑发债期间的资金波动。

策略方面,7月关键数据陆续出炉后,市场常规性地进入重要信息的真空期,消息面对于债市定价的主导性明显提升,直至月末的PMI数据出炉以前,债市可以参考的客观数据依然相对有限,消息面可能还是市场波动的来源。在杂音过多的环境中,一味地跟随情绪变化反复交易,或许得不偿失。

往后看,对于负债稳定且仍有配置需求的机构而言,抓住高胜率点位来锁定配置成本或是更优选择,如10年国债位于2.20%之上的时段,可能均是近期较好的进场时机。对于交易盘而言,在基金久期没有下降到位的阶段,波动可能随消息面而随时放大,可预测性并不强,可能不适合频繁参与。

品种选择上,目前国债5年至7年段,以及7年至10年段均是斜率较高的点位,7Y-5Y、10Y-7Y的期限利差仍然处于2019年以来历史80%分位数以上的绝对高点,6-7年处的骑乘效应最为显著,叠加8月5日以来7年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行13bp,是中长端回撤幅度最大的品种,不少投资者对7年利率债的兴趣有所提升。

从时序角度来观察,7Y-5Y的利差虽高,但背后原因可能多为5年收益率过低,中短端曲线过于平坦,目前的21bp仍在历史常规波动区间(10bp至25bp);然而10Y-7Y约10bp,则远高于其历史常规波动区间(-5bp至5bp)。短期内7年收益率可能会持续处于全新定价范式的适应期,波动往往会更大,相比之下确定性较强10年品种或更适合作为锁定票息/获取骑乘收益的选择。




03

理财产品净值企稳,赎回风险尚可控

(一)业绩表现:债市调整,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

8月5日以来,债市收益率大幅上行,部分理财产品难抗压力,开始出现净值回撤。从最新理财子代表产品规模加权净值来看,8月8日起,偏债混合、短债、中短债类代表产品净值纷纷走跌,期间回撤一度达0.07%、0.05%、0.04%。其后随着央行呵护态度明朗,收益率从高位修复,各类理财代表产品净值也先后企稳,截至8月16日,三类产品分别较8月5日回撤0.04%、0.02%、0.02%。


(二)理财规模:或受净值回撤影响,理财规模小幅回落

由于各家机构披露的时间存在差异,当周的理财规模仅反映了部分机构的变动情况,数据或存在不完整性和滞后性,前一周的规模变动相对更准确,本周准确的数据,可能需要等到8月19日当周更新。

8月理财规模先增后降,上周(8月5-11日)理财规模延续增长,环比增1295亿元至30.35万亿元,不过或受理财净值下跌影响,规模增幅低于历史同期水平(2021-23年同期理财规模均在提升,周增幅分别为0.4、0.4、0.2万亿元)。规模数据已根据普益标准最新披露进行修正。

本周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撤,负债端情绪或相应受到影响,理财规模较前一周缩减1431亿元至30.20万亿元;理财子机构规模变动趋势与之相似,环比降1260亿元至26.56万亿元,存续规模占全部理财比重持平于前一周,为87.92%。向后看,随着产品净值企稳回升,理财规模或逐渐修复,后续出现负反馈风险的概率可能不大。


分投资方向看,各类型产品规模均在缩减。固收+类产品降幅最大,其中不可投股票固收+较前一周降396亿元至8.5万亿元,可投股票固收+同样小幅回落79亿元至8.7万亿元。然后是现管类产品,环比降378亿元至7.8万亿元;固收类产品也较前一周降116亿元至4.1万亿元。权益及偏股混合型产品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本周环比微降5亿元至849亿元。

分运作模式看,本周流动性较高的短久期产品降幅明显。短端方面,日开型产品较前一周降682亿元至11.0万亿元,最小持有期型产品同样转降,环比缩减50亿元至7.1万亿元。长端产品规模变动分化,其中封闭型产品环比降364亿元至5.5万亿元,而定开型产品维持正增,较前一周小幅增42亿元至5.3万亿元。

(三)理财风险:破净率处于历史低位,赎回风险相对可控

伴随部分产品净值回撤,全部理财破净率增至2.3%,环比增幅为0.6pct。不过相较于过往几次赎回潮产品破净率水平,2.3%的数值仍不高,且在周三之后,代表产品净值曲线回升,或表明当前赎回风险相对可控(2022年3月、2022年11月、2023年9月破净率最高分别达18.3%、24.3%、5.5%)。

分机构来看,除股份行理财子破净率近两周稳定在1.5%以外,其余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而言,合资行理财子增幅最大,环比增2.7pct至3.4%,然后是城农商行环比升1.4pct至2.9%、国有行环比升1.0pct至3.2%。

全部理财产品业绩不达标率也在抬升,环比增1.9pct至15.0%。各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幅,具体而言,合资行、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农商行理财子分别较前一周增4.2、2.1、1.9、1.4pct,分别至31.0%、19.6%、12.4%、10.2%。




受债市回调影响,理财产品业绩表现相应承压,产品区间负收益率大幅抬升,滚动近一周产品区间负收益率环比增17.9pct至31.1%,为今年以来最高点;拉长观察时间来看,近3月产品负收益率也进一步增至6.4%,环比增幅为1.3pct(前一周为5.1%)。



04

杠杆率:银行间转降,交易所抬升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先降后升,周初受税期缴款、政府债发行影响,资金偏紧,质押式回购成交额持续下降,于周三降至5.92万亿元的周内低点,不过随着央行连续大额投放,资金面逐渐缓和,回购成交额于周五升至6.41万亿元,但仍不及上周五的6.61万亿元。整体上,日均成交额为6.21万亿元(前一周为7.27万亿元)。隔夜占比方面,周内来看,前三天成交量占比在84%-87%区间内波动,周四、周五升至88%+水平;整体上,日均隔夜占比由前一周的89.32%降至87.08%。


银行间杠杆率先降后升,不过整体仍较前一周有所下降。具体而言,杠杆率在周二降至107.05%,其后逐日回升至周五的107.69%,周度平均值为107.36%,略低于前一周的107.99%。20日平滑后的中枢水平持续抬升,由周一的107.61%升至107.67%,较前一周增0.04pct(上周五为107.63%)。

交易所杠杆率“一波三折”, 不过周均值较前一周有所上升。截至8月16日,交易所杠杆率先降至周三的120.69%,周四小幅回升后,再度回落至120.74%,不过仍然高于上周五的120.44%,周度平均值为120.78%,前一周为120.39%。20日平滑后杠杆率中枢水平转增,较前一周增0.12pct至120.54%(上周五为120.42%)。




05

基金久期:利率、信用债基久期中枢变动分化

本周中长债基利率和信用风格类久期变动分化,其中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近两周基本稳定在3.34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1.87年小幅压缩至1.86年。

需要说明的是,久期模型本质上是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基金产品的收益序列特点,以此来捕捉不同期限仓位变化的信息,若基金在短期内频繁调整策略,久期模型所反映的结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此外,我们也沿用《一季度纯债基金规模“百态”》中短债与中短债基金的划分名单(Wind口径下的短债基金包含了中短债基),采用类似的方法对短债、中短债基金进行了久期跟踪。

短债及中短债基金久期均在拉伸,截至8月16日,短债基金久期中位数由前一周的0.94年拉伸至1.08年;而中短债基金久期中位数同样由前一周的1.33年拉伸至1.45年。


说明:我们在《久期测算2.0版,兼具高频与精准》中,结合基金实际运作特点,改进了久期测算的方法论,并对各个季度内存续的中长债基(剔除了摊余型及定开型)进行了风格分类,根据基金季报中各券种持仓数据,将国债、政金债、同业存单及其他(多位地方债)视为利率型持仓,将企业债、中票、短融、非政金金融债及ABS视为信用持仓。参考23Q2结果,我们将利率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利率债基(共261只),将信用持仓高于70%的品种归类为信用债基(共424只),其余则归类为均衡债基(共213只)。


06

政府债发行:新增专项债节奏平稳

  • 地方债方面:
周度来看,8月12-16日,地方债总发行2129亿元,净发行1641元,其中新增一般债156亿元、新增专项债1346亿元(其中,特殊新增专项债732亿元)、普通再融资债627亿元、特殊再融资债0亿元。

8月19-23日,地方债总发行1957亿元,净发行43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203亿元、新增专项债1354亿元(其中,特殊新增专项债376亿元)、普通再融资债399亿元、特殊再融资债0亿元。

月度来看,8月1-23日,发行地方债7234亿元,净发行433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871亿元、新增专项债4148亿元(其中,特殊新增专项债1362亿元)、普通再融资债2214亿元、特殊再债融资债0亿元。

  • 国债方面
8月19-23日国债发行量明显下降,由前一周的4325亿元降至2400亿元。具体而言,8月12-16日,国债总发行4325亿元,净发行3675亿元。8月19-23日,国债总发行2400亿元,净发行2100亿元。

月度来看,8月1-23日,发行国债11866亿元,净发行10216亿元。

  • 政金债方面:
周度来看,8月12-16日,政金债总发行1300亿元,净发行-920亿元。8月19日,政金债总发行100亿元,净发行100亿元。

月度来看,8月1-19日,发行政金债3210亿元,净发行940亿元。

  • 利率债发行进度:
截至2024年8月23日,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26418亿元,同比少发5611亿元,剩余额度19782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分别剩余17162亿元、2620亿元(发行进度56.0%、63.6%)。

截至2024年8月23日,国债累计净发行30056亿元,同比上升16987亿元,剩余额度13344亿元(发行进度69.3%)。

截至2024年8月19日,政金债累计净发行8963亿元,同比下降3094亿元。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分析师:肖金川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4030004

联系人:谢瑞鸿

证券研究报告:《波动之中,成本控制是关键》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8月18日

请向下滑动参见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重要提示及法律声明: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郁言债市
长情陪伴,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