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出这5个信号,说明“祛湿”势在必行!

健康   2024-11-23 22:00   广东  

最近,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


所以此时养生要注意健脾祛湿。


湿气来临时身体有什么表现?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


因此,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同时还需强健体魄,防止湿自内生。


其实,湿气所到之处,皆有不同身体表现:


1.舌苔厚腻

正常舌苔应该是薄白的,当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粘液的苔质时,为腻苔;苔质较厚,望之不能见底,为厚苔。晨起漱口对镜看一下舌苔或许会让您看到身体是否有异常。 

2.全身乏力

湿阻的乏力带有“困重”的特点,比喻来说,好像被湿毛巾裹住沉重而无力的感觉。中医还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说,意指头部胀满沉重,如有物裹住亦为湿阻表现之一。

3.纳呆便溏

指的是容易胸口闷,胃口不好,稍微吃一点就觉得饱胀;湿邪还有“浊”的特点,除了大便稀薄不成形或粘腻不爽之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比如:小便混浊不清、妇女白带增多、湿疹等等。 


4.口苦口腻

有的朋友到了夏季就感到口中腻腻的,带点苦味,即使美味佳肴食之也索然无味,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湿”。

5.身体酸重

身体酸重,关节疼痛,甚至屈伸不利,难以转侧,尤在夏季或阴雨天出现。 


刺激穴位 帮助祛湿


脾主运化,脾虚则水运减弱,湿气聚集,此时顺应自然的变化,调旺脾气是为上选。再加上湿邪容易损伤我们体内的阳气,特别是脾胃的阳气,因此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


足三里等穴都是可以暖胃健脾的要穴,此时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帮助顺应阴阳的变化,调胃补气,在保证脾胃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适当地补充阳气,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


1.命门穴

艾灸命门穴,用以调节督脉和膀胱经的经气,培补肾气,使阳气充盛;此外还可活血化瘀,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从而加强督脉和任脉的关联,增强真气在两脉络上的运行能力。


2.涌泉穴

涌泉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刺激涌泉穴辅助滋补肾之精气,增强腑脏的机能活动。此外,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晕眩、怕冷症等。

3.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之功效。能够治疗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4.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其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具有通调冲任,补肾固精的功效。临床上常通过艾灸关元穴来治疗各种虚寒性疾病,如遗尿、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5.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因此,艾灸足三里,可辅助促进气血运行,健脾补胃,防病强身。


中医公益天下行~
中医文化博大精神,理应传承遍四方
学中医必学《倪海厦老师全套视频资料》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中医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为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医 
现推出免费《倪海厦老师全套视频资料》
此次领取不用分享,不会转发即可领取
还赠送30天的中医公益课
数量不多,仅限20个名额,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添加助理即可
↓↓↓↓↓↓↓

拔罐圈
拔罐,拔出体内风汗湿燥火,健康快乐生活,期待您的关注,共同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