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筑起浓浓山海情
文摘
2025-01-25 17:52
宁夏
“我们能带来什么?能留下什么?能留住什么?”初到彭阳县时,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实验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杨雨昕不断思索这3个问题。在彭阳县第三中学开展支教工作3个多月以来,他用心、用情、用力传递知识,拓宽历史教学的边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问题也逐渐有了答案。2024年8月,杨雨昕以第十四批福建援宁专技人才的身份来到彭阳县第三中学,开始支教志愿“接力”。“我非常想来宁夏,申请了两年,在2024年来到了彭阳。”杨雨昕说。杨雨昕担任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他潜心研究课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他常用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把历史知识讲得活灵活现,带领学生进行模拟考古研究、活字印刷术等历史学科体验,不断强化学生的历史沉浸感和体验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杨雨昕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史料,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自己的判断。2024年10月,他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少年历史论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基于参观彭阳博物馆或其他博物馆的感受,利用相关书籍、刊物、文献、网络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选题并完成论文的撰写,经过修改后成文。评审过关后,参加全国学生历史论坛。“目前,我们已收到彭阳一中、彭阳五中赵俊昊、陈思瑶、贾昊尧的论文,并修改上交,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可以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杨雨昕说。“在课堂之外,杨老师还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带到了彭阳三中,挂牌成立援宁名师工作室,给学校的教研活动带来了新鲜的理念和观点。”彭阳县第三中学校长韩占珍说。为了引进厦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杨雨昕组织建设了厦门援宁名师工作室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上传了英语、历史、地理学科的相关课件、习题、视频、教案等,真正做到让援宁支教工作带进来、留得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够为两项工作服务,是我教育生涯最宝贵的财富。有机会的话,我还想申请再支教一年,将我们在厦门的所见所学所闻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们,留下山海人民守望相助的情谊,让援宁工作更加有温度有力量。”杨雨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