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如何贯通“产、加、销”、创造新供给,让农产品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是摆在广西农业大县兴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兴业县有稻米、三黄鸡、生猪、兴业茶等特色产业。依托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兴业县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精神,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建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基地—餐桌”,这条通道如何贯通?连日来,记者经过实地调查采访,以“八桂视点”深度调查报道形式,深度揭示该县在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兴业县特色农产品宣传片。(视频制作:蒙进煌 张钰斌 素材来源:兴业县委宣传部)
调研主题:农牧大县如何建强供应链丰富“菜篮子”
调研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两湾”联动 产业链 供应链 价值链
调研时间:2024年11月
调研地点:兴业县
11月22日广西日报“八桂视点”报道版面。
【深度调查】
让更多“兴业味道”圈粉粤港澳
视点提要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就“三农”领域而言,如何贯通“产、加、销”、创造新供给,让农产品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是摆在广西各农业主产区的一个重要课题。
玉林市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玉林市“两湾”联动发展重要使命,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东融”,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广西农牧大县,兴业县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有优质稻、三黄鸡、生猪、兴业茶等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县以建设“两湾”联动核心城市为目标,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在健康食品深加工、现代物流业等领域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建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打造“两湾”健康食品供应示范区。
连日来,记者实地调查采访兴业县围绕“基地—餐桌”供应链布局,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独特路径。
11月初,兴业县一处水稻种植基地迎来丰收。
1 一碗香米热卖
“你先等些时候,待收了稻,打了新米,就给你快递。”11月6日,在沙塘镇水口莫村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水稻示范基地,种粮大户莫如运给在广东工作的弟弟电话。
他的身后,微风吹起一片金黄稻浪。莫如运也曾在广东打工生活,但家乡的米让他念念不忘。4年前,他毅然返乡种田——租地70亩,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连片种植优质稻。
在沙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尧标眼里,莫如运的“逆行”,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商机的敏锐捕捉。沙塘镇素以优质稻闻名,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酒香也怕巷子深。李宗政是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广西兴业稻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认为,要让沙塘的优质稻米走出去,还必须延伸产业链、建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水稻种植基地,收割机在奔忙。
为此,该公司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参与建设兴业县聚丰粮食产业现代化示范区,以“订单农业”形式回购稻谷,带动周边多镇1万多农户种植优质稻,实现降本增效。在这种模式下,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年可增收1000多元。
近年来,示范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初精深加工,年加工优质稻米2万吨、干米粉5000多吨。“今天碾米、包装,明天大米就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销售。”李宗政介绍,在广东省广州、深圳等地,沙塘米售价最贵的达18元/公斤。
作为优质稻种植大县,兴业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47万亩,总产量约19.75万吨。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天鑫介绍,该县培育聚丰、喜农等种产销优质稻深加工企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年加工销售大米约8万吨,创建大米品牌10个,实现产品价值增加20%以上,产品深受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青睐。
2 一个园区聚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说:“我们紧抓开放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在空间规划、产业布局、政策对接、要素保障等方面先试先行先探索,加快打造‘两湾’健康食品供应示范区。”
示范区如何打造?
兴业县规划建设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全力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基地,融入玉林市“打造千亿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目前,产业园签约入园企业70多家,其中50多家已投产。
入园企业广西华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畜禽屠宰深加工、食品销售、冷链仓储物流于一体,配备生猪、家禽屠宰车间,设计年屠宰生猪60万头、年屠宰家禽1000万羽。
11月9日凌晨,车辆将一批批生猪运至华富食品肉猪屠宰线。“我们主要做屠宰和肉品深加工,腊肠、腊肉等产品主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日销量约40吨。”华富公司总经理吴光攀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在南宁、深圳、广州等地拥有150多个超市直销网点。
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助力兴业“两湾”健康食品供应示范基地建设。
筑巢引凤加速产业聚集。11月1日,“两湾联动 共赢未来”广西玉林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广东东莞市举行,兴业县与中兆国际环境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牵手,签约投资5.5亿元,共建“复合肥加工生产+有机农产品种养+粤港澳大湾区有机农产品冷链配送”项目。项目通过有机肥生产加工、有机种养、绿色食品深加工,及专业的冷链仓储物流,为兴业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赋能,助力兴业农特产品持续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兴业县大平山工业园区党委书记梁旺介绍,目前,园区建成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企业可拎包入住。据介绍,园区还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规划了园中园——兴业县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禽畜肉类产品深加工、休闲养生食品、轻工业加工,并打造大型的智慧冷链物流。
3 一条冷链锁鲜
从桂东南到珠三角,跨越山川河流,里程数百公里,三黄鸡等农产品如何“锁”住鲜香?
近日,在广西兴业和丰禽业有限公司的禽类屠宰加工厂里,一只只毛色鲜亮、体态健壮的三黄鸡,在经过上挂、沥血、净毛、清洗等工序处理后,以零下196℃的液氮速冻,变成可销售的速冻生鲜产品。
据悉,该公司是广西首家引进液氮速冻技术的屠宰加工厂,年屠宰肉鸡约2000万羽,物流配送2.5万吨,配套高端超低温冷冻技术生产,打造“智慧农业+冷链物流+公用品牌”全产业链新模式,助力三黄鸡走出兴业,进军北上广高端消费市场。
该县玉商回归企业广西友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养殖、食品研发、家禽屠宰、智慧工厂、仓储物流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新推出的速冻调制食品“兴业茶香鸡”,把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兴业茶”与三黄鸡结合起来,颇受消费者青睐。“公司搭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慧冷链平台,在玉林、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建立11个一级仓储,让食品从产地到消费端实现实时监控、全程可追溯。”该公司营销总监谭观天说。
三黄鸡养殖场。
屠宰加工生产线。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餐桌,冷链有多重要?
有数据表明,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损耗率达25%,建立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
正因为如此,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广西兴业永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投资了270万元建设兴业县石南镇蔬菜速冻干燥项目。“要把最新鲜的食材送到消费者餐桌上,合作社农产品远销广东、江苏等地。”合作社理事长莫春妮介绍,项目建设冷库约3000立方米,配备蔬菜分选打包流水线2条,可为2000多亩蔬菜基地提供冷藏保鲜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业县共有农业冷库74座,库容3.66万立方米,冷藏保鲜能力每批次共8000吨,其中果蔬冷库每批次冷藏保鲜能力3600吨,肉类冷库每批次冷藏保鲜能力5400吨。
冷链建设还从食品生产园区延伸至地头。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0个,新增仓储面积5700立方米。
做好“最先一公里”文章,兴业县畜禽业产业化迈入快车道,年出栏家禽超1亿羽,肉鸡出栏量位居全区第一;年出栏生猪约90万头,居全区第六。
4 一项认证提质
冬日暖阳下,在“绿茶之乡”兴业县山心镇的茗韵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里,工人正忙于进行病虫害防治、秋冬追肥等管护工作。
山心镇葵山一带红壤土层深厚,富硒有机质含量高,常年云雾缭绕。今年7月,茗韵茶业的“茗韵云顶山”红茶、绿茶、黑茶、白茶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4个。
“正”印到手,公司董事长宁昆更增信心。11月初,宁昆就在深圳开业一家新中式茶饮店,让兴业茶香飘大湾区。
据了解,当前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的兴业名优产品有大米、米粉、腊肠、三黄鸡,以及茗韵茶业有限公司的红茶、绿茶、黑茶、白茶。
兴业茶产业,茶园青翠。
兴业茶产业,工人在车间制茶。
认证,是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当前,兴业县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新增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2个、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三品一标”认证6个。该县生猪出栏、家禽出栏实现“双增长”,连年获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获自治区家庭农场示范县称号。全县有有效商标3040件,13个商标品牌进入自治区“千企千标”企业商标品牌培育资源目录。
在加强产业基地认证方面,兴业县畜牧业共有11家养殖企业获省级认定为无公害养殖产品基地,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种;全县有肉鸡品牌10多个,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兴业县县长王永坚表示,依托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区位优势,该县做好强产业文章,推动产业聚链成群,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持续打响兴业“特”字品牌。目前,全县培育农业企业37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5%,位居全区前列。
据统计,兴业县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三黄鸡5.3万吨,销售额达11亿元;年销往大湾区生猪1.8万吨、优质大米8.5万吨,销售额分别达4.5亿元、5亿元。
【行思八桂】
四链同构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陆金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广西农牧大县,兴业县依托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建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人才链,“四链”同构发力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聚人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以三产融合为导向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作为广西粮食、畜禽、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主产区,近年来,兴业县坚持“点面结合、龙头带动、品牌培育、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全县粮食、果蔬、畜禽等主要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构建了“北有沙塘镇精米加工、蒲塘镇米粉加工,中有山心镇茶叶加工,南有大平山镇肉鸡(生猪)加工、城隍镇果蔬加工”的农业产业布局。同时,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以精深加工为引擎建强供应链,加快打造链式发展新场景。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原料附加值,让农民群众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兴业县坚持以深加工为引擎,抢跑预制菜新赛道,完善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电商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原料基地+加工龙头企业+销售网络”一体化的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格局,推动农业产业链式发展。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跃升至75%,位居全区前列。
以数字技术为抓手提升价值链,加快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核心。兴业县以推进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为抓手,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加速弥合束缚农村发展的“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导向,成功打造生猪和三黄鸡养殖产业化发展的“龙头公司+养殖基地+农户+生态循环种养+肉食品加工”模式,积极引导农牧企业发展数字化种养。同时,引导企业以“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着力推进农村电商,构建完善高效的县、镇、村三级物流运作体系,推动农产品从小散乱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全县电商销售额实现年均增长47.3%。
以人才培育为支撑构建人才链,加快健全育才引智新机制。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人才链建设是关键。兴业县坚持以人才培育为着力点,深化“筑巢引凤”“乡才兴业”“兴生回归”三大工程,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组建专家服务团,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成立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站,助力农业技术和产品升级,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沃土。目前,建成兴业茶、水果木薯等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培育村级储备人才1000多名、高素质农民275名。同时,运用好广西兴业果蔬试验站、食用木薯种苗繁育基地和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引进挂点博士专家6人、农业科技特派员22人,带领农技人员掌握新技术7项,引进新品种14个。
坚持“四链”同构,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兴业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做好“特”字文章,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着力探索南方丘陵地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农民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目前,全县创建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259个,其中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3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8万元,增加值1013元,名义增长率7%,高于全区平均值。(作者系中共兴业县委书记)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蒙进煌 见习记者 张钰斌 通讯员 何少凤 黄远强 文/图
编辑:覃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