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觉晚上入睡困难,白天却疲惫不堪;过去令你兴奋的事情,如今兴致寥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不想面对那个难缠的“来访者”,和他工作时不时地走神;独处时,常常感到孤独,愤怒、无力;有的咨询案例经过多次督导,还是无法取得突破,甚至,你被督导师提醒去做一段集中的“个人体验”;有些夜晚,在梦中都在和来访者激烈辩论;那种感觉,就像身陷流沙中一样,难以自拔;偶尔,感觉来访者的生活更值得羡慕;真的怀疑自己为何会踏上“心理咨询”这条艰辛的“取经”道路,助人的那份情怀和工作的满足感已经消失殆尽了;相反,沮丧、焦虑、愤怒、挫败、悲观、无力,绝望慢慢地侵蚀着你的工作和生活,领导说:你被来访投诉了,爱人也抱怨:你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大概率,你是“职业倦怠”了。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职业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效能感降低的症状。它被认为是由未能妥善控制的长期工作压力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属于承受和感知他人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情感劳动”,主要依赖与来访者的情感互动展开工作,在互动过程中极易发生“替代性创伤”、“同理心疲劳”等心理损耗,这导致心理咨询师比其它职业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作为心理咨询师,有时候我们很想让自己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我们过度热情地投入工作,在关心照顾别人的同时,却忘了关照自己。
“如果我们不照顾好自己,就无法照顾好我们的来访者。”
职业倦怠如此重要,又如此地被忽视,如果不经过认真地评估和精心地制定预防策略,保持对它的警惕性,终将造成我们的职业生涯的困难、破坏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下,职业倦怠相关问题已经在我们的职业环境中显现其“阴影”和“威力”了。
本期,我们邀请赵建平博士开展本期“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与自我照顾小组”活动。
有意参加者请扫描下方Lacan心理小助手二维码报名。
以下是招募信息。
带领者:赵建平
个人信息:男,52岁,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学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05-2010,太原仁泰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0-2013,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
2012-2016,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
2016-至今,上海个人执业。
主要受训经历(部分):
2007-2010,中挪高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二期)。
2010-2021,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巴林特小组、医院组、督导组)。
2012-2015,中法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武汉)。
累计个人咨询时数20000+,团体咨询时数3000+,个人体验时数600+,被督导时数1200+。
擅长咨询取向:动力性心理治疗
小组设置:网络研讨小组,每组10-15人,每周一晚20:00-21:30,每周一次,共10次。
小组流程:45分钟老师分享;45分钟小组成员提问及交流。
入组要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硕士或博士
收费设置:150元/人/次,10次共1500元。
每周主题:
1.职业倦怠与情绪耗竭、共情疲劳、替代性创伤
2.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与《马斯拉赫倦怠量表》;ICD-11的诊断标准
3.个人问题的社会化?
4.职业倦怠产生的社会背景
5.职业倦怠属于个人事务还是组织影响的产物?
6.从自我评估中发现问题
7.如何预防及应对职业倦怠?
8.职业倦怠也是伦理问题
9.超越个人存在的解决方法
10.总结:系统地看待与应对职业倦怠。
注:开组后退出费用不退还,请谅解!
有意参与本期活动者,请扫描下方Lacan小助二维码报名。
关注Lacan心理官方小号,查看最新行业资讯及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