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现在的自己,
一张笑言:“野了,真的是野了。”
是自媒体博主、是话剧演员、是广告模特,自信、洒脱、张扬是这位“大女孩”的代名词。一年前,60岁的她选择离开熟悉的家乡,从青岛来到上海成为“沪漂一族”。剪去留了二十几年的黑色长发,推翻过往从零开始学做博主,由内而外地“重启人生”。
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里,人不再仅仅是茫茫人海中的模糊身影,而是一个个鲜活灵动、各具魅力的独特个体。在自媒体这方舞台上,你所从事的、你所热爱的、你所向往的、你所擅长的……都能够成就与众不同的你。沪漂“大女孩”一张,也在这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鲜花与掌声。
一张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以下是一张的自述:
在上海的N个人生第一次
我是一张,60岁选择离开青岛来上海讨生活,一人两狗成了“沪漂一族”。
我是广告模特,干练的白金短发、时髦的造型穿搭,是许多人对我的初印象,不论是街拍还是秀场,我都拿出最好的一面hold住全场;我还是话剧演员,站在舞台上,力求将最真实、最动人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同时我也是自媒体博主,在镜头前分享自己的感悟与穿搭经验。
许多人认识我,是通过一张我和女儿的朋友小关的合影。在那条帖子下,许多人评论我浑身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但回想起最开始的尝试,实则并非出于自然而然,而是源于女儿和小关的一种微妙“逼迫”。
抹胸上衣、墨绿色阔腿裤,当小关拿出她的衣服让我试穿时,我的全身心都是抗拒的。站在镜子前的那一刻,我惊呼:“天哪!我从来没穿过这样的衣服,这样怎么能出门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喜欢穿各种花边长裙,戴亮闪闪的耳环,背各种漂亮包包,但在我的观念里,没有人会穿这样暴露的衣服,我也担心走在街上会被人指指点点,当作“异类”。
一张在上海街头
在女儿和小关软磨硬泡地一再劝说下,我给自己做了一层又一层的心理建设,临出门还在肩上搭条丝巾给自己壮胆。一开始,我害羞又拘谨,感觉连头都抬不起来。但在拍照过程中,我慢慢地打开了自己,大胆地去展现真实的一面。因为我发现,在安福路上,没有人在意你的行为,也没有人在意你的穿着是否标新立异,这里只有对个性的尊重和包容。
来上海沪漂,我觉得我又“活了一次”,还解锁许多个人生第一次。
为了独立完成工作,我从零学起写文案、修图、凹造型。写的内容没有网感,我就每天在网上看一些对我有帮助的文案,一点点积累;摆动作手足无措,我就对着镜子自己练习或者模仿别人的摆拍动作。虽然眼睛的老花导致看东西吃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流泪,但我知道我必须学,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我从小对话剧情有独钟,上学的时候还尝试过演话剧,不过工作后就再没接触过。所以,当工作室邀请我出演沉浸式话剧时,我欣然答应。反反复复地口述、慢慢地捋出主线,在半年的排练过程中,我几度想要放弃。
可当帷幕落下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年轻的自己,我是那样的美丽。在后台,大家给予了我很多鼓励,送我的花多的都抱不过来。
我还和女儿来了次说走就走的出国游——日本、瑞士、巴黎……在意大利的阿马尔菲海岸,我们决定自己租船出海。当我成为船长,驾驶游艇迎着风浪和大海亲密接触时,一瞬间我爱上了这种自我掌控感。女儿向我大喊:“妈妈不用开那么快!”可我却想挑战极限,体验一把乘风破浪的感觉。在海里游泳时,我还挑选了一身荧光黄的比基尼,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尝试。
一张第一次学习攀岩
不想做一辈子的“乖乖女”
我的身份是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普通、安稳、符合世俗的期待。
回望我走过的60年,我的生活、工作甚至婚姻,都是被父母安排好的。作为山东人,孝道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怕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孩子,我依旧遵循父母的想法来生活,理所应当地认为不能惹他们生气。
我之前在技术岗位,具体是做火车头部分的地面接收和发送信号。对于这份工作,我不喜欢也不擅长,但因为父母觉得合适,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我曾无数次试图从这份机械而又枯燥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或意义,但总是徒劳无功。
人们常说“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这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年轻的时候,如果别人给我介绍男朋友,我都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没有父母地点头,我连男方的面都不能见。结婚后,我努力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就像画本子里讲的“男主外,女主内”,我的丈夫一直跟我说:“你只管把家里打理好,把生活料理好就很不错了。不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否则你会付出很多的。”
17岁时的一张
在我52岁那年,丈夫因病去世,使我一下子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往后八年里,我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有时几乎一个月都不和人交流。后来我的母亲离世,使我在悲痛中迷失了方向,彻底走不出来了。
女儿看出我的状态不对,说我一个人住在青岛太孤独了,问我要不要来上海住一段时间。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觉得我去了就是添麻烦。女儿又建议我做自媒体博主,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经历。自媒体博主?一个离我多么遥远的词,况且我这么大岁数了,有谁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在我犹豫不决之时,女儿给我租好了房子,一声声呼唤催促着我离开泥潭。
我告诉自己,已经8年了,应该做出改变了。简单地收拾行李,带着两只12岁的狗狗,一个人从青岛开车来了上海。没有激动,也没有兴奋,笼罩我的是木讷和迷茫,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60岁这年,我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上海成了“沪漂一族”。
一张刚来上海的时候
去理发店剪掉留了二十几年的长发,是我来上海做的第一件事。有人问我会不会心疼?对此,我倒是很坦然,头发剪短了还能再长,就算剪坏了我还能戴个假发,怕什么呢?除了剪短,我还将头发漂染成白金色。仅是看到镜子的第一眼,我就爱上了我自己。
在这里,我常常和年轻人打交道。他们不喜欢婉转和猜来猜去,一切都是敞开了说。一开始,孩子觉得跟我沟通存在问题,她说的是低语境,可我却理解成高语境。我说:“诶呀孩子你不知道,妈妈之前撞了多少墙才知道高语境是怎么一回事。”仔细想想之前的我,真的是活得小心翼翼。比如听别人说一句话,我就会反复琢磨对方的意思,思考一句话背后的隐藏含义。而现在,回归低语境,让我觉得特别轻松和舒畅。
成为时代的“大女主”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的粉丝都喜欢喊我“电子妈妈”。通过自媒体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感染到这么多年轻人,让他们开始想象,如果有一天,父母也能活成一张阿姨的状态该有多好,我特别有成就感。
这些年轻人常常给我私信,问我如何才能让父母理解和接受他们的与众不同,与父母更好地和平相处。坦白说,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应该是你们年轻人给我建议。我只能告诉他们,有时间多陪父母出去走一走,时间会让他们慢慢认可你的决定。
或许是生活圈层不同的原因,我当年也很不理解女儿的一些做法,但当我来到上海和她一起创业、同居生活以后,起码我不会像之前那样催她结婚了。
在这个年纪选择沪漂,我也曾听到过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人说,你在老家安安逸逸地养老不好吗?有人觉得我只是在作秀,真实的生活哪有那么阳春白雪。
选择留在上海,就是因为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很多细节:我叫到过聋人司机的网约车,他们一样可以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我去过无障碍酒吧喝酒,服务生是一名重度听力障碍者,但他依然可以和我们一起享受夜生活;我带着自己的狗去徐汇滨江,那里有不少宠物友好餐厅和商店……
曾经的我,主要为家庭、为父母、为子女而活,但如今我只想为自己活。现在,我找到了那种一睁眼就感觉自由幸福的感觉,想怎么样过,就怎么样过,不再惧怕别人的眼光。虽然,我并没有办法完全打破生活的条条框框,但至少是一个逐渐打开的过程。
我也是后来才听说“大女主”这个词,在我看来,不去依附任何人,勇敢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女主”人设。前段时间我参加了羽西的一场活动,她年纪比我大不少,今年七十多岁了,但每天的工作档期依然排得很满,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我也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一张登上TED演讲
关于未来,我的内心早已罗列出好多想做的事,或许我会先考虑换个浅粉色的新发型。短期内我还准备学习骑马、跳伞、潜水……只要是没有尝试过的,我都想去试一试。
【记者手记】
“60岁”选择 “重启人生”需要多大的勇气?打破曾经,从零学习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当我与一张面对面交谈时,一切都有了答案。
在上海的她,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断尝试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一次。登上TED演讲台、演一场沉浸式话剧 、尝试攀岩、练习拳击,她的身上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很喜欢她说的这句:“我不会被别人的闲言碎语干扰,我就想过可以自我掌控命运的生活,不给自己设限,一步一步突破。”
一座真正的人民城市究竟该是何等模样?或许从一张的故事中你能找到答案。哪怕是平凡,哪怕已年过60岁……在这里,平凡与非凡交织,过往与未来相融。不论是怎样的你,都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彩机会。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牛强 实习上 张语
编辑 | 吴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