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霞如凤(菱歌 摄)
●刘礼达
晚清时期,内有太平天国、捻军等众多农民起义及吏治腐败且积重难返,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国家日益衰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虽有救国图强的理想,也称得上是贤臣良吏,只是囿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并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个人的努力与才干无法阻止国家的江河日下,有的甚至还造成非常悲剧的结局。林达泉和何如璋便是这样的历史人物。
林达泉和何如璋都是广东大埔人,两人是好友,交往密切,互为知己。林达泉,字海岩,道光九年(1829)出生,今大麻英雅水口松水涧人。何如璋,字子峨,道光十八年(1838)出生,今湖寮双坑人。两人的老家相距30多公里。尽管都是贫苦出身,但他们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林达泉虽家贫,但见到有地图及军事类的书籍,哪怕是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典当,也要买回来认真研读。而年少的何如璋辍学后去放牛时,牛角还挂着书。后来,得到了其姑父陈芙初资助继续念书。如此用功读书,也使他们都中举了,且在同一年,即咸丰十一年(1861)。
在旧时代,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大多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生活在清朝由繁盛愈加走向衰败年代的林达泉和何如璋,也一样有着忠君报国之志。两人对古今大事多有交谈,他们希望国富民强。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余部康王汪海洋侵袭粤东,林达泉回到乡里,积极练兵防御,使得大埔平安无患。林达泉也因此受到朝廷重视,以知县选用。而这个时候,何如璋则被聘为福建省署理汀州知府朱以鉴的幕僚。同治七年(1868),何如璋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年,林达泉因在山东平叛捻军有功,晋直隶州知州,分江苏补用,并赏戴花翎。
从同治七年(1868)起,林达泉开始正式步入官场,此时他已近不惑之年。他先后在崇明、江阴、海州三地任知县或知州,虽任职时间都不长,却因勤政为民青史留名。比如他在崇明任知县的时候,就有民众感慨:“若使林县主久任于此,吾邑岂有饿夫哉!”意思是,如果林达泉能一直在崇明,这里就不会有饥饿的人了。时人誉之为“召伯甘棠”。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当然是个好官。与此同时,在翰林院的何如璋虽饱读诗书却不迂腐,比如他提出要用机器采矿和织布以提高效率,还认为要多阅读和了解西学著作。李鸿章和他交流一番后,对他赞赏有加:“不意翰林馆中亦有通晓洋务者。”
光绪三年(1877)对于林达泉和何如璋来说都是重要的年份,两人都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受到朝廷高官的赏识。林达泉受丁日昌、沈葆桢等朝廷重臣的推荐,担任将要开发的台北府城的知府。而何如璋则是在李鸿章的推荐之下,被任命为出使日本的钦差大臣。出发前,两人相遇于上海,依依惜别。何如璋问林达泉治理台北的策略,林给出了宏远而伟大的目标。只可惜,太过操劳,半年多后(1878年),林达泉就病倒在任上,未能看见亲自规划的台北府城的建成。何如璋闻此噩耗,感慨良多:“而其殁也,百姓思之,大臣惜之,天子悼之,史册书之。”而此时作为首任出使日本的公使,何如璋也是尽心尽力不辱使命,力争主权,提出“琉球三策”等诸多建议。之后回国出任福建船政大臣,却因在中法马江海战中战败遭革职发配边疆,期满归,到潮州韩山书院讲学,光绪十七年(1891)病逝。和林达泉因清廉正直被编入国史《循吏传》不同,何如璋却因马江海战在《清史稿》里被记载成投降派,背负着百年昏庸无能的骂名。两人境遇之不同,令人唏嘘。
著述方面,何如璋有《使东杂咏》《使东述略》《管子析疑》等流传于世,这些著作是了解晚清社会及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史料。而林达泉的作品主要收录于宣统二年(1910),由大埔籍学者温廷敬编辑的《茶阳三家文钞·林太仆文钞》,包括《治台三策》《客说》等。其中,《客说》这篇著作阐明了客家人来自中原大地,是研究客家人文的重要文献。
光阴荏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林达泉和何如璋都已经去世一个多世纪了,回望晚清时期那屈辱不堪的艰难岁月,我不禁对家乡大埔籍的这两位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感慨万千。
——本文刊于2024年12月16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
🏃🏃🏃
大埔网爆料群
大埔人必进‼
进群第一时间吃瓜、 打听各种消息等
马上🈵人!想进群的速度私聊小欧拉群喔
👀
求职招聘 | 商铺租售 | 二手房 | 出租房 |
二手闲置 | 保姆杂工 | 二手车 | 梅州直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