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奋进路 再启新征程(生态宜居发展篇)

旅行   2025-01-07 20:54   江苏  





      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这一年,汤泉街道盘活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内外兼修,提升发展“含绿量”;基层治理,提升民生发展的温度……翻开汤泉街道2024年回忆录,在过往中寻找成长。


汤泉街道全景图

本期将带您回顾2024年

汤泉街道党建引领,“多点开花”探索乡村振兴路

【生态宜居发展篇】

👇👇👇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强基、治理提级”的发展之路,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01

内外兼修 乡村容颜美起来


街道目前累计建成省三星级村庄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特色村4个、宜居村4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省级传统村落7个,省级特田、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接续实施“四清、四拆、四整治”专项行动,巩固提升美丽庭院、人居长效管护等专项成果;对主次干道、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小区违法建设等隐患领域开展“回头看”,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江苏省传统村落

美丽庭院建设

“四清、四拆、四整治”专项行动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乡村发展、振兴提供了珍贵资源与丰沛动能,而多元共治的治理方式和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渐入人心的乡风文明则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在推动社会治理过程中,汤泉街道以“智”谋“治”,有效提升社会治理中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与效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通过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弘扬正能量、凝聚精气神,坚决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吹入心田


移风易俗活动

如今,在汤泉,一场场“内外兼修”的乡村蝶变不断上演,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开,一朵朵新时代文明“浪花”争相绽放。




02

保护传承 乡土气息留下来


近年来,社区借助艺术点亮乡村活动的影响力,紧扣“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主线,将餐饮、民俗文化、传统手艺、现代艺术创作等元素呈现在整个村落,同时深耕赵湖“堂屋文化”,形成艺术堂屋、红色堂屋等特色文化形态,丰富赵湖艺术内涵,吸引文化名家入驻赵湖,提升赵湖文化层级。

新金赵湖

赵湖“堂屋文化”

让人寻觅“诗和远方”的不仅有赵湖,还有龙山社区孙垄子组。这里以茶壶店遗址文化、传统农耕文明、自然地貌优势、村庄人文肌理等元素相融合,初步打造形成了微居民宿、传统锅巴工坊,以及包括展览、会议、休闲、文创产品的茶壶店文化中心的业态集群。

龙山社区孙垄子组

茶壶店文化中心

农家糯米锅巴

传统、特色、文化……这些关键词无不凸显了汤泉在空间重构过程中坚持的理念:用美学点亮生活。只有乡村文化的持久繁荣,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持久持续。




03

聚才赋能 村民生活富起来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杨文博在家乡有一份“甜蜜的事业”——桃花渡家庭农场。

他的农场除了种植水蜜桃,还从事农家乐、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和柴火灶野炊等多元化项目,2024年收益600余万元,成为当地农旅融合示范项目。

桃花渡家庭农场

据了解,每年采摘期,杨文博都会雇用周边村民帮助采摘、分拣,带动就业,对于前来学习桃树种植技术的村民,他也不遗余力帮助他们。

桃花渡家庭农场

从当初的“雁南飞”,到现在的“凤还巢”,近年来,街道大力推动返乡创业工作,以回归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助推发展,真正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桃花渡家庭农场农产品

除了支持创业,还要推动就业。去年夏天,汤泉街道首场“夜市招聘会”火热“开张”。

夜市现场人头攒动,各个“摊位”前都聚满了求职者,“摊位”上企业HR们使出浑身解数“招贤纳才”。

夜市招聘会现场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近年来,通过“输血式”招引人才、“造血式”培育人才,街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END-




来源:汤泉街道

编辑:王欣

一审:檀婉茹

二审:高蕾

三审:周倩

胜境汤泉
服务百姓民生,参与联勤联动,共同建设美好幸福家园。我们实用、精彩、快捷的资讯和服务就在你身边。来,一起体验“清静山水,品质汤泉”的魅力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