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启动!宁德时代成首选供应商
近日,全球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选择宁德时代作为其在阿联酋RTC(round the clock)项目中的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阿联酋RTC项目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包括总容量达19GWh的电池储能项目,以及5.2GW的光伏项目,总投资超60亿美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全天候大型发电项目,能实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清洁发电1GW,为绿色能源发展树立全球标杆。
宁德时代将在此次合作中为马斯达尔提供天恒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高度集成等特点,在原本产品基础上提高了防护等级和储能系统的综合能量,可以适应一系列极端天气和外部恶劣情况。此外,依托宁德时代的最新一体化液冷方案,该系统的安全可靠及调试便捷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LG新能源中国总部公司成立
1月23日下午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爱尔集新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CHOI JI WOONG,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企业总部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由株式会社LG新能源全资持股。
据报道,去年12月,在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LG新能源官宣中国总部正式落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LG新能源中国区总裁崔智雄介绍,该总部将统筹LG新能源在华子公司的会计、税务、法律、物流、采购等业务,管理跨境资金池,兼顾开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的研发并负责上下游产业链投资工作。
LG新能源被曝今年试产新型双极电池
1月21日消息,韩媒 The Elec 发布博文,报道称 LG Energy Solution 研发出新型双极电池,体积更小,能量密度更高。LG Energy Solution 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在大田实验室建立研发线,并计划年内在其位于梧仓的工厂建立一条中试生产线,目标将双极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
据悉,大田研发线并非自动化生产线,而是手动生产线,工作人员将电池从一个工序转移到下一个工序。LG Energy Solution 已向现有供应商订购了用于该生产线的设备。如果大田手动研发线能达到预期,那么 LG Energy Solution 几乎可以肯定会在年内在梧仓建立原型生产线。
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发起第八起专利诉讼
1月17日,中创新航披露,已收到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起诉书,宁德时代就电池模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要求中创新航赔偿经济损失6000万元及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100万元。
据天眼查APP显示,该案将于1月24日在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方除中创新航外,还包括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旗下泉州智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称,其不存在专利侵权行为,并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针对涉诉专利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截至发稿,宁德时代未就此项专利诉讼案进一步置评。
这是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发起的第八起专利诉讼。自2021年7月两家公司的专利战开打以来,已历时逾三年,并未出现战况缓和的迹象。
中车×鹏辉联合开发风鹏电芯688Ah顺利下线
1月21日,中车株洲所与鹏辉能源联合开发的风鹏电芯688Ah正式下线。据悉,鹏辉能源高度重视与中车株洲所688Ah电芯联合开发,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艰巨挑战,依托研究院多项成熟大容量电芯平台技术,持续攻克688Ah电芯性能瓶颈。循环方面,凭借万次循环平台技术,风鹏电芯688Ah循环寿命成功突破10000次以上,日历寿命超20年,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通过离子海绵平台技术,电芯能效水平超出96%,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同时,搭载极致安全平台技术,从底层逻辑实现电芯本征安全。
储能系统集成方面,风鹏电芯688Ah大幅简化了集成复杂性,有效减少零部件分摊和集成成本。储能系统容量,配套风鹏电芯688Ah后可提升至6.9MWh,带来更精准的能量配置,为储能电站实现更高经济效益,为客户带来多维价值提升。
时代联合签约海外客户,开拓新能源车电池市场
近日,湖南时代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海外客户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新能源电池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货业绩。根据协议内容,时代联合将为海外客户提供高性能的新能源电池产品及电池模组,专门用于当地动力新能源车市场。
自协议签署以来,时代联合已向海外客户发出了多批新能源电池产品及电池模组。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动力新能源车电池的装配和替换,显著提升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和动力性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愈发旺盛。时代联合的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精准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珠海冠宇马来西亚20亿电池项目开工
1月21日上午,冠宇集团马来西亚公司Unimx Technology Malaysia Sdn.Bhd.新能源项目奠基仪式圆满举行。
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不超过20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珠海冠宇表示,本次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冠宇的全球化制造布局。项目计划引入全球一流的智能化生产线,不仅将为冠宇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地位、服务全球客户提供有力支撑,也将助力公司在全球锂电制造领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业内首个储能电池零碳工厂花落国轩高科金寨工厂
近日,国轩高科金寨工厂荣获TÜV莱茵颁发的T/CECA-G 0171达成零碳工厂证书,成为国轩高科首个零碳工厂,以及业内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零碳工厂。
金寨工厂作为国轩高科重要的电池制造工厂之一,面向全球客户提供各类储能电芯、电池包及标准电池舱等产品,助力全球能源转型。金寨工厂从基础设施优化、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能源和资源使用、产品生态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生产原材料把控等多维度的综合措施,实现对工厂制造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控。未来工厂还将持续深化节能减排工作,致力于在2025年前实现产品单位能耗同比降低30%的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制造理念。
宁德时代: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490亿至530亿元
宁德时代发布公告,预计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0 亿至 530 亿元,同比增长11.06% 至 20.12%。
宁德时代称,报告期内,尽管公司电池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产品价格相应调整,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实现同比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4.4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江苏投产
1月15日,实联新能源2.4GWh电池项目投产仪式在江苏宿迁经开区举行。实联新能源项目专注于储能型、动力型磷酸铁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项目总投资12.5亿元,规划产能4.4GWh。项目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规划产能2.4GWh,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超40亿元。
佳仕凯新能源二期项目传新动态
近日,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佳仕凯新能源二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厂房内部装修已完成,正等待设备进场。据悉,二期产线将于2025年3月份正式达产,届时整体产能将达到5,000万只/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同时能够兼容既有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佳仕凯新能源是一家主要从事两轮和三轮电动车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的新能源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盘活园区110亩土地、约7万平方米厂区,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已经全面投产。目前,公司积极投身于快递行业的换电业务拓展中,已与国内头部快递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在主要城市进行布点试运营,成效初显。
德方纳米进军西班牙
约35.5亿平方米!恩捷股份获LGES锂电池隔膜订单
本协议的签订有助于提升恩捷股份在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市场拓展力、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巩固恩捷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本协议实际采购量届时以采购订单为准,如顺利履行预计将对恩捷2025-2027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龙蟠科技发布业绩预告
2μm高端隔膜生产基地项目于山东菏泽开工
璞泰来延期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项目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2025年度正极材料采购协议
天齐锂业:正在对海外氢氧化锂项目进行减值测试
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投产在即
格林美拟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逸飞激光新一代圆柱全极耳电芯组装线批量交付
近日,逸飞激光新一代圆柱电池高速智能装配线下线交付至客户车间。作为率先突破圆柱全极耳电池关键制造工艺的供应商,逸飞激光旗下系列化圆柱电池装备布局完善,涵盖全尺寸、多工艺与多传输形式。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将助力电池厂商抢占市场高地,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加速之际,逸飞激光凭借创新迭代崭露头角。从2022年到2023年,逸飞激光陆续实现了150ppm、300ppm、360ppm等不同型号圆柱全极耳电池装配线产品的迭代。2024年第三季度,46系大圆柱全极耳电池装配线也迎来了批量化的交付。
据悉,逸飞激光交付的新一代圆柱电池高速智能装配线,在传输效率、柔性、加工精度、智能化程度等方面提升显著,能更好地适应工业4.0浪潮下的大规模、多样化制造需求,节省场地、设备维护及人工成本,增厚企业规模效益。其高节拍、高柔性、高自动化、高智能等特性,将进一步加速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化量产进程,推动电池产业创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先导智能获欧洲某行业顶尖锂电客户后道设备订单
利元亨与波兰储能龙头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利元亨作为早期布局全球市场的中国智能装备企业,自收购波兰NP 公司以来,深耕拓展欧洲市场。面对近两年产业环境跌宕,利元亨依然坚定坚守,与欧洲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共建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体系。
芳源循环1.2万吨锂电回收技术改造项目获批
1月8日,广东省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江门市芳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锂电回收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公告,标志着该项目已顺利获得官方认可,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资料显示,江门市芳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三区)。
项目将新增废旧三元锂电池拆解生产线,三元废电池包、三元废电芯的拆解处置量分别为5000吨/年、7000吨/年。此外,项目还将对结晶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新增硫酸镍39000吨/年、硫酸钴18000吨/年;硫酸锰由2512吨/年增至6000吨/年。
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循环利用项目落地山东
近日,由临沂中太时代新材料有限公司投建的年处理4万吨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正式落地,填补山东省内大规模投产的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的空白。
据悉,该项目是山东省内首家大规模投产的退役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企业,总投资6.1亿元,占地170亩,一期规划建设6条干法生产线,1条梯次利用线,投产后可年处理锂电池4万吨,2025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税收3000万元,带动就业200人。
4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落地贵州
近日,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对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公示。项目位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由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投建。
项目建设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实现年回收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4.39万吨,年产出16321吨三元黑粉及10000吨磷酸铁锂黑粉。产出三元黑粉和磷酸铁锂黑粉用于再生利用。同时,年产出元明粉36416吨、电池级碳酸锂5250吨,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10000吨,磷酸三钠16077吨、硫酸亚铁11119吨。
年处理2.2万吨锂电池废料科改扩建项目落地江苏
据悉,该科改扩建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2000万元,位于灌云县四队镇工业集中区内,充分利用现有厂区空间,不新增占地面积。项目扩建厂房约5000平方米,并新增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原料主要来源于废电池及边角料,通过分类放电、破碎、筛选、烘干、粉碎、包装等一系列生产工艺,最终产出三元正极粉料、碳酸锂、废铜、碳粉、废铝及NMP成品等多种产品。其中,年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锂电池废料,预计年产10000吨正极粉末、1376吨碳酸锂、2800吨废铜、3000吨碳粉以及4500吨NMP等。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决定对年产4500吨的NMP产品不再进行再生产处理。
小米雷军到访宁德时代,曾毓群亲自开车门迎接
据财联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雷军 1 月 17 日到访宁德时代总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亲自接待。
网上目前已流传出双方见面的视频,曾毓群亲自迎接开小米 SU7 车门,结果雷军坐在左边,打开车门一看右边是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又赶忙到左边去迎接。
2024 年小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 13.5 万辆新车,超额完成 13 万辆的年度目标,目标完成率达 103.8%。在此基础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 2024 年最后一天宣布了“2025 年交付 30 万辆”的目标,目标增长率达 122%。
蔚来回应被小米收购
1月18日,蔚来公司品牌传播与营销负责人马麟发布微博,回应“小米收购蔚来”的猜想纯属虚构。同一天,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针对上述猜想,也发布微博予以间接否认。此前,海通国际一份研报提出2025年的五大猜想。其中猜想之一是小米将收购蔚来,蔚来换电业务的使用范围得以扩大,甚至在专利保护下开放给其他车企。
比亚迪又一海外工厂今年竣工
1月20日,据外媒报道,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当地子公司负责人周一表示表示,计划于2025年底在印度尼西亚完成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工厂建设。比亚迪印尼子公司总裁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该工厂的长期目标是面向出口市场,并将按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建设。该工厂位于西爪哇省苏班的一个工业园区内,年产能预计为15万辆电动汽车。
理想汽车首个海外研发中心成立
理想汽车德国研发中心开业仪式在慕尼黑举行。德国研发中心是理想汽车首个海外研发中心,同时也是理想汽车迈向全球化研发战略布局的第一步。官方表示,在技术开发方面,德国研发中心将秉持因地制宜、合作共创的研发理念,与中国研发团队共同完成前瞻造型设计、功率半导体、智能底盘和电力驱动四大领域的下一代技术研究。
雷军:小米SU7交付量超特斯拉Model 3 纯电轿车第四名
1月21日,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转发了《2024年12月中国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表示,2024年12月小米SU7的交付量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
美国:撤销电动车优惠政策、对电池材料加征关税等
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特朗普在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宣誓。当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同时,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废除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将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全力钻探;将美国重新打造成制造业国家,将动用地球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重新填满战略储备,向世界各国出口美国能源;将结束绿色新政,撤销电动汽车强制要求,拯救汽车行业;建立对外税务局,对外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等。(来源:编辑部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