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点关注
上海市宝山区“1·3”建筑坍塌事故
事故概况
2025年1月3日4时49分,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50号一装修建筑发生局部坍塌事故,坍塌面积约50平方米,事故导致3人被困,其中2人已救出送往医院救治,1人在搜救过程中(根据事故后的报道,最终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此描述为事故初期的公开信息)。
案例分析
据推测,此次坍塌事故与酒店正在进行的装修作业存在密切关联。装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材料质量问题、结构改造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
老旧建筑问题:一些老旧建筑物由于当时的建造工艺和多次装修问题,其结构安全性可能存在问题。
装修监管不足:装修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和施工人员利用监管漏洞,从事违法违规的装修活动,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梳理近年来室内火灾暴露的问题
一、施工安全监管不足
二、老旧建筑维护不善
三、装修市场管理混乱
四、应急预案不完善
五、公众安全意识薄弱
警示教育
一、严格遵守施工规范
装修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任何违规操作都可能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加强老旧建筑维护
对于老旧建筑,应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装修等改造工程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原有建筑结构,避免对建筑整体稳定性造成破坏。
三、完善应急预案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制定详细、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职责分工。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实战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安全监管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装修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装修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
五、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建筑结构安全和装修施工安全的认识。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举报。
建筑坍塌相关事故案例警示
01
02
建筑坍塌的预兆
预兆1:地面突然下陷、空鼓或裂缝突然加大。
预兆2:承重柱、梁、板或墙体出现严重裂缝,并持续发展。
预兆3:承重柱、梁、板或墙体产生过大的变形,木构件或连接部位严重腐朽或已被蛀蚀。
预兆4:墙体或天花板表层突然大面积剥落、脱落。
预兆5:房屋突然发出异常的声音,如“噼啪声”“喳喳声”爆裂声等。
建筑坍塌安全提示
广大业主、房屋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农业生产单位等要对大跨度框架结构建筑物、集贸市场、体育场馆、农业大棚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全面排查和盯防,及时清除积雪,疏通排水设施,及时组织危及人员转移避险,严防因积雪过重引发垮塌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