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警示教育(2025年第4期)

民生   2025-01-27 17:09   山西  

本期重点关注




广东省廉江市“1·21”建筑火灾事故



事故概况




2025年1月21日,广东湛江市廉江市塘蓬镇一建筑突发火灾,明火猛烈燃烧并产生浓烟,火势蔓延过程中还不时传出巨响,火灾造成2人不幸遇难。据悉,最初疑似是电瓶车充电引发了火情。电瓶车在充电过程中,因种种未知原因突然起火,星星之火迅速蔓延,不幸波及到一旁的煤气罐。煤气罐在高温的炙烤下,最终不堪重负发生爆炸。目前,具体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案例分析


一、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时,该民房内的电瓶车正在充电。由于充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池老化、线路短路等,导致电瓶车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厨房内的煤气罐,引发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进一步加剧了火势的蔓延,使得整个民房很快被大火吞噬。

二、间接原因:

1屋主对电瓶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

2、民房内存在易燃物品,如煤气罐、木材、家具等,加剧了火势的蔓延从而引发爆炸。

3、火灾发生时,由于过于慌张,屋主未能及时通知到楼上两人,错过了最佳的逃生和救援时机。




梳理近年来室内火灾暴露的问题




一、电瓶车充电安全隐患

1、违规充电行为:
事故中,电瓶车被违规放在室内进行充电,这是导致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电瓶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高温,如果电池质量不过关或充电设备不合格,极易引发火灾。
2、充电设备与环境问题:
使用的充电设备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线路老化、短路等隐患。
室内环境相对封闭,一旦起火,火势会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逃生和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二、煤气罐使用不当

1、存放位置不当:
煤气罐被存放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爆炸。
2、缺乏安全检查:
煤气罐及其连接管道可能缺乏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存在泄漏等安全隐患。

三、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1、逃生自救能力欠缺:
居民在火灾发生时可能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导致逃生困难或延误逃生时机。
2、对初期火灾处理不当:
居民在发现火情时可能未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初期灭火措施,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四、社区消防安全监管不足

1、监管缺失:
社区对居民楼的消防安全监管可能不够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宣传教育不到位:
社区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导致居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

五、综合防范措施不足

消防设备不足或失效

居民楼内可能缺乏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或者这些设备已经失效但未得到及时更换。





警示教育


一、加强电瓶车安全管理

禁止将电瓶车停放在室内或楼道等易燃易爆区域充电。
定期检查电瓶车及其电池的状态,确保电池质量过关、线路完好。
使用合格的充电设备和充电器,避免使用劣质或不符合标准的充电设备。

二、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组织居民进行火灾逃生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
鼓励居民在家中配备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三、加强社区消防安全监管

社区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居民楼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居民进行处罚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冬季火灾事故案例警示











01

2024年12月22日,湖北武汉某小区一居民家中于19时许突发火灾,起火原因为暖手宝充电引发电气线路火灾。


02

2025年1月3日9时59分,北京丰台一小学发生火情,辖区消防接警后迅速出动。消防力量到场前,火已经被扑灭,过火面积1平米,无人员伤亡。初步断定起火原因系食堂做饭油锅起火引燃烟道所致。


03

2025年1月10日16时许,江苏苏州一幼儿园突发火灾,现场有明火冒出,浓烟滚滚。监控显示一儿童离开办公室时,误将棉被覆盖到“小太阳”上引发火灾。消防员迅速对火势进行扑救,约20分钟成功将明火扑灭,因救援及时,无人员伤亡。





冬季防火安全提示



电动车电池安全提示




长治应急管理
传递应急管理声音,讲述安全生产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