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也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贝多芬除了著名的九部交响曲之外,他的钢琴协奏曲和仅有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都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贝多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贝多芬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发生。1789年巴士底监狱陷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及皇后在1793年送上断头台;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
这个动荡的时代赋予贝多芬一种特殊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逐渐成为他世界观的核心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首,也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这部作品完成于1806年。这一年,他对他的学生 ——伯爵小姐莱莎.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 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协奏乐队则并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积极参与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的音响效果特别具有一种昂扬振奋的紧张度,因此该曲又被称为《交响协奏曲》。
乐曲共三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
第二乐章,庄严壮丽的小广板;
第三乐章,快板,充满活力的回旋曲。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从定音鼓的五击开始,这首协奏曲也被称作《定音鼓协奏曲》,乐队前奏将呈示部的主题首先演示一遍。其中的D大调主部主题沉静、安详,A大调副部主题力度有所加强,重音拍上采用顿音,显得非常坚定、果断。整个乐章的情绪是沉着而坚定。
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有一双灵活的大手,可以在提琴上任意随行,他耳音非常好。帕尔曼4岁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所以只能坐着演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灵活的双手创造无以伦比的天音,他的演奏音色丰富,风格独特,对音乐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解。
帕尔曼是非常多产的录音艺术家,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家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帕尔曼与他的夫人托比住在纽约,托比本人也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音乐项目就是由托比首先发起的。他们有5个孩子,诺亚、纳瓦、拉米、丽欧拉和阿里爱拉,其中,拉米在大都会歌剧院的童声合唱团中演出。
今日分享,由帕尔曼小提琴演奏,巴伦博伊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协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