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文化系列解读之二 |天人共酿酒香天成 ,从《茅台玖章》看一瓶烈酒的造物观

企业   2024-10-16 22:13   贵州  



10月11日,对茅台意义非同寻常。这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茅台酒节”,茅台正式发布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


国庆长假之前,贵州茅台上市23年以来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应和中国股市少有的上扬大势,股价快速回升,成交额刷新历史天量。而在一个月前发布的《2024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之上,茅台以872.9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上升至第2位,成为榜单中唯一进入前十位的酒类品牌,也是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首。


《茅台玖章》是茅台的行动指南、行为准则


茅台的韧性,犹如复杂经济环境下的“信心之锚”,让这个烈酒品牌的每个动作都在聚光灯下。而《茅台玖章》揭开帷幕的方式如此特别,越发引人探究,那朴实无华的文化叙事,如何提炼茅台足迹的生动密码?


一瓶美酒里有一个人文的中国


山水缠绕的中国第二级阶梯上,125.8万个山头散布的贵州,以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百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400多个风情节日,缀以刺绣、蜡染、辣椒和山歌,勾勒出“文化千岛”的万千魅力。


茅台是其中之一。


好客是这片土地最浓郁的文化色彩,烈酒更是不可或缺之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茅台玖章》封面隐现的词句,来自古老的《论语》篇章。岁月在古老的中国西南内陆山地,封存了纯粹的中国文化血脉。


2024年的重阳之日,赤水河畔,嘉宾云集。茅台匠人将《茅台玖章》作为馈赠万千茅粉的礼物。


茅台文化经年而酿,试图为之作传者甚众,这一次茅台人自己用朴素语言写下的企业文化手册,从企业介绍到文化溯源,从文化理念到行为准则,再到茅台产品、工艺、社会责任和致敬榜单,有向来萧瑟处,有岁月老面孔,有高光时刻的感悟,有心向未来的承诺。虽然高度精要,却是茅台历史中难得一见的精炼版文化全景图。


汇集了茅台所思所想的一本手册,也是一封写给朋友的信,将自己走过的路、爱说的话、敬重的事,和盘托出。


至诚有相知,相知无远近。


回到新年伊始,用了整整3年时间在赤水河谷采风的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终于发布了自己的《茅台传》。这是吴晓波继《腾讯传》之后的全新力作。


采风之前,吴晓波疑惑,茅台酒的配料表里只有五个字:高粱,小麦,水。为什么这三种地球上最普通的物质,能酿造出最复杂、醇厚的酒,并且成就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和中国A股市值最高的制造企业?


3年采风之后,吴晓波感叹,茅台酒是中国文化元素在消费品市场上的一次价值体现。


每一个走进过茅台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茅台散发的独特文化场域。


著名咨询机构凯度发布的《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显示,在促使海外消费者选择中国全球化品牌的原因中,价格吸引力占25%,品牌信赖度已经上升至21%。


许多人将之归功于势能强悍的中国供应链,却忽略了中国品牌文化的说服力。


茅台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种说服力。身在河谷心在山巅的茅台走过了这么多路,见过了这么多人,却始终相信,一滴美酒的荣耀不该是少数人的“尊崇华贵”,而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家企业的荣耀,不是无穷无尽的金钱追逐,而是社会生态的优质单元。


茅台员工代表齐诵《茅台玖章》


茅台人在《茅台玖章》中自语:“一瓶美酒里有一个人文的中国。”


这是生长于古老中国的气味悠远的造物观。


一本手册里有无数生动的面孔


《茅台玖章》用9个篇章铺陈茅台文化肌体,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是人。


汉字以形辩义,于是成为天然的“空间意境”,藏物,见人,观照天地,故而美与物同在,故而人心因物而喜。


翻开《茅台玖章》,从表情倔强的盐运挑夫,到面带喜色的高粱粮农,再到笑得双眼眯起的老酒师,每一幕都动人心弦。


中国酒文化城里的《源远流长》塑像,展现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茅台人从来都是赤水河谷悠远岁月里最普通不过的脸庞。


严刚,是《茅台玖章》里许多匠人名字中的一个。


“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茅台的酿酒工艺做到全行业最好。针对茅台酒生产周期长,存储时间长的特点,我们要精益求精,守好阴发酵、阳发酵的标准,用品质铸就好酒。”2021年4月,62岁的严刚在荣退暨终身名誉酿造大师聘任仪式上,被聘为茅台首位“终身名誉酿造大师”。次年,严刚被茅台返聘,重返生产一线对中青年员工进行传帮带,促进茅台酒生产工艺的传承。


1954年起,茅台酒厂就已经开始实施“师徒传帮带”制度,这个传统和制度一直沿袭至今。在师徒关系中,师父不仅教徒弟工艺技巧,还有人生道理。多年后,徒弟成长为师父。两个生命互相交织和影响,在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的同时,也“复刻”出一个个工匠人生。


20世纪90年代,严刚拿着本子跟在老酒师旁边,一边听一边记。现在,他的徒弟们和年轻时的他一样,在笔记本上记下师父的指导意见。


王宗良是严刚的弟子之一。1999年,他被调到制酒六车间。终于遇见了对自己影响巨大的师父。


1999年是一个有缘的年份。


当严刚在车间里对王宗良口传心授时,仁怀市三合镇一户农民家的高粱地里,跋山涉水寻找高粱良种13年的茅台集团首席育种专家涂佑能,看见了一株基因突变的牛尾砣,惊喜得几乎顿住了呼吸。“我们在南方做了几百次试验,要等到不分离且稳定一致才算成功。直到2006年,才育成了红缨子的雏形。”


如今,行走在赤水河流域的田间地头,遥看漫布山野的红缨子高粱以及点缀其间的片片房屋,很容易发现在这片土地上,茅台酒不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仁怀市五马镇鱼孔村的粮农项勇心里,茅台既是香飘世界的家乡骄傲,也是自己努力耕耘供养3个孩子成长的幸福来源。


许多人感叹茅台为何能够既匠心执着,又勇于变化。其实在茅台人心底,茅台两个字,就是生活本身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家人、是知交、是代代相传,是茅草的柔韧;变的是山路、是卷舒不休的云层、是云层下的未知远方,是高台的眺望。


6月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茅台不仅赢回了象征企业管理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EFQM全球奖(七钻),还摘得“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成为采用新评审标准后首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


“我明白了茅台是如何深深与社会环境相融合的,尤其是在贵州当地,不仅要让员工受益,也要让供应商和整个社会受益。”来自德国的EFQM全球奖评审专家迈克尔·托本巴赫惊叹于茅台内部每个人都在推动它,让它变得更有价值。“组织不能在工作环境中特立独行,而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利益方,包括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看看如何让它们也受益,并与整个大环境合作,形成一个互惠互利的模式。”


商圣范蠡在《陶朱公商经十八法》中写道:“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造物为人,茅台从来不是一滴独立存在的烈酒,而是从土地到天空循环更迭的人世灵动。


这是生长于古老中国的历久弥新的造物观。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王城
责编:方存芳
编审:王幸韬 吴德望

贵州茅台
酿造高品质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