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烂大街”的词汇了,有人用内卷形容竞争的激烈,有人用内卷作为自己“躺平”的理由,还有人将内卷称为“努力的通货膨胀”……我们目前是人人都怕内卷却又人人都在内卷,而今年深圳大学的一位副教授辞职的新闻却让我们可能不得不正视一个“可怕”的事实:有些时候,内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连内卷的机会都没有。
这位王姓副教授在深圳大学已经任职7年了,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在香港大学做过博士后,在哈佛做过访问学者,是一名资深的儿童心理学家。
而她辞职离开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三个字——"学阀化”,而“学阀化”在国内学术圈、高校科研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其是指:对一些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来说,想要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其他重量级科研项目,靠的不是其科研能力和学术功底,而是要靠学术圈、科研界的人脉关系和背景。
中国的“学阀化”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学术圈中很多拥有权势和资源的人通过对资历和学术的垄断来控制学术界的运行,进而形成了很多的学术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包括且不限于师生关系、校友关系、系统内部关系等形成的“小团体”,他们中间有人是院士级别的“学术大牛”,有某些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和评审等,有某些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甚至有负责重点项目审批的政府工作人员……
这些人一起把持了重点项目的审批,很多团体内部的人很容易获得这些科研项目,而“圈外”的人却被排斥在外,这很可能造成一批“不学无术”的人拿到重要项目,造成国家科研经费和相关资源的浪费。
比如前段时间冲上热搜的“广西某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0”事件,大概就是因为“学阀化”让很多科研能力、学术能力一般的人拿到了这些项目,最后没有获得任何成果和进展。据悉,该高校获得了1.31亿元科研经费、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真是“可悲又可笑”。
从王姓副教授辞职到“广西某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0”,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学阀化”的可怕:让有能力的人无处展现能力,让没能力的人浪费科研经费。
学术、科研本该是一个国家最为公开、透明的地方,同时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的渴求,科研和学术圈理应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不害怕竞争,我们需要的就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学者去竞争获得国家重点项目,这样才能让这些项目经费花得其所,才更可能这些项目获得最佳的成果。
因而,学术圈、科研界不应该害怕内卷,毕竟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理工科人才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也是不争的事实,让这群人卷起来并不是坏事,因为这种“内卷”最可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但目前,我们却认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在我们并不害怕和排斥内卷的时候,我们却失去了参与内卷的机会。
就在去年,一来自某211高校的大学教授在他们行业内的聊天群中公开为其女儿博士后基金项目“打招呼”的行为在网上就引起热议,并迅速登上热搜,当时很多人就提出“灵魂一问”:这算是学阀当道吗?
对此,还有网友表示:这位大学教授不算是大学阀,也不是普通教师一个,只算小学阀一枚;因为真正的大学阀,不用在群里发这个,早就自己把事情办成了。
其实除了学术界的“学阀化”,我们今天的很多行业都“门阀化”:很多体制内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后代也进入了体制内单位工作,这点在一些国企、央企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身边有“烟草阀”:山东三代人都在烟草部门工作的故事还没结束,上海烟公司的一张录用人员信息表更让无数人瞬间清醒,也让很多人知道了张雪峰说的“烟草公司,你可能考的资格都没有”绝非虚言。
我们身边有“媒体阀”:水均益的女儿水亦诗在央视工作,出镜报道大运会;胡锡进的儿子入职了环球时报;白岩松的儿子在英国从事媒体工作……这样的机会是常人难以获得的,很多学了新闻的孩子甚至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我们身边有“金融阀”:很多金融领域的人物其后代也是进入了中金、中投等公司工作,这些都是很多清北毕业生都难以获得的机会。
………………………………………………
因而,今天我们真的可以感受到:内卷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可能连内卷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希望国家出台更多政策,打击学阀、打击各种“门阀”,创造公平、合理的学术环境、就业环境和创新环境。
比如,烟草系统日前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应聘大学生不得与员工构成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岗位担任领导关系。希望,其他系统和单位也能跟进实施相关政策,为更多普通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对此,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