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庸——有人很羡慕地说我玩了一辈子,其实我是“玩命”一辈子

企业   2024-11-19 19:23   天津  


郑天庸曾被圈里人称作“多面手”。编剧、导演、相声、话剧、电影、电视剧和小品他都做过。也正是因为他做过这么多,观众才对他不陌生,不过许多人也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干哪一行的?



郑天庸在他9岁那年第一次登台,他正在上大学的哥哥,和同学们用假期来天津演出话剧《富贵浮荣》,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就在他家院子里进行,这一下可让他开了眼,钉布景的、做道具的、排戏的,简直让他眼花缭乱,每次都缠着哥哥要看他们演戏。


假期结束了,看不到热闹场面的郑天庸突发奇想,何不自己来排戏呢,于是找了几个邻居家的孩子,拿着《土地还家》、《刘胡兰》等小人书作剧本排开了自己的戏,自己还用纸盒做了个“山坡”,用木头片钉了个窗户,用木条做了一把大铡刀和手枪,每个人都按小人书上画的样子来自己解决服装,直到在院子里演出的那天,还真的来了不少邻居,好歹把戏演完了,可怎么演的却一点也没记住。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第一次登台的经历却让郑天庸一生难忘,他的戏剧的情感也正是那时结下的。



1953年天津电台成立天津市业余广播剧团,经过严格考核招收了二十多名学生,郑天庸和天津电台著名播音员关山也因此成为了同学。那时候在天津一中上学的郑天庸只能挤出业余时间去排广播剧、演话剧、朗诵诗歌等,他兴趣广泛,还自创很多相声段子、广播剧作品、生活小故事在电台播出。


“那时候我们广播剧团的节目能包下整个晚会,相声、朗诵、广播剧什么都有。因为年龄小,我还特别臭美,演完了也不卸妆就走大街上,就想让观众认出我来。后来也是因为觉得演广播剧永远跟观众隔着一个无法触摸的空间,便在天津人艺去学校找我的时候,选择了报考人艺,因为只有这样表演才能跟观众面对面交流。”



1957年,郑天庸高中毕业后考入天津人艺学员班,第二年就在天津的第一部译制片《堂·吉诃德》中担任配音。剧院大胆起用他出演《日出》中的胡四,他演出时的忸怩作态与神采令人忍俊不禁,因而一举成名。



1976年,郑天庸进入空政话剧团,成为专业演员。多年来,郑天庸当过央视、天视的特约编导、策划,也在荧屏中塑造了大批形象,无论《大雨小巷》《乔迁》《龙嘴大铜壶》《杨三姐告状》《赌王出山》《梅兰芳》《上海往事》,还是《长征》《政府官员》,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配角。谈起这件事,郑先生曾说:“其实配角的作用不容小觑,所谓绿叶衬红花,叶绿花更红就是这个道理。”郑天庸的夫人屠美玲也曾是天津人艺的主要演员,退休之后已很少拍戏,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孩子们。郑天庸的两个儿子可以说继承了他的事业,一个在电视台工作,另一个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当了主持人。



1994年,受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节目主持人汪文华的邀请,郑天庸又跨进了央视的大门,“我有一段时间在空政文工团工作时,汪文华曾是我的学生,她知道我特别喜欢曲艺,也经常搞一些创作,刚好栏目缺编导,便把我介绍去了”。



2002年,郑天庸无意中“火”了一把,这位舞台剧老艺术家先后在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和张艺谋的《英雄》中现身。虽然他常把“我只是一个配角,不想炒作”挂在嘴边,他对每一出戏、每一个角色都认真对待、充分准备、用心演绎,所以郑天庸老师塑造的人物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10年,郑天庸参演了《大秦帝国之纵横》,他成功塑造了楚国令尹昭阳,这一角色也将出现在《大秦帝国之崛起》剧中,是剧组少数几个贯穿《大秦帝国》第二部、第三部的人物。



2014年天津人艺到东莞、海南等地巡演《蛐蛐四爷》,虽然当时郑天庸已经很瘦弱了,可是他仍然坚持演出,珍惜每一次表演机会。直至2016年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78岁。



对于表演事业,郑天庸从未想过停歇,他曾说:“我爱这一行,等到哪天我记不住台词了,我就不演了,省得给人家添麻烦。”此外,郑天庸曾这样形容自己:“有人很羡慕地说我玩了一辈子,其实我是玩命一辈子。”


END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网络

校对审核 | 党建办公室、艺术编导室、宣传策划部

点个在看 看好戏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 音乐剧 朗诵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