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小年,过了今天就是年。”
腊月二十四,
扫尘、祭灶,
江西大部分地区开始忙“年”了,
而在外游子们也开始收拾心情,
纷纷踏上返乡归程。
小年一到,
新年的味道更加浓郁热烈。
江西各地纷繁多彩、
热闹非凡的年俗,
将过年“氛围感”率先拉满,
浓浓年味也在老民俗中传承。
在南昌市,当地人亲切地称小年为“祭灶节”或“灶王节”。作为春节前夕的重要节日,祭灶承载着南昌人民对家庭平安、生活美满的深深祈愿。
在祭灶仪式开始前,人们会提前准备祭灶所需的物品,精心清洁厨房和灶台,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以此表达对灶神的尊敬。
随后,准备丰盛的供品,包括糖果、糕点、水果、鲜花以及米酒等,整齐地摆放在灶王爷的神像前,象征着对神灵的献礼与敬意。
“看看,这里好多人嘞。”每逢小年,芦溪县南坑镇车湘村,都会上演芦溪南坑车湘傩舞。
芦溪县文化馆敖姓工作人员介绍,芦溪傩以车湘傩为代表,于2016年12月入选为省级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它起源于唐朝,迄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因它有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
小年前几日,傩班便开始筹划排练,组织演出。应乡民之约,戴着香樟雕刻的各种面具、燃放鞭炮,抬着傩王爷上轿,点着香火,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去“扫堂”(意为驱逐邪祟)。
“嘿呦!嘿!”每逢小年,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樟坪村的大山里,都传来阵阵欢快的锣鼓声,村民们跳起了畲族传统的马灯舞,祈福佑安。
鹰潭市文化馆徐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贵溪畲族马灯舞是畲族古老的地方舞种,历史悠久,由元末传至今日,它是畲族人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结晶。马灯舞是畲族人民谢祖祭祖、新春闹春、庆贺丰年、喜迎贵客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目前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仍保留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艺术。
湖口县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口草龙便出自该地。
当地有着小年游草龙的习俗,游草龙非常隆重,几十个人排成长长的队伍。这些草龙都是百姓在丰收年景里,用稻草编扎的,以此寄寓五谷丰登、颗粒归仓。
据湖口县文化馆相关人士介绍,湖口草龙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明清,游草龙是鄱阳湖地区农民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的一项传统节日活动,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如今,游草龙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当地重视。
每逢小年,新余市仙女湖区观巢镇老百姓都会为春节演出做好准备,舞龙、舞狮、武术、剪纸、十样景等传统民俗文化,营造出浓厚的新年氛围。不仅如此,观巢镇还有舞龙走村的传统民俗。
舞龙灯,产生于清朝年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地老百姓每年以舞龙灯闹新房、闹农田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年复一年也就成为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年夜独具特色,“杀年猪”的年俗受到了大量市民游客喜爱。随着一声号子响起,首先登场的是金猪送福巡游活动,数百斤的大年猪被顺势抬起,送福巡游中,前有鸣锣开道、后有舞龙护航,财神、龙王、花仙子紧跟其后,所到之处,市民游客夹道欢迎,热闹非凡。
年俗活动的“重头戏”便是“百福杀猪宴”,厨师们在厨房里挥舞厨具,猪肉在锅中咕嘟咕嘟冒泡,肉香味四溢。“百福杀猪宴”上有红烧猪蹄、萝卜烧排骨、蒜苗回锅肉、粉蒸五花肉、糯米蛋等十余道香喷喷的美味佳肴,数十桌“杀猪饭”开席,市民游客一起吃小年“团圆饭”,感受当地浓浓的乡土情。
在上饶市,小年不仅是迎接新春的前奏,更是家家户户团圆欢聚的温馨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一道传统美食——上饶肉圆粿,成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承载着家人团聚的甜蜜与幸福。
肉圆粿的制作颇为讲究,需要选用优质的红薯淀粉作为主料,搭配经过精心挑选的肉末,再融入芋头、荸荠、香菇、冬笋等多种新鲜配料。经过精心搅拌、捏制后,肉圆粿被放入蒸笼中蒸制而成。
“只要没吃到肉圆粿,就不算是过年。”肉圆粿制作好后,乡里邻居们会互相串门品尝,肉圆粿越嚼越有味,年味也就越来越浓。
丰城人过年与冻米糖密不可分。每年小年开始,在很多商贩便在店门外支起一口大锅现场制作冻米糖时,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丰城冻米糖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饴糖做成。
《丰城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丰城人就开始制作冻米糖。冻米糖最早是作为军人的干粮使用。传闻明朝民族英雄邓子龙曾令部下将士把糯米饭晾干,炒成爆米花,以糖拌之,切成小块,取名“小切”,又叫“米花糖”,以在行军打仗时食用,这就是丰城冻米糖最早的做法。
丰城农村每逢佳节便家家户户制作“小切”,以纪念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此传统一直延续至清代,之后逐渐演化为待客解茶、馈赠亲友之品。
每当小年时,各家略备酒菜,欢聚一堂,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不少人家中的餐桌上会有一道渼陂红曲肉,因为有说法:“上了这道菜,才叫‘正席’”。
吉安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渼陂红曲肉是文陂镇渼陂古村的特色菜品之一,在祠堂举行宴会,上红曲肉时必当行击鼓礼,并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吉祥话和祝福语。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道菜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晚期,与常规红烧肉的做法相比,渼陂红曲肉的特殊之处便是它的辅料——红曲。红曲是我国独特的一种天然红色素,更是一种中药,距今已经有千年历史。
“原来我们称呼景德镇城区的居民,喜欢说是镇上人,镇上人过小年,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搞卫生,特别是会对厨房进行大扫除。”今年72岁的胡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走访当地居民时还了解到,景德镇小年一般是在腊月二十四日,但由于有太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匠,所以也存在从腊月二十三日至腊月二十七日都是小年的情况。
《景德镇市志》上有这样的记载:以陶瓷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因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制瓷人,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过春节习俗,这些特殊,和瓷器、窑主和瓷工有关。据了解,腊月二十四以后,景德镇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之后便在距大门不远的地方摆上一张方桌,围上桌围,摆上一只80件或100件的瓷花瓶,插上天竺叶、梅花各一两枝,桌上放置其他物品后,称为“天地桌”。
小年期间,赣州市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独特的客家文化。其中,黄元米果制作成为了赣南客家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家家户户都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制作这道传统美食。
黄元米果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从山野间采摘的黄栀子干果,提炼出天然色素栀子黄,为黄元米果赋予了独特的金黄色泽。经过灰水和黄栀子水的一日浸泡,大米发胀成金黄色,再经过大火蒸熟、拌灰水、晾干、再次蒸煮,最终置于大石臼内捣成极富韧性的“糍”。
制成的黄元米果,圆润金黄,寓意着吉祥富贵。春节期间,它既可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和情谊;也是家中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让人们在新年期间享受到家的温暖和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江南都市报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