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灵魂,能让你记得一辈子
旅行
2025-02-11 09:23
美国
![]()
原创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牛皮明明”
ID l niupimingming
1988年,BBC的演播厅里,一位79岁的老人受邀参加一档节目。他平静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眯起眼睛,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突然,身边的观众全体起立,几十双眼睛一齐望向他。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眼前的这位长者。老人整个人一下懵了,他诧异地回过头,根本没有搞懂现场发生了什么。沉默了几分钟之后,演播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全场观众用这种方式,向老人致敬。原来,老人身上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在整整五十年时间里,除了自己,他不曾让第二个人知道这个秘密。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故事,漫长到,要回到硝烟弥漫的二次大战中去。老人名叫尼古拉斯· 温顿(Nicholas Winton,1909-2015)。1938年,他还只是一个29岁的普通英国青年,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死人堆里救出几百条生命!——在战乱中,他悄悄帮助669个捷克儿童逃出纳粹集中营,安排8趟列车将他们送往英国,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们找好新的家庭,让这些孩子活下去。以一己之力拯救669条生命,在最黑暗的时代里,温顿让人性的光辉发亮到极致。1939年,在伦敦车站,一位记者无意中拍摄到温顿与获救孩子的画面但是,战争结束后,温顿先生却选择把却这段故事和全部资料,都锁进一个箱子,随手一扔,扔到地下室一个积灰的角落里。整整50年,他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只字不谈。他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仿佛地球上这个故事从未发生过。直到1988年,温顿的妻子在打扫地下室时,不小心踢到了一个旧箱子。当她打开箱子,看到里面一张张孩子的照片、一沓沓获救名单,这扇秘密的门才终于被打开。秘密揭晓,荣誉瞬间涌来。英国女王亲自封他为勋爵,捷克领导人授予他最高荣誉,伦敦车站为他塑起雕像,甚至太空中的一颗行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不是故意保密,我只是没说而已。”主持人在台上慢慢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忽然,她提高音量,冲着观众席喊:“请问,现场有谁是温顿先生救过的孩子?”在场的所有观众,齐刷刷地全部站了起来!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记着,他自己却忘了。当年那些一脸迷茫走下火车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年过百半,白发苍苍。这五十年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曾为了让他们活下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对抗整个时代的黑暗。在点亮他们的生命后,又悄悄地藏身于暗处。在善良的路上,可能孤军奋战,可能越走越孤单。但它仍然,并永远都值得我们选择。因为,你终究会因为选择善良,得到灵魂的宁静。这世上,有人使劲表演善良,想要感动别人;也有人轻描淡写,害怕“感动中国”。记者柴静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他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面对他,我土崩瓦解……”柴静口中的“他 ”,是一个德国小伙子,却选择呆在中国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支教,一呆就是十几年。2001年的夏天,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村民们吓了一跳:“这是什么烂仔,头发咋这颜色儿?”卢安克很忙。他跑来跑去,一会儿租房子,一会儿搬桌子。忙完了,他拍拍身上的灰,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跟村民说:我要办学校!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壤,不通公路,不通电话。卢安克却选择在贫瘠里扎根,办学,讲课,不收钱。他讲天文地理,讲数学英语,讲逸闻趣事,讲生活哲理。这些对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下起珠宝的倾盆大雨。村民们不再喊他“烂仔”,见了面总是亲切地招呼一声:“欸!洋雷锋!”卢安克觉得,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家人陪在孩子身边。他经常去学生家里,帮他们做饭、做家务;放学后,他和孩子们一起爬树、放牛;下雨的时候大家一起挖泥鳅,抱成一团在泥塘里打滚。孩子们跟他亲得要命。在向别人介绍他时,爬到他身上,用手勾住他的脖子:县里干部听说了这件事,立即“高度重视”起来:让一个外国人在这过苦日子,实在没面子。他们给卢安克在别处找了份工作,还安排好了住处。卢安克坚决不答应,偷偷搬了家,怕领导上门“慰问”。既然他不走,领导们又想出另外一个法子:让他留下,靠他出名,让他挂上红绸子上电视!卢安克吓坏了,躲到学生家里不敢出门。有人推举他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他一听说就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说可千万别选自己。“ 我不要出名,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 我害怕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他拒绝所有的记者,唯独接受了柴静的采访。只因柴静说了一句:“我不会把你塑造成名人。”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个德国青年笑了笑,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什么都没说。王小波讲过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登山者:你为什么要爬山?他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山在这里。他没有袜子,因为大山里买不到45码的尺寸。他没有孩子,但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叫他爸爸。他没有依靠,却把一辈子,都交给了一座山。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在中国最偏远的一块土地上做的事。在卢安克身上,最动人的不是“外国小伙在中国”,也不是“关注农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触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纯粹、最本真、最无功利的善意。全世界都忙着赶路,忙着快速苍老,一不小心就丢失了善良。而卢安克的善良,正给了那些步履匆匆的人一颗定心丹。吴孟达和周润发是少年好友,出道前两人天天呆一块儿,人生须尽欢,喝酒侃大山。后来,20多岁的吴孟达跑龙套跑成了经典,迅速蹿红两岸。人一旦被名利诱惑,就如同向恶魔问路,走着走着就到了地狱门口。吴孟达开始沉迷酒色和赌博,工作敷衍了事,最终亲手毁掉了刚起步的事业,而且还欠下30万元巨款。这时,他的铁哥们儿周润发因为出演了《上海滩》中的许文强,星途一路飙升。周润发平时慷慨仗义,拿出30万对他来说并不难。于是吴孟达立马跑去跟他借钱。吴孟达寒透了心。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却不肯伸手帮他一把,算什么朋友?他恨死了周润发,发誓跟他“老死不相往来”。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一直没有片约的吴孟达,突然被导演邀请去拍电影。吴孟达大喜,抓住机会拼命磨练演技。电影拍完后大获好评,吴孟达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一举拿下当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颁奖现场,周润发也在台下。吴孟达瞥了他一眼,没理,只顾着向导演表达感激之情。导演却突然说了一句:吴孟达的视线模糊了。他曾经以为自己看透了人性,原来只是没读懂朋友的善意。他终于明白,如果当时周润发拿出了那30万给他,他还是会在赌场上输光,还是会在夜店喝到烂醉,还是会在堕落的深渊里,永远都爬不起来。“ 可怜的处境不会带来救助,只有坚韧不屈才能博得尊敬。”——这才是当年那个最好的哥们儿,真正想要告诉他的话!有一种善意,是可以劈头盖脸骂你,却默默无闻帮你收拾残局。善良,不是急着满足自己的心愿,也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欲望。爱与善,不仅是情感,更是能力。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表达善意最体面的方式,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施舍,而是不动声色地,维护他的尊严。在苏州,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一直悄悄资助一个叫周蓦的大学生。周蓦从未见过他们,只知道他们曾是苏州一所大学的教授。毕业那年,学校组织了一场“困难生毕业见面会”,邀请两位老人前去参加。那天,两位老人并没有出现。代替他们来到周蓦面前的,是一封祝福信:“孩子,不见面,是不愿你思想上有负担。唯一希望你健康成长,做个善良的人。”一位母亲从农村嫁到城市,每年回老家见朋友时,都会摘下耳环、项链,换上最普通的粗布衣裳。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坐着轮椅,没有指指点点,只是不在他面前蹦蹦跳跳。一位车主看到路边有一对母女,没有高声鸣笛,停下来让她们先走。走到路中央时,孩子忽然向他鞠了一躬,开心地冲他挥挥手。并不是拯救地球才算善良,救人一命才算善良,舍己为人才算善良,千金散尽才算善良。看到陌生人出糗时,装作没看见,就是善良;让座以后离开原地,多走几步,就是善良;别人生病休养,不在他疲惫时突然探访,就是善良;看到旁人落泪,少问几句“怎么了”,也是善良。比起轰轰烈烈的壮举,善良更多时候是不动声色,是恰到好处。它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物质的回报,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名变成伟人,但却可以让你心安理得。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在不动声色的善良里,凝视人心。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哪怕,发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谢谢人世间,所有不动声色的善良!
![图片]()
![]()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