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抗美援朝纪念馆承办的“用文物说话 让精神永恒——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主题活动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举行。
开幕式上,丹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峰在致辞中指出,丹东作为抗美援朝出征地、祖国大后方的最前沿,74年前“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号角从这里吹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出征。丹东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也保存了全国最为丰富的抗美援朝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这一独特资源,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全力保护红色资源、发掘红色历史、建设红色阵地,多举措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这座美丽宜居之城因红色文化更生动、自信和精彩。希望与会各馆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不断巩固友谊,深化交流,扩大合作,共同构建中国纪念馆未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以优异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在致辞中表示,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的壮丽篇章,不仅是中国人民为援助朝鲜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更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精神的集中展现。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精神的弘扬者。用文物说话,让精神永恒。衷心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植于文博事业的发展之中,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持续推动文博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当天下午,围绕“用文物说话 让精神永恒”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主题座谈会,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吴向东,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原党委书记、研究馆员朱军等专家先后发言,就用好红色资源、传承伟大精神、打造红色品牌等议题畅所欲言。
与会专家指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于物质斗争实践中自觉推进革命精神生产,构筑起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在内的伟大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独特的精神形态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实践中的精神特质,连缀起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的内在精神理路。在新的征程上,红色展馆要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用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蕴含的“传家宝”。
与会专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文博人共同的职责。
与会专家表示,要继续深挖革命精神新时代价值,将革命文物和革命精神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资源包”,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为讲好革命故事提供优质内容;要深耕宣教活动,打造巡展、巡演、巡讲等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宣教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强化媒体思维,拓宽传播途径,持续推动融媒体建设,策划系列主题网络宣传,积极推出系列高质量、高水平、高流量的融媒体宣传作品,强化纪念馆、博物馆与主流媒体宣传联动,不断提升宣传成效。
抗美援朝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静媛在发言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纪念馆以学术研究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抗美援朝纪念馆坚持学术立馆,通过持续深化专项研究、创办输出专题展览、打磨做优精品课程盘活红色资源,依托革命文物和展览展陈讲清抗美援朝历史;打造自身新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创建相关话题、发布志愿军老战士口述历史短视频等形式,吸引主流强势媒体参与互动,唱响新时代英雄赞歌;通过大型直播,还原战争场景,参与节目策划,借力主流媒体实现高层次高品质传播;作为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各级学校开展大思政建设的互融共建。抗美援朝战争绝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拚杀和军事上的博弈,而是一场交织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综合要素的全方位较量。这段历史太过厚重,研究价值非常高,希望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与各馆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分享,从中总结经验、汲取力量,为当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这次主题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家场馆的领导、专家参会。活动期间,与会同志参加了抗美援朝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纪念革命先辈”仪式教学,观看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汇报演出。汇演以“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为主题,通过歌舞、戏剧、小品、快板相声、乐器演奏等多种文艺表现形式,为观众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传承。活动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王欣馨
编辑:王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