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灾
减
灾
安全知识宣传
安全无小事,防震减灾正当时。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避险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通常人体体感无法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记录。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
严重破坏型地震: 指7级以上地震。
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进行支撑以防余震时再次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实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盲目大声呼救,保持体力,可用敲击声等办法求救。
逃生原则1:“蹲下、掩护、抓牢”
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几率。
因此,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至少时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逃生原则2:最佳路线“停—跑—停”
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
当房子晃动的时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波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
总之,逃离的最佳路线便是“停—跑—停”,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逃生原则3:次生灾害要避开
一是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例如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必须远离这些区域。
二是要防范危房进一步破坏伤人。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
三是救援人员和互救人员,在震后短时间内的余震密集活动期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识和技能,减少余震伤亡。
2.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3.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
4.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5.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
6.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7.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匍匐,逆风。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入燃气管道的主阀门,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在供电局来做安全检查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滑坡
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
泥石流
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泥石流警报,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
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同关注防震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END-
「我们携手共同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
发布单位: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信息来源:国家应急管理部、淇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审核: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