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安县的东南一隅,隐匿着一个名为石坡底的古老村落,它静静地躺在十里沙河东岸,距离左卫城约22公里之遥。这个村落,虽不显赫于世,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之美,仿佛是一幅被时光遗忘的画卷,等待着有缘人的轻轻揭开。
石坡底,其名便蕴含着岁月的痕迹。据《怀安县志》记载,此村于明末清初(约1644年)正式建村,初名石坡堡,后更名为石坡底,沿用至今。然而,村中的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却将这片土地的历史追溯至更为遥远的战国时期。村西北的遗址、村东北井梁坡上的驿站,以及村西的辽代遗迹,无一不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两千多年的岁月流转,让石坡底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过往的记忆。
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被县里列为文物古迹的戏台。关于这座戏台的建造年代,历史上存在着诸多争议。《独特的古戏楼》一书记载,该戏楼始建于唐朝,后经明朝修缮,但因建筑已毁,难以考证。然而,村里的郑德玉老人却坚称,这座戏台正是唐朝的遗物,与龙王庙一同建造,历经明清及民国多次维修,得以保存至今。戏台的规模虽小,却透露出明代以前建筑的精致与灵巧,与清代以后规模宏大、满足整本大戏需求的戏台截然不同。
戏台的构造,无疑是其魅力的核心所在。东西宽7米,南北深8米,台高1.5米,基石由石头干砌而成,坚固而质朴。上部立柱高达4米,台前四根露明柱巧妙地将台面分为三部分,中间主台面宽阔,两侧台面则略显狭窄,形成了独特的舞台布局。台顶的设计更是别具一格,前卷棚后硬山,四出水,这种样式的戏楼在世间极为罕见。后硬山作为后台,前卷棚则作为开放式三面观舞台,屋顶线条优美,两歇山翼角如飞鸟展翅,俏丽非凡。后台硬山的山花尖上,饰以精美的菱形砖雕图案,四周水波纹状,中央花盆中伸出三朵荷花,布局巧妙,立体感强,展现了匠人高超的技艺。
除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戏楼的装饰同样令人赞叹。硬山脊与卷棚四角均饰以狮、虎、猴等鸱吻,四面出檐镶有“猫头”滴水,檐柱漆成大红色,阑额及挑檐檩、枋均绘有彩绘,色彩艳丽,绘工精美。前檐额枋雀替也雕刻着各种图案,细节之处见真章,无不透露出古人对美的追求与敬畏。
而石坡底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里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山坡上,窑洞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每当夕阳西下,整个村落便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之中,袅袅炊烟升起,宛如一幅动人的山水风情画。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石坡底,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用它那古老的戏台、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那些静默的遗迹,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时间、关于生活、关于文化的故事。它像是一首未完的诗,等待着每一个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的人,去细细品味,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