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政务   2025-01-16 21:15   浙江  



     在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衢州正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月1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促“五链”融合 启一方新程——浙江衢州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为题,解读衢州自2022年7月提出 “五链” 融合后,全力打造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并围绕其完善创新、人才、资金、服务链,实现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

文章说,在产业链方面,企业与科创平台及上下游协同创新,如巨化集团联合各方研发的液冷技术成果显著,浙大衢州 “两院” 中试基地也助力众多企业降成本、缩周期、推成果转化,吸引众多知名企业投资升级。营商环境上,整合涉企服务资源,以 “链主型” 企业带动产业集聚,通过 “企呼我应” 机制高效解决企业问题,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人才培养更是紧扣产业需求,引育结合且注重产教融合,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衢州的成功实践为各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展示了 “五链” 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促“五链”融合 启一方新程

——浙江衢州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在浙江省衢州市智造新城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自动化机器人有序地执行着任务,机械臂精确抓取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该公司副总裁周宪彪告诉记者,“2024年,我们的产能逆势增长近40%。这一成绩离不开衢州政府在资金、人才方面的支持,还有我们与科创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的努力。”


在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正在调试设备。资料图片


“衢州的产业基础、产业生态相对薄弱,靠某一条链单打独斗没有任何优势,但我们可以依靠好的排兵布阵来提升实力。”衢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7月首次提出“五链”融合以来,衢州以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标志性产业链为核心,完善创新链、建强人才链、厚植资金链、提升服务链,有效推动“五链”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迸发出产业发展的蓬勃之势,开启衢州从产业“洼地”进军发展“高地”的新征程。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在衢州智造新城巨冷科技智算数据中心机房,一台台白色机柜内部,一列列服务器整齐地浸没在一种神秘液体中。这是一种无腐蚀性、完全绝缘的氟化液,能吸收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且能耗几乎为零。


“与传统风冷技术相比,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可将智算中心的PUE值从1.5降至1.07,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巨冷科技董事长鲍处瑾介绍,该项技术可使服务器部署密度提升超过3倍,运算效率提高1.2倍,并将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一半,能耗使用减少40%。


“如果在全国的计算中心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每年可节省用电1000亿度。”衢州市科技局党委委员、规划与法规处处长汪建平补充说,巨化集团联合衢州高能级科创平台——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和院校组成产学研合作平台,利用“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研制了“冷却液+热处理设备+浸没式液冷专用服务器”解决方案,奠定了巨化集团在液冷产业的先发优势。


近年来,衢州持续开展科技及体制“双创新”改革试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衢州已建成16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基本实现了“一产业一研究院”“一县一研究院”全覆盖。




浙大衢州“两院”中试实验实训基地。资料图片 


以支撑氟硅产业发展为例,衢州联合浙江大学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衢州“两院”)。如今,浙大衢州“两院”以中试实验实训基地为抓手,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闯出一条科技赋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中试成本能够控制在100万元以内。”当地一家新材料企业技术员表示,借助“家门口”的中试基地,不仅可以节约1000万元左右的场地和设备投入,研发到生产的周期也压缩了1/3以上。


“我们团队利用废弃秸秆研发出航空燃油和地膜,计划今年开展中试。”浙大衢州“两院”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副所长崔燕冉说。


“我们研发的轻量化特种聚合物已经完成实验,马上进入中试阶段。”浙大衢州“两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专家卢智辉表示。



学生在中试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展专业实训


纷至沓来的好消息让浙大衢州“两院”院长助理、特聘研究员蒋明哲有些“发愁”,中试基地投入运行近3年来,已承接中试项目40余项,结题近30项。“中试基地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将加速创新成果在衢州落地。”蒋明哲表示,浙大衢州“两院”还设立了首期规模2亿元的科创基金,让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更有底气。


“近年来,衢州以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业协作紧密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探索了一套以‘五链’融合赋能、推动产业创新提质的体系打法,营造了很好的产业生态。既吸引了吉利、鹏辉、奥首等知名企业来衢投资创业,也推动了华友、一道、金瑞泓等存量企业二次投资、创新升级。”衢州市经信局副局长章青平说。


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吸铁石”,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肥沃土壤。近年来,衢州推进涉企服务资源整合,构建全产业链增值服务体系,打造产业链企业最容易落地、最适宜发展城市。


“衢州对我们最具吸引力的就是营商环境。”位于衢州市龙游县的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配套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地政府充分发挥“链主型”企业牵引效应,出台“共享厂房”“定制工厂”“拎包入住”等惠企政策,促进电磁阀、零部件、外壳、机床组装等关键细分环节的十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从模具、铸造到整机装配产品全覆盖,打造出围绕“链主型”企业的产业生态圈。


“如今,我们的产品在国内通用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伺服品牌第二位,伺服器ST芯片基本实现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这位负责人介绍,不久前,该公司再传喜讯,旗下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YOLO01”人形机器人荣获“CMCD 2024年度运动控制领域创新产品”,为企业提能升级迎来开门红。


以“链主型”企业培育为抓手,衢州有针对性地开展产需对接和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追根溯源”上游项目,“顺藤摸瓜”下游项目,锻造了一条条“打不垮、搬不走”的产业链,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嵌套的产业集群。


为充分发挥服务链在解决产业链企业需求中的耦合器作用,衢州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企业可以直接线上反映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诉求,实现企业诉求“一个口子”解决,不再需要企业“跑断腿”“说破嘴”,更加安心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企业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呼叫’我们,确保问题在我们的闭环处理中找到出口。”衢州市营商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曹云介绍,通过设立问题研判中心和快速分级分层流转,做到“企业点单、政府上菜”,确保企业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开通一年多来,平台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9286条,解决19119件,解决率达99.13%。


曹云介绍,衢州还通过梳理企业和产业链共性问题需求,形成定制化、套餐式的涉企服务“一类事”“一链事”场景,形成常态化服务事项和机制,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比如,围绕动力电池产业梳理形成36项问题需求清单,通过相关责任单位一年多的努力,26个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10个问题正在持续跟进。


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根本依靠是人才。衢州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形成了人才集聚与产业提能升级的融合聚变效应。


环烯烃聚合物(COC)是一种高端光学材料,在手机摄像头、安防设备、医疗包装等领域应用广泛。“全球60%以上的手机在我国生产,过去COC材料全部由国外厂商提供,2023年我们建成了全国第一条环烯烃共聚物的连续装置,打破了国外近50年的垄断,使COC真正实现了国产化。” 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凯隆介绍。


拓烯科技是一家由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创办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也是衢州产业人才精准引育的典范。“衢州吸引人才的各项举措,让我们团队能够放心大胆地在此落地。”张凯隆举例说,公司的一位博士已从上海举家迁居衢州,并充分享受当地在购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衢州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实施“南孔精英”计划,一体化融合推进招商引才,并通过人才项目金融支持、落地空间保障、推进“才呼我办”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和企业人才自主认定评价等举措,实现人才从“引进来”到“留下来”的转变。仅2024年1月至6月,衢州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就达49个。


构建具有韧性的人才链离不开人才引进,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内部人才的持续供应。着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衢州打造出一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的育才路径,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2024年出站的4位博士后,全部留在了衢州本地发展。”浙大衢州“两院”副院长朱耕宇介绍,利用中试基地连接学科与产业的纽带作用,让浙大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的学生一人不漏地进行实训,用实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并分期分批组织化工企业员工到中试基地培训,帮助企业补齐技能人才队伍短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朱耕宇介绍,2024年中试基地共开展化工类技能培训4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让更多创新人才了解产业、熟悉产业、清楚产业,知道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实现了高水平人才支撑高质量产业、高质量产业锻造高水平人才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久久为功打好“五链”融合拳,发挥综合优势、整体效应,以更优的结构激发更大的能量,衢州的产业发展不仅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更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专家视点










链条协同发力 创新活力奔涌

作者 胡青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生产力的跃升有赖于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重组与高效配置。依托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五链”协同联动,有助于打破链与链之间的壁垒,推动链与链之间的耦合,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精准配置,加快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五链”协同发力上已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501只子基金,带动募资2885.4亿元,支持了8946家初创期和早中期企业,助力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高效办成一件事”加速推进,企业和人才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但也要看到,“五链”协同发力也面临挑战,比如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需要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仍有不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资金链对人才和企业创新支撑作用有待强化,政务服务精准化水平尚需提升等。对此,需紧扣“五链”协同发力的关键环节,以系统观念推动各链条主体交互赋能,实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最优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聚焦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着眼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竞争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显著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规则权,不断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瞄准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针对各项瓶颈制约,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填补产业链空白节点。围绕拓展主导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市场空间,鼓励“链主”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跨界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赛道。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重要突破口,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稳定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积极开拓创新空间,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效能。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面向科技创新需求,完善科教融汇机制,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的基础上,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单学科课程学习向跨学科创新实践转变,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向产业升级需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参与高校学科设置和培养方案设计全过程,着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订单式”培养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对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创投机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有条件的社会资本投向硬核科技。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和风险,通过设立天使引导基金、对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给予税收抵扣等优惠措施,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吸引社会资本向早期创新创业项目倾斜。健全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路演、优化孵化器功能等方式,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打造全周期增值化服务场景,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围绕企业从创立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系统梳理涉企服务事项,协同市场监管、人社等多元涉企公共数据,设立“一站式”集成化在线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科创、法律等综合服务场景,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同时,注重突出用户思维,针对特色产业链,打造个性化、套餐式衍生服务场景,按照不同企业需求偏好,设置订阅式、推送式灵活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精准度。


(作者:胡青,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一线讲述










争当“碳”路先锋

讲述人: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等离子体工程团队负责人 杨启炜


大家是否知道,无论是合成橡胶、塑料等日常用品,还是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应用,都会用到一种看似普通的化学物质——乙炔。当前,我国年乙炔需求量达900万吨以上。然而,传统乙炔生产采用电石工艺,不仅消耗大量优质石灰石和兰炭资源,每生产1吨乙炔还会产生16.7吨二氧化碳,并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置的电石渣。

为解决传统电石工艺高消耗、高排放等问题,我们团队研发了“等离子体再造绿色乙炔产业链技术”,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和高反应活性,将煤、天然气等原料一步转化制得乙炔气体,且生产所得副产物都可二次利用。如果全面采用新技术,全国每年至少可减排1.4亿吨二氧化碳。同时,新技术“含金量”也更高,与传统电石工艺相比,乙炔直接生产成本可降低10%至40%。

然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团队成员多是高校教师,缺乏专职人员对接市场,而且设备更换成本高,相关企业换新意愿低,技术推广一度进入瓶颈期。

后来我们调整思路,将产品布局拓展至电子特气产业和精细化学品产业,为技术的使用推广打开了新局面。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兆瓦级中试和十兆瓦级工业示范装置运行验证,单套装置年产能可达5000吨乙炔。此外,我们还联合研究院其他团队运用乙炔制备了可降解塑料、高纯乙炔等产品,形成“等离子体再造绿色乙炔产业链”系列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一条基于乙炔运用的产业链。

作为创业团队,想要立得稳、跑得快,除了过硬的技术,也离不开政府“扶上马、帮一把”。在我们看来,衢州市对创业者的帮扶做得很实在,结合初创期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供用地用工、发展融资等一系列持续性帮扶,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凭借技术优势和各方支持,我们团队已与当地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与多家知名绿电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在争当“碳”路先锋的道路上,我们将努力开发出更低成本、更低能耗的技术,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来源:光明日报

文:张晓华、陆健、秦宇杭

编辑:王好

一审:祝金林

二审:王维龙

三审:邱秀源

衢州发布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牢记殷殷嘱托,加快追赶跨越,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