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内蒙古水彩画创作述略

时事   2024-11-07 12:00   内蒙古  


  《内蒙古日报》(2024年11月7日11版)。

内蒙古水彩画创作述略

王鹏瑞


  内蒙古70余年的水彩画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七年”时期、新时期和新世纪以来。“十七年”时期,内蒙古的水彩画与其他画种相比,相对比较薄弱,专门从事的人员较少。在老一辈画家中,只有耶拉、张光壁和徐坚等少数几位从事水彩画创作。耶拉是一位艺术上的多面手,他在油画、中国画、水彩画、舞台美术及书法领域都有杰出成绩。20世纪50至80年代,耶拉画了大量水彩写生,特别是70年代至80年代初,其水彩画创作达到高峰期。1983年,“耶拉水彩画汇报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行,展出100件作品。这是耶拉的首次水彩画展,也是内蒙古的首次水彩画专门展览,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耶拉的水彩画大多描绘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艺术观念上,他受苏俄绘画的影响较深,强调写生,注重再现自然,同时也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作品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他在对景写生时那种即时性的色彩挥洒,体现了充沛的激情,是他个人对北国风光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但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鲜活气息,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灵脉动。

  张光壁是内蒙古第一位专门从事水彩画创作的画家。1948年,他从广西艺专西画系毕业,先在广西美术会象山艺苑绘画科任教,1950年调入内蒙古画报社工作,1957年任内蒙古美术馆首任馆长,直至1980年调回家乡桂林画院,他在内蒙古工作生活了30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国家形势的需要,他也创作了一些年画、宣传画、连环画等,但其主要艺术追求和成果体现在水彩画创作上。他用朴实内敛又感情真挚的水彩语言表现内蒙古大草原,作品尺幅都不大,但诗意盎然,抒情动人。早期作品《溪边》《兴安岭之秋》和油画《额吉诺尔盐湖》曾参加全国美展。201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从漓江到草原——张光壁水彩作品集》,收入其各个时期的水彩画作品78件,比较集中地反应了其水彩画创作的面貌。

《青色的城》 徐坚 (1955年)


  徐坚在艺术上致力于风景画创作,体裁包括油画和水彩画。20世纪50年代,他曾创作了一些有影响的主题性风景油画作品,包括大学毕业作品《佛子岭的春天》(1954年),到内蒙古工作以后创作的《大青山下》(1955年)、《早春》《夜歌》《小黑河上》(1956年)、《草原》(1957年)、《收获》(1959年)等,这些作品以风景画的形式,结合人物与生产生活场景描绘,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共和国之初北疆大地的新气象,洋溢着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时代气息。分别被多家出版社出版,产生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徐坚坚持水彩画的创作实践,以其大量作品对水彩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技法做了充分诠释和发挥。他的水彩画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功力深厚。他善于表现大自然丰富的色彩,瞬息万变的光影,以及景物的意蕴和生命气息。我国老一辈水彩画大家李剑晨在评价其水彩画时说:“每观其画,但见其笔法苍劲有力、健实浑朴、老辣洒脱、兴味敦厚,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极富艺术感染力”。在70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他不为时尚风气所动,坚持现实主义道路,热情讴歌美丽的大自然。由此形成了率性而为、恣意挥洒、不事雕琢的绘画作风,也造就了其作品质朴清新、自然纯粹、感受鲜活的风格面貌。徐坚在其水彩画选集的开篇写有这样一段话:“画家画他所观察、认识、感受到的美丽的东西,通过热情、真挚的艺术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雄伟和诗意传达给观众”。这既是徐坚这位大自然的歌者纯朴的艺术观,也恰好总结了他那牧歌一般的风景画的艺术精神。

  内蒙古水彩画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有张忠等。

  张忠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上学期间他深受徐坚影响,对水彩画表现出浓厚兴趣。毕业后长期从事水彩画及油画的创作与教学。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1980年代,他曾举办过4次个人作品展,展出作品近百件。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画家一样,张忠的艺术观念受苏俄美术的影响较深,其前期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在忠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同时,注重画面色彩、笔触的表现力。后期作品进行了一些风格化探索,如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其对新印象主义点彩方法的运用,为其用水彩画的方式表现内蒙古大草原提供了独特的语言样式,形成了个人的绘画风格和面貌。

  内蒙古水彩画的繁荣和振兴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前文已述,1983年“耶拉水彩画汇报展”的举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1984年初,内蒙古水彩画研究会成立,张国材当选为首任会长,杨志凌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应维江当选为副会长。同时,“内蒙古首届水彩画展览”在内蒙古美术馆举行,展出120件作品。这次展览对内蒙古水彩画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0年代末,内蒙古水彩画研究会换届,杨志凌当选为第二任会长。1990年,美协内蒙古分会与水彩画研究会主办“内蒙古第二届水彩画展览”,展出153件作品。随后,首本《内蒙古水彩画选集》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小乖乖》 杨志凌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参展作品)


  杨志凌197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后到内蒙古建筑学校任教。他的水彩画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其早期作品强调叙事性,风格写实,如大学毕业作品《朱老总和草原儿童》(1979年)是用水彩画的方法创作的年画,作品在对人物和环境的真实描绘中表现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与草原儿女的鱼水情深。1984年的《小乖乖》,采用特写的形式,描绘了一位草原少女和小羊羔的亲昵画面。两件作品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体现了他的创作实力。新世纪之后,杨志凌放弃原来扎实的写实语言而走向了对抽象绘画的探索。

  从198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开始,内蒙古水彩画研究会为发展、繁荣内蒙古的水彩画创作做了许多工作,凝聚了队伍,促进了创作。1995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招收首届水彩专业班,新世纪初正式建立水彩画专业,内蒙古的水彩画高等专业教育得以确立。2002年新年伊始,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成立,奥迪为主任,王荣、云希望为副主任。这标志着内蒙古的水彩画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奥迪的水彩画大多为写生之作,以静物和风景为主。其坚持写实主义艺术原则,绘画语言平易、朴素,作品风格细腻,刻画深入,在不动声色中透出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技艺。其静物画追求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那些附载着岁月痕迹和生活印记的日常之物,一经他的组合与描绘,就充沛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著名美术理论家尚辉在论及奥迪的水彩画时说:“他的细微笔致既推进了水彩画实写的深入程度,更通过这种细微的刻画传递出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曾经文明的灼痛心绪”。奥迪的风景写生多为小幅作品,在不大的纸面上,他援笔直取,捕捉四时景物的寒暖阴晴,光色变化。其作品感情真挚,朴实无华,平淡之中透着隽永。在奥迪数量众多的作品中,我以为最为优秀的是其静物画。这原因,自然是其在教学之中长期锤炼的结果。奥迪从1978年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任教后,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其主持下,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水彩画专业,培养出众多学子,现在活跃于内蒙古水彩画领域的中坚力量大多是他的学生。其为推动内蒙古的水彩画创作和水彩画高等美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荣水彩画的创作主题,来源于他赖以生存的土地。他的画是写实的,但又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实,他把水彩画的写生性推向了写意性,在自然时空中揉合了其审美追求和情感体验。读他的画,我们能感到一种浓郁的抒情性,他在那些凝固于画面的时空中,竭力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料峭的春寒、零落的细雨、无声的秋水、寂寥的冬牧,以及大漠上的牛群和浩特里的袅袅炊烟,都被他罩上了一层情感基色,从而显现出一种浓郁的牧歌般的诗意。形成了其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绘画面貌。

  云希望的水彩画大多也是写生的产物或是在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他用开阔的视野、写实的语言、明朗的画面表现了特定时空下北疆大地的生动气象。他特别善于捕捉内蒙古高原瞬息万变的天气变化所带来的云层和阳光的变化,并借此营造画面氛围,强化作品主题。云希望是妥木斯的学生,他继承了老师关于“抒情的内蒙古与内蒙古的抒情”的艺术思想,着意在作品营造一种意境美或诗意美。其代表作《高原牧歌》即是一曲视觉的长调,面对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草原长调那悠扬辽阔、抒情动人的旋律;《冬日印象》如一首边塞诗,在萧瑟的冬日景观中营造出朦胧的意境;《逝去的风景》表现的是草原上一处废弃的圐圙,在白雪和月色的映衬下,弥漫着浓浓的诗意;《月光曲》描绘的是夜晚羊圈里的羊群,在朴素的生活场景中发掘出诗意美……凡此种种,都说明云希望在刻意追求一种抒情和诗意,这是他的审美态度和审美选择,由此构成了他水彩画的审美品格。



坚守时代担当 厚植文化品牌

——试谈“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

洋浴海


  “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作为锡林郭勒盟文联培养作家队伍、促进文学创作、推出精品力作的文学活动,经过十余年持续打磨,已渐成锡林郭勒盟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

  2024年9月10日,“锡林郭勒之夏”第十五届全盟文学笔会在锡林浩特市开幕,由锡盟文联、锡林浩特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本次笔会突出特点是主题鲜明,与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创作方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北疆文化推出文学精品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展现了文学工作者的时代担当和使命追求。锡盟有100多位作家、评论家以及文学爱好者参加笔会,这是自举办“锡林郭勒之夏”笔会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

  笔会特邀国内区内知名作家、学者和内蒙古文学期刊编辑授课,讲授文艺理论、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搭建了与文学名家、评论家、文学编辑近距离交流对话的平台。笔会期间,举办了锡林浩特地区知名作家座谈会、改稿会和文学实践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对50余篇作品进行问诊把脉,为作品调整充实、优化润色、打磨完善提供了最直接帮助。笔者有幸多次参加文学笔会,对“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有如下思考:

  首先,“锡林郭勒之夏”笔会是集中锡林郭勒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培养本土作家的摇篮,是与国内区内知名作家、教授、编辑交流沟通的桥梁,是锡林郭勒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其意义在于,汇集全盟之力量,通过在一个旗县市区召开笔会,带动旗县市乃至全盟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走近文学,热爱文学,助力文学,鼓励创作的正能量氛围,它具有回顾总结、定位助跑、鼓劲加油、推荐优秀人才和发现新人、弥补不足的功能和作用。

  自2008年举办第一届“锡林郭勒之夏”,至今该文学笔会已举办了15届。“锡林郭勒之夏”创办以来,锡林郭勒盟作家队伍不断扩大,走出了一批国内、区内有影响的作家,孟根其其格、孙永斌等十几人相继加入中国作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一批批文学佳作不断问世,孙永斌、李广凤等诗人的诗作登上了《诗刊》,青格里、苏和等人的文学作品登上了《中国艺术报》,锡盟作家百余人次上刊蒙汉文《民族文学》。青格里、高拉希扎布、朝克图那仁、王建国、秦旺等十多位作家出版文学专著;郭晓枫等多位作者的文学评论在内蒙古文联主办的《金钥匙》上发表;青格里的诗集《游牧者说》、孙海涛的长篇小说《风雨九曲湾》、孙永斌的长篇小说《查干阿都与锡林郭勒草原的故事》,以及部分网络文学等都受到区内外的广泛关注。自此,“锡林郭勒之夏”成为锡林郭勒盟文学创作的一个知名品牌。

  第二,“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具有培训人才、交流经验功能。锡林郭勒盟文联积极与上级文联和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文学报刊编辑等联系,采取请进来和网上讲授的办法,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改稿会等多种形式近距离接触,集中学习,互相交流,增进感情,让参会者感受大家风采。在“锡林郭勒之夏”笔会上,请专家学者和作家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及作家创作精品力作的成功经验等,对于文学创作主体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向全盟文艺工作者发出倡仪,立足锡林郭勒优美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创作体现锡林郭勒自然风貌和精神气质的有影响力的作品,讲好锡林郭勒故事,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把锡林郭勒作为“打卡地”,走进锡林郭勒,爱上锡林郭勒。

  第三,通过“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集体采访,走进草原,走进工厂,走进自然,走进人民,为时代而歌。走到人民中间,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走进火热的生活,才有永无止境的创作源泉。他们书写家乡,书写人民,书写生态,放飞着无尽的能量。这样,诗人的幻想、小说家的想象、散文家的笔触才会鲜活,才会贴近人民,贴近生活,创作的文学作品才有生命力,才会喜闻乐见。孙永斌以廷·巴特尔的先进事迹为题材创作的报告文学刊发于《人民日报》;阿拉腾格日勒的小说集《绿皮书》、赵瑞生的散文集《锡林河畔》,以及“00后”作者利寒的诗集《青草万岁》等,都是这样的好作品。

  第四,“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创办以来,各民族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团结友爱,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北疆文化,充分发挥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先锋优势,勇于时代担当和使命追求,不断引领和开阔文学创作的视野,为提升文学创作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十几年来,“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推出系列文创活动,诸如“文润北疆”“书写北疆”“诗会牧场”等文学活动,“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已成为培养作家、启迪人生、激励创作的文化窗口,给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文化体验和成长的平台。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已成为培养本土作家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有力阵地,祝愿“锡林郭勒之夏”文学笔会越办越好。


时光无言 山河为证

——评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

肖卫琴


  一个坐落在茫茫荒原隐蔽靠山的军工厂,一群为了国防事业献青春、献子孙的小三线人,一场对于奉献意义的完美解读。

  作为内蒙古首部把小三线历史搬上艺术舞台的剧作,《三线印记》巧妙融合舞台剧与歌舞艺术之精髓,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呈现在艺术舞台上。观后令人心潮澎湃,深感震撼。通过此剧,三线建设者的坚韧与顽强被衬托得格外明显。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全景式沉浸歌舞剧《三线印记》,是一部有亮点、有特点、有看点、有泪点、有沸点的好剧,也是一部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剧。它以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真实的背景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让观众深刻理解了三线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有人曾说,小三线人干什么,山不知道,水不知道,草不知道,只有战争与和平知道……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章节,不张扬于山水之间,不喧嚣于市井之末,却以无声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走向,这些人被山川草木默默见证。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积极响应,义无反顾,奔赴戈壁荒漠,大山深处。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三线建设,不禁感慨万千。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而那些静默的山川、流淌的河水、茂盛的草木,无声地诉说着这段不朽的历史。

时代记忆与个体记忆巧妙融合


  1965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涌现了众多优秀典型人物,极大地改变了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三线印记》的剧本故事正脱胎于此。该剧选题准确,立意高远,鲜活地体现了小三线人的精神特质,充分反映那个时代军工人和后期军转民时的生动故事,其特有的现实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十分鲜明。

  沉浸式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帷幕拉开,聚光灯下,从历史中走来的小三线建设者们,第一次拥有如此清晰的舞台群像。作为对内蒙古乌海小三线建设故事深刻的解读,该剧承载了小三线三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致敬三线精神、献给为祖国三线事业做出贡献与牺牲的建设者们的沉浸式歌舞剧,该剧围绕刘胜利等众多知青在小三线工作生平展开,通过刘胜利和其女儿一家三代人的个人经历和第一通用机械厂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中国小三线建设的艰辛与成就,以及工业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

  历史与现实观照中回答时代之问

  《三线印记》编剧和导演在主题先行的基础上,创作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其中,科学技术人员是最难刻画的,因为剧作家很难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转化为鲜明、生动、易懂、感人的艺术形象,但是这部剧做到了。戏剧文学的最终目的正是人的自身。戏剧艺术打动人心不是概念的化身,而是人物形象本真的生命力。编剧和导演通过巧妙设计处理,把最不好表现的科研精神情节运用技巧,用深层次的情感对话将观众代入到舞台上。第二篇章中,研究人员一次又一次失败时,看门大爷仿佛睡后的穿越之问,那被一次又一次追问,都是对科研精神的具象表达。

  如何通过激烈跌宕的剧情进行反映,编导人员进行了精心巧妙的设计,采用丰富的形式和手法,多侧面、多层面、多线条地塑造剧中人物。3个篇章结构设置起承转合,每一场戏都紧扣全剧的开端、发展、高潮到结束,围绕“致敬篇我与父辈”“峥嵘篇我和他们”到“蝶变篇我们的故事”3部分,通过戏剧手法,最终将三线精神传递给观众,这不仅是戏剧从生活的真实性到艺术假定性真实的转变过程,也是戏剧里艺术虚构与真实事件相结合的成功之处。

  人物群像各有不同,剧作矛盾明显。刘胜利个人成长故事有矛盾冲突、情节暗藏汹涌,有着极强的可看性。本剧遵循了戏剧的特征和规律,舞台上的行动十分恰当,所有人物都有着自我目的,是一部观照历史、尊重人物的歌舞剧。红色是剧中的主色调,豪放豪迈是它的总基调,结尾处更是高潮迭起,表现了小三线那份艰苦卓绝、自强不息的精神遗产和豪迈意志。

  讴歌时代精神 熔铸崇高之美

  三线精神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国自信的绽放,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精神,包括时代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奉献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它能够给予我们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在小三线人心中,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更在于奉献和影响他人的生活。

  康德指出,“崇高”的本意指无限的大或强,人类在试图超越自我局限性时,往往会表现出无限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崇高美。崇高之美的本质在于超越性,超越小我实现大我,超越有限通向无限。崇高是时代的主旋律,《三线印记》建设者无私奉献更加体现了对崇高美的自觉追求。

  做一个奉献者的意义何在?剧中的青年们不仅要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不同等多重障碍,要经历艰苦环境和技术条件不足等的考验,正是这多重艰苦的考验让他们面对现实,让他们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变得成熟、坚强。

  如何体现崇高,编导们巧妙地设置了回忆环节。从开场小芳菲在雨中埋怨爸爸,引出成年刘芳菲接到撰写小三回忆录的任务、看门大爷和过去技术人员对话等线索……这种回忆以幻觉、幻想、幻象、幻景的形式出现,与剧目中巧妙安排的歌曲,为全剧增添了浓郁的诗意。这样的描写,洋溢着人情和人性的温暖,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具有感动人、激励人的力量。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道具布景的精细制作,使得剧情更加生动真实。车间厂房、擦玻璃的细节、嘹亮的广场合唱,加上音效、灯光、舞美的配合也十分到位,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舞蹈、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于紧张的剧情中形成一种抒情、诗意的戏剧节奏,也让全剧形成一种摇曳多姿的叙事风格。整个演出过程紧凑有序,让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意犹未尽。

  全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

  法国启蒙思想家、戏剧家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及了“第四堵墙”,目的是希望营造一种真实的、观众能够感受的气氛来包围观众。在《三线印记》的环境设置中,也沉浸式打破“第四堵墙”,剧场空间的实与虚,借助有效的舞美设计,在舞台实景之外,利用室内车间、室外高山、广场空地等空间,让这个关于奉献、情感的故事在虚实交织中逐渐展开。这种消除舞台边界,邀请观众自由穿梭剧中,借由身体感官获得声、境、情的立体式、沉浸式体验,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的规定情景。

  对乌海本地观众来说,这种全景互动的沉浸式,是非常难得的艺术体验,不仅重新界定了演员的舞台区域和观众的观剧视角,颠覆了以往观众与演员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也尽可能将观众裹挟于剧情之中,通过多层次的感知,极大地丰富了观众对剧目的共情力和感染力。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观众已经不愿意坐在观众席上欣赏演员的表演,他们更愿意与演员一起参与事件当中,成为剧中的一部分。这也是本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沉浸式”剧场是否可以设置演员与观众直接对话或者让观众参与演出的环节,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演员创造更多新的交流模式,也让观众更加投入其中,代入感也更强。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小三线的光芒,照耀时代征程。《三线印记》借由新鲜的“歌舞剧+话剧”的形式,重新诠释那段为人熟悉的历史故事,实现感动与共鸣,有力的叙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三线建设那段艰难岁月的礼赞,作为现代语境中人性光辉的众生画卷,它不仅为现实服务,也让我们不忘来时路,感恩曾经时光,促发更多人努力奋斗,也擦亮了它在乌海人民精神世界中绽放的彩。


往期链接

文艺评论|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交相辉映
文艺评论|一朵民族友谊之花——《额吉的河》创作手记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李彦萱

校对:杨文娟

内蒙古日报
静水流深,感谢您一路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