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期刊跟科睿唯安杠上后,告别了影响因子,换来了什么?

学术   2024-12-04 00:03   湖北  

-广告-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情报和数据分析公司,汤森路透集团的亲儿子,旗下拥有Web of Science等知名学术服务工具,凭借每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为学术期刊赋予影响因子,掌握期刊的“生杀大权”……最近被人给杠上了。

01
双方你来我往


今年10月,知名OA期刊eLife被科睿唯安旗下的Web of Science标记为“On Hold”,引发学界关注。要知道,尽管eLife创刊很晚,但品质很高,短短十来年时间,已成长为生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是中科院生物学1区期刊。

科睿唯安官方给出的理由是,eLife从去年开始采用新型的出版模式,与科睿唯安认同的同行评审原则脱钩。

eLife去年采用了一种新的“评审预印本(Reviewed Preprint)”出版模式,期刊将发表编辑给审稿人评议后的每一份手稿——形式上的“不拒稿”——以及审阅的文本和编辑对论文中发现的重要性和所提供证据的强度的评估。编辑评价可以是“特殊(exceptional)”“强力信服(comppelling)”“令人信服(convincing)”“扎实(solid)”“不完整(incomplete)”“不充分(inadequate)”

图片来源:eLife官网

显然,eLife此举旨在将审稿过程公开化,提升学术成果发表的透明度,提高审稿人工作成果的曝光度,但科睿唯安则认为,这样的出版模式虽然标榜为“不接收也不拒稿”,可事实上的发表,会将很多“不完整”和“不充分”的论文纳入检索,影响其原有的质控体系和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标准。

期刊被“On Hold”后,10月24日,eLife在自家官网发布声明,针锋相对地跟科睿唯安杠上。

图片来源:eLife官网

eLife坚持认为自家的出版模式很科学,科睿唯安的影响因子模式反倒是阻碍学术开放的绊脚石。

期刊回顾初心,eLife身为《研究评价宣言(DORA)》的签署成员之一,从来没有支持过影响因子为核心的期刊评价体系,也从来没想要影响因子。自2012年创刊以来,eLife一直提倡学术成果质量的有限性,探索公开和透明的论文出版模式,而期刊的名称和影响因子对任何一篇个人研究论文的质量影响微乎其微。

eLife还安抚自家论文作者说,不必担心论文没办法被检索到,期刊发表的评审预印本仍然可以在Google Scholar被检索到,而论文的最终版本则由PubMed、OpenAlex、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等多个数据库提供索引。

双方你来我往,这还没完。

11月13日,科睿唯安宣布,将不再赋予eLife影响因子。

图片来源:retractionwatch.com

不过,科睿唯安没把事情做绝。他们正在制作专门的索引,排除eLife发表的“不完整”和“不充分”论文,其余论文仍然会被Web of Science收录。

面对折中的方案,eLife这次没直接说啥,但一周后,eLife在自家博客Inside eLife上公开分享了被“on hold”后投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图片来源:eLife官网

数量上看,来自中国的稿件在11月大幅下降,美国和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则都略有小幅下降,这样一来,投稿量最多的国家变成了美国。期刊的投稿质量没什么大变化,新出版模式继续如常运行。结论就是:一切还都挺好的。

一切都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eLife专门感谢了作者和编辑的信任,以及资助者和更广泛的学术界的其他支持。

02
eLife并不孤独


在被“On Hold”这事儿上,eLife并不孤独。

新颖的学术出版模式越来越多,科睿唯安似乎感觉自己得维护“江湖正统”,已经多次以类似的原因“On Hold”学术期刊。仅最近两个月,就有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Heliyon等知名期刊被“On Hold”。

如果把眼光放到最近两年,则不难发现被“On Hold”或被取消影响因子的期刊多数都是OA期刊。去年3月,科睿唯安一次性取消了50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全都是OA期刊。这个有点反常的现象,甚至引起了主流科学媒体的关注。有评论者认为这种“选择性”显示出科睿唯安对OA出版的态度较为保守。

图片来源:Science官网

在反对影响因子这事儿上,eLife也不孤独。

早在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新举措就尝试取消SCI他引次数,取消论文期刊影响因子。

图片来源:中国科技网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避免功利导向。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1年6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宣布,将于下一年放弃使用“影响因子”作为青年教授们的录取和考核指标,他们认为“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为促进开放科学所作出的努力”等指标是更公平和实用的考核标准

图片来源:Nature官网

2021年7月,欧洲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发布工作计划,首次明确禁止项目申请人在介绍自己学术成果时提及影响因子。ERC在稍早时候正式宣布认可《研究评价宣言(DORA)》,认为其符合长期以来自身对最高研究评价标准的坚持。ERC坚信,广泛实施整合DORA原则的研究评价程序是公平过渡到开放科学的关键。

图片来源:nffa.eu

2022年7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宣布,从当年起,期刊分区表将只发布升级版结果,期刊的分区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是替换为“期刊超越指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官微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此举并不是盲目跟风。三年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已经宣布使用期刊超越指数:期刊分区基础版以影响因子为依据,但不完全以影响因子为依据;期刊分区升级版则以期刊超越指数为依据。而且,中心也预告说:2022年起,将不再推出基础版。

03
任重而道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对期刊分区的权威,用期刊超越指数代替影响因子尚需三年的尝试和酝酿,学术界想要探索出影响因子之外的研究评价标准,更需假以时日。

国内顶层设计体现出的思路,根子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大学排名就是打包排名,本身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而且容易借用各种指标参数,非常僵化,学术评价应该分类和分领域,先细化再根据学科特点量化。现在的评价,刚好反过来,没分类细化就先量化。

二是不把SCI论文指标直接作为评价依据。这一点值得大大点赞,因为影响因子说到底是期刊的指标,并不是某篇论文的指标,更不是论文里学术成果的指标。咱们评价的是学术成果,一定要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而这两者都无法通过影响因子体现。

三是减少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的关联。想摆脱什么,先把其利益关联斩断。高校里SCI论文的评价模式有点“范进中举”的意思,能发出大paper就牛,要啥有啥;发不出来就啥也不是,啥也不给。这个环境里,科研人员肯定对SCI论文趋之若鹜。减少这种关联,能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慢慢打磨出优秀的学术成果。

由此延伸出来,学位授予、岗位招人、职称评审、职务聘任的时候都不能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依据,甚至前置条件,因为这也都是利益关联;在宣传上,官方不发布SCI论文相关指标的排行榜,也不采信、引用其他机构编制的排行榜,摆脱用SCI论文给大学、学科、研究人员贴标签的刻板印象。

思路肯定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很难。最迫切的问题是,下面的高校也好,院系也好,不靠SCI论文相关指标来评价,那靠什么呢?似乎眼下还真找不到。

从汤森路透算起,科睿唯安做期刊评价已经60多年了,无论资历还是水平,在蓝星上都无出其右者。影响因子作为其核心业务之一,经过这么多年迭代进化,现在咱们能看到的,应该说已经是人类脑力所及的范围内最合理的办法——未必是最好的。这个指标能逐渐被全球大多数机构和研究者所接受,其“公平、公开、公正”的程度也是很高的。

现在说放着影响因子不用,再用其他方式,恐怕挺难。

目前的办法之一,是提倡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官媒也提倡这个办法,认为在分类和分领域的基础上开展“小同行评议”,但这个办法操作性不高。

一方面领域细分到一定程度就都是熟人,外加学术权威等人情关系,肯定阻碍小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相比于单一的影响因子,小同行评议真可谓耗时耗力多花钱,尤其对于广大研究水平不高,经费不充足的“小高校”而言,小同行评议更难组织。

整体上,投叔对这事儿不乐观。

结尾


2009年,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曾到中国参加研讨会,提及SCI和影响因子时,博士说: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索。SCI是一个客观的评价工具,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视角,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引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个人科研能力是不合理的。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早已是学界共识,对应的例子也很多。做“室温超导”的两篇论文都发了Nature,现在都已经撤稿。再一次地,影响因子只是期刊的指标,与发表在期刊的论文无关。

可这世上的事情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道理大家都懂,大家也都认可,但具体怎么办,就是没人知道。

唉,难呐~~


投必得预存优惠全新升级
最高赠送20%或2000元京东E卡,

还可与其他优惠【叠加使用】!

相当于折上折!
✅充值灵活,报账方便,

优化科研经费,节省改稿费用

-广告-




投必得,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八大服务类型,助力您的科研之路

点击查看服务详情

-广告-



今日视频推荐



恭喜老师们成功发表
点开视频即可了解!
↑↑↑关注“投必得学术”视频号,更多干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投必得业务类型~

请大家点击右下角
投必得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投必得学术
专注于SCI论文写作技巧分享,科研软件神器教程,学术资讯热点传播,前沿硕博交流社群聚集;我们坚持原创干货,有料实用,服务科研事业,促进知识传播。正如我们的名字一样,投必得祝您在科研道路上,投入必有所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