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健康继续跌,收盘价485.52美元。
之前设置的500成功买入,475没买到,盘中最低只到475.82美元。
目前潜在的利空,主要是由CEO被众生平等器送走后,老美社会大众对医疗保险的不满可能引发医疗保健股面临政策风暴。
目前设置的两个买入价位,一个是475,一个是450。
最近的生物医药板块也普遍低迷,之前提过,生物医药短期内低迷,最好往中长期持有的才考虑。
英伟达下跌1.22%,收盘价130.39美元,盘中一度出现了126.8美元的价格。
上一次英伟达出现127美元的价格,是10月初,也就是两个多月前。
之前也提过,震荡期有的是机会,耐住性子,不要着急。投资最重要的,除了资金,就是耐心和勇气。
英伟达往中长期看,短期内震荡反而是给机会,没什么好担心的。
特斯拉涨了3.64%,收盘价479.86美元,继续创新高。明年1月份,川普就职后,预计会走到情绪高点,我在那个时间点减仓一小部分的计划没变。
最近的微软每个交易日微涨,已接近修复历史高位的465美元,目前454美元。
其他的个股,大多数就那样,没什么好提的。
纳指和标普500上一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后,这个交易日小幅下跌0.3%+。
最近看着纳指一路站上20109.6,我有些感慨:
2009年3月,纳指1265点,到现在十五年多,一共涨了1489%;
2020年3月,纳指6631点,到现在4年多,涨了203%;
2022年10月,纳指10088点,到到现在2年多,涨100%;
如果是我买的纳指100,那这些年表现比整个纳指还更漂亮,因为投资属性更强。
我的账户,指数主要是纳指100和标普500这两个,此外,个人账户都是科技股,集中在美股七巨头+台积电,家庭账户的个股也是科技股占比第一,消费股第二,生物医药股第三。
偏爱科技股,确实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从一开始的恐高恐跌,到后来的逢跌就买,越跌越买。
美股七巨头这类,大多数不需要依赖重资产就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毛利,吃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红利,ROE大多数都大于20%,因为几乎全是平台型/垄断型科技企业。
什么叫选择比努力重要?比如都是做投资,我选的是美股,你选择的A股:
前者越努力投入,大概率赚的越多;后者越努力投入,大概率亏得越多。
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就像两年前,我开始写这个公众号,选择跟上投资步伐并不乱折腾的人,和选择相信美股即将崩溃的而站一旁观望的,境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股高吗?高,但大概率还是会继续高,我也恐高,但还是选择走下去,置身事内,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给自己更多更大的操作空间。
钓鱼,最重要的是出发站在河边钓,而不是空想。
我也希望美股来一场08年式的大暴跌,梦回2008,这样才有机会抄底,但很难。
手头准备的弹药一直在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但需要用的时候,一定要有。
对投资来说,哪一步走对了,都能少奋斗几十年;哪一步走岔了,可能是踏入爬不出的深渊。所以风控意识一定要有,风控措施一定要做。
人人都在命运里挣扎,人人都想尽办法,试图抓到一点确定的东西,像泰坦尼克的乘客,在大海里拼命游向一块门板。
总有的人觉得自己是命运的高级玩家,已经掌握了技巧,可以稳赚不赔。股民,总觉得自己并不是单纯的赌徒,自己是掌握得了大盘的。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五险一金,人家是混编制的。咱们没有这个命,得认清现实,做好投资风险的管控和应对。
投资是反人性的,所有的智慧是反本能的。
我家院子里有棵树,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它的生长,从不足1米,到现在3米多高。
树木的本能就是不断生长扩张,但它不明白,无节制的扩张会招来灭顶之灾,因此它没有智慧。
但倘若哪天它主动停止生长,并将那些不重要的枝干枯萎掉,那它就是窥得“天道”,长出了“智慧”。
可惜它做不到,因为这反本能,需要智慧。
有的时候,掌握“度”很重要,过犹不及。放在投资中来说,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投资的应对方式和手段。
不追高,逢高减仓,降低成本,撑大空间;不怕跌,逢低买入,永远预留好仓位和资金。
“度”挺重要的,虽然我个人不相信进化论,但套用进化论来说,就像猴子进化到现在就刚刚好,再进化一点就要去上班了。
大道至简,所有事物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几句话的事儿。
在孩子的教育和未来规划上。
就是简单地希望他们能积极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没有那么多烦恼和压力,去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尽力给他们创造理想的环境,学习成绩没有那么重要。
年轻时认为,教育是我们现代人进入职场和逆天改命的关键东西。
但30岁左右,我开始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秩序,一种把所有铁屑吸纳在磁石上的手段。
教育更多的,是划了一条道,并确保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沿着这条道走,以此能够极大的减少治理成本,也尽可能的消除了未来的不可预知和意外情况。
这几年,我有了更多时间去观察和陪伴三个孩子。多娃的家庭,我一开始觉得除了陪伴,还要一碗水端平,后来发现并不都是这样。
多娃家庭,相比绝对公平对待每个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偏爱,也就是在小孩看重的方向上给到满足。
这种被偏爱,不是建立在公平上的,而是建立在特殊上的:
有些事,我只会对老大做,不会对老二和小儿子做;还有些事,只会对老二和小儿子做,而不会对老大做。
老大喜欢吃苹果,老二喜欢车厘子,小儿子喜欢草莓,我媳妇喜欢蓝莓。我每次买,都会买这几样,然后递给他们每个人,告诉他们,这是给他/她买的。
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被偏爱,情绪价值拉满。他们需要的从来不是绝对公平、一碗水端平,而是偏爱。
低段位渣男,会公平对待每个女孩。高段位渣男就像段正淳,让每个女人都认为自己只爱她一个。
孩子们如今都有足够的安全感,并愿意为彼此付出。也对,不缺爱的人,才会主动付出爱,并乐在其中。
昨天跟我媳妇在感慨,以前都盼着孩子快点长大,现在都盼着孩子不要那么快长大。这三个小崽,之前还能亲亲抱抱,现在有的已经抱不动了。
不必盼着孩子长大,终有一天,他们会自己长大,离开父母的怀抱。
孩子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不是成绩,而是陪伴。与其对孩子寄予厚望,不如对自己寄予厚望。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