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的“抗战第一片”,为何没能获得应得的奖项?

文化   2024-10-02 21:51   山西  
电影中曾经的那些影像,是否依旧闪回在你的记忆深处;流动的旋律,在夜晚的不经意间让你潸然泪下,曲折动人的故事,是否给了你内心隐隐的震撼。那岁月的流逝,模糊了我们的记忆,那些曾经让我们惊喜的电影成了记忆中的碎片。现在,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份难忘的记忆。
作者:庚红

笔者今天又要谈起影迷朋友们最熟悉也是最喜爱的影片之一,也堪称抗日战争题材的第一片《平原游击队》了!可能会有一些人感到不解,为什么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这些“老片”呢?笔者是这样认为的:首先是像《平原游击队》(以下简称“平原”),像《南征北战》(以下简称“南征”)还有《上甘岭》《董存瑞》等,确实是好看、耐看!虽然说都已过去差不多七十年了,但至今看着还是那么令人鼓舞、振奋,那么的带劲、过瘾!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片子仍不失其艺术的光辉!再有就是在她们的背后,几乎都有一段段令人非常难忘、不同反响的故事!而这里面,数“平原”与“南征”的故事最为生动,同时又充满了“曲折与坎坷”!的确,这些故事让人想起来,仍然是耐人寻味,对有些事,甚至还有点“耿耿于怀”!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说的这么热闹,究竟是什么事?其实就这个问题以前曾写过相关的小文,但没有完全说透,今天笔者就先说说“平原”!说的再直白点儿,就是此片在几年后(1957年)举行的优秀影片“评奖”中,本应该是一等,结果却被降为三等,也就是说,由金牌变成了铜牌!究其原因,估计许多的影迷也都比较清楚(现在己经差不多快成了“公开的秘密”),因为某些专家、权威们在审查此片中曾指出片中的某一情景“不够真实”,而当即遭该片那位年轻导演的“反驳”,虽然当时的场面有些尴尬,彼此弄得不很愉快,但也没说太多的话,也就是说没有继续争论下去,然而却因此结了“梁子”,对那位年轻气盛、心直口快的导演,专家们虽然不能怎么样,然而却把“气”都撒在这部片子上,具体做法就是,在后来的评奖时将该片的奖项压低!说白了还是因为那导演的“顶撞”,所以就有意给“穿了小鞋”。

可以说,许多的影迷都早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对“平原”这片子,说句心里话,即使是个再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而专家们实在是太“吹毛求疪”了!不少人都认为是评委们有意“刁难”,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此片被“降格”,原因远不仅仅这么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平原”的原名叫“游击队长”,剧本的本身非常扎实,尤其是剧中人那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使得不少人都非常清睐这个剧本,据说当年成功导演了“南征”和《渡江侦察记》(以下简称“渡江”)的著名导演汤晓丹就非常想执导此片,可以想像:如果由其来导的话,我们可能看到的就是另一种艺术风格的“平原”,而且极有可能又由上影厂来拍摄,演员大多也将由上影的演员担纲!然而有着武工队经历(和日本鬼子摔过跤、拼过刺刀)的年轻导演苏里却没有“让步”,而是抢先一步将“此片”抓在手里,并选定了另一位年轻导演武兆堤!这就使得那些大导演们有些不悦,因为他们不大相信:这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否胜任此剧!然而片子拍出后则是好评如潮、不同反响!因此这些人的心里就不免就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而那些专家权威与这些著名导演间的关系又远非年轻导演所能相比的,所以在后来的“审片”时,难免就要“鸡蛋里挑骨头”了!

众所周知,片中的那场我游击队员(侯大章)在饭馆里教训两个汉奸,一直都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场景之一!人们看到,我们这位“特等侦查员”侯大章同志,不仅作战机智勇敢,而且更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话语不多,但讲的却是铿锵有力,条理分明,句句在理!同时老侯同志又有一种常人难有的“幽默感”,尤其是他那特有的动作、表情,每每看到这时,观众席里都会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而那两个汉奸也是一边听着,一边连连点头称是!
按说这应该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斗争环境的,因为1943年与抗战的最初的几年,情况已有所不同,全国的抗战形势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这在不少的影片里,剧中人都有反映:如今鬼子汉奸都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也就是说,这帮家伙比以前“老实”了不少,有的人甚至一到了天黑就不大敢出来了。虽然说饭馆地处敌人掌控的城里,而且是比较热闹的地方,但时间不算很长的“训话”,虽然是“大胆”了一点,也不算过份!而专家们却挑剔说“不真实、这叫什么戏”等,其实,一般人也都能觉出,专家们的这些意见,理由并不是很充分,也可以说是很牵强、站不住脚的!如果说这“不真实的”话,那么请问:差不多同期上映的惊险影片《渡江侦察记》中,我侦查员在船上居然穿着解放军的军装与国民党军舰上的人大声的喊话,如此大胆的举动,难道说就真实吗?影片《钢铁战士》,敌人在撤退逃跑时,居然能把他们最恨的人---我军张排长及一家人完好无损的“留下来”,却把己经成了叛徒,成了“他们的人”的齐德贵给杀掉了,又真实在哪儿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专家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对当年未能由更出名的导演(他们更期望的人)执导“平原”,存有“不满”,所以在审片就比较“严格”,说的难听点就是有点“挑剔、找茬”,前面也说过,那年轻导演又过于直爽,竟然与这些权威们争辩,所以将其作品“降格”,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当然,并不是说“平原”就是“完美无缺”的,可能从技术的角度上,该片的确在拍摄上,比如说在镜头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粗糙”、不够熟练的地方,其实这也是早期影片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就总体而言,“平原”是当之无愧,也可以说是同类题材(抗战)影片中无与伦比的“第一片”!最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来自民间的调查和呼声。前些年,网络上曾经搞过抗日影片的综合“测评”,结果:几乎所有的“项目”,“平原”都是当之无愧、无可争议的冠军!而其他的影片及相关的项目,都只能去争第二!“平原”毫无疑问己经成为抗日影片题材的“模板”,不可逾越的高峰!不少的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那时不是有好多的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吗?光著名的小说就有像《烈火金钢》《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等优秀作品,还有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史更新、肖飞、何大拿、马英、魏强、汪霞及刁世贵、苏金荣、刘魁胜.....拍成电影不是“现成”的吗?然而为什么没有呢(《烈火金钢》是后来(九十年代)拍的,已很晚了),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前面已经有了“平原”这样一座“大山”,而李向阳、松井等这样的难以超越的经典银幕形象,说句实话,无论你怎么努力,恐怕就是累吐了血,也是很难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记得后来曾经有人问过著名的大导演张艺谋,你既然那么有实力,那为什么不去拍军事片呢?张的回答也很干脆,他说:我再怎么拍也拍不过《南征北战》啊,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谁还愿意去费那个劲呢?而“平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确实,后来也有不少抗日题材的作品,比如像《扑不灭的火焰》《粮食》《战斗里成长》《三进山城》等,当然,这些作品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但均未能达到“平原”的水准!特别是那部几乎与“平原”的题材非常接近的抗战片,尽管其中惊险场面不少,然而当炮火销烟过去以后,并没有给人留下如“平原”中的李向阳、松井等那样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虽说拍的也不错,但与“平原”相比,显然要“略逊一筹”了!至于后来对“平原”的重拍以至改编的现代京剧,还有以后的那些“抗日神剧”等,几乎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尽管某些专家对“平原”的评价不高(说白了就是有点“感情用事”),然而广大的观众一直都是将其视为建国后最优秀的抗战片,而李向阳更己经成为新中国电影银幕上为数并不多的,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经典人物之一!甚至在那特殊年代,能够得以保存的老电影,除了“老三战”外,就是《平原游击队》!某人在“批”了几百部电影后,也“肯定”了几部(五、六部)她认为还“不错”的片子!其中前两名正是大家最熟悉的“南征”与“平原”,以致后来又被“重新摄制”,但观众根本就不买账!人们还是由衷喜爱他们的“原作”!当得知老片有望“复映”时,个个都是欣喜若狂,翘首以待!与其他的复映片不同的是:“南征”和“平原”这两部片子都是没有等到正式复映,就已经提前在电影院和电视台上映、播出了!其中“南征”演的最早,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平原也提前了近十天!而其他所有的复映片都是按规定的时间,只有“南征”与“平原”是例外!

我还特别清楚的记得,当年到电影院去看复映的“平原”,因为在场有不少比较年轻的观众,在他们小时候可能看过,但因为当时岁数太小所以不大记得,而如今再看,可以说就是将老片当新片来看,确实是感觉特别的亲切和过瘾!尤其是影片的开头,李向阳那威风凛凛,策马扬鞭的雄姿,使得在场的观众几乎都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惊叹”,更是赞誉!记得散场时,人们都在议论:这老版可比后来拍的新片强多了!有的人说话则比较“难听”:瞧这片子看着多带劲儿!再看看那新拍的,叫tm什么玩意儿呀!哈哈,话糙理不糙!!!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之际,由更多的权威、专家(上百人)等评选的“百年优秀影片、优秀演员及优秀银幕形象”等系列活动中,上世纪“五十年代优秀影片评选”中受到不公正评价(被降格)的“平原”和(未获奖)“南征”都当之无愧的入选了“百部优秀影片”,尤其是抗日英雄李向阳的饰演者郭振清老师,更是无可争议的当选“百名优秀演员”和“百个优秀银幕形象”,“平原”在此次评选中可谓是获得了“完胜”。相比之下,五十年前那次评选中获“优秀影片一等奖”的某些片子却没有能入选“百片”,就很能说明问题,可见无论是广大观众还是绝大多数的专家权威,其心里都是有“一杆砰”的!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平原”中的“反一号”,鬼子中队长松井的饰演者方化老师,别看他未能入选百星,但他在观众中的影响及中国影坛中的地位,却丝毫不亚于那些入选的“百星”!因此,在后来有关权威部门的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份量极重的话:“中国影坛上,以方化同志为代表的影坛反派人物……”。众所周知,方化曾被誉为“XX专业户”“影坛五坏之一”,而官方这个提法,则已将方化老师定义为:中国影坛反派的代表人物、第一人!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

总而言之,在“平原”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最佳”“第一”!最佳抗战影片,最佳抗日英雄,最佳日本鬼子,最佳作曲(鬼子进村)。
还有片中那些极其鲜活的银幕形象,如威武不屈的老勤爷,慈祥亲切的李向阳母亲,朴实的区委书记,幽默的侯大章,坚毅的钱大友,机智的“联络员”,饭店的“跑堂”,不知疲倦的打更老人,还有那“为虎作伥”的翻译官,“哈叭狗”似的汉奸、地主,喊话的小喽罗甚至敌炮楼里那贪财、蛮横的“小队长”等等,几乎都成为抗战影片中人物形象的佼佼者!

综上所述,虽然《平原游击队》在五十年代的评奖中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誉,然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她一直都是响当当的“最佳”,无可争议的“一等奖”!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影传奇》,曾搞过“你最喜爱的国产影片”投票,结果:“平原”得票最高!!!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经典老电影《平原游击队》

最爱小人书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50后至80后对小人书都情有独钟,小人书伴随着这几代人长大,小人书给予了这几代人丰富的营养。\x0d\x0a 我爱小人书,让我们在此共同回味童年的小人书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