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时切掉的扁桃体,45岁时又切了一次,难道它还会再生!?
百科
科学
2025-01-15 06:00
浙江
谁能想到,四十年后,她的扁桃体竟然再次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凯蒂住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近期她因为喉咙痛和咳嗽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扁桃体再次发炎了,需要重新切除。凯蒂 图源:Katy Golden
这让凯蒂十分惊讶,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扁桃体了。回想起小时候的手术,她记得自己五岁时就经历了切除扁桃体的手术,怎么可能会再长出来呢?凯蒂坦言:“我知道口腔里有一个小组织,存在多年,我一直没有在意。我以为那就是正常的结构,毕竟我不是医生,对口腔结构了解不多。”每当她生病,喉咙肿痛时,她总以为那只是普通的咽喉炎,而不是自己残存的扁桃体在作怪。但医生的诊断让她大吃一惊——原来,扁桃体炎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因为扁桃体再生问题,重新回到了她的身体。扁桃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咽喉部两侧,形状像两个小杏仁。它们在儿童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捕捉外来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并将其移除。可以把扁桃体看作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会将空气中和食物中的潜在有害物质拦截下来,并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进行清除。在儿童时期,扁桃体通过其特有的结构——充满裂隙的“隐窝”(crypts)——有效地捕捉这些有害物质。这些“隐窝”增加了扁桃体的表面积,使得它能够更好地执行过滤功能。研究表明,扁桃体在生命的前几年特别重要。正如弗林德斯大学耳鼻喉科和头颈外科的西蒙·卡尼(Simon Carney)教授所解释的:“扁桃体特别重要的时期是生命的前六个月,之后淋巴腺系统会承担起大部分免疫任务,扁桃体的作用逐渐减弱。”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减少,这也是许多人在反复发生扁桃体炎后选择切除扁桃体的原因。扁桃体切除手术虽然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减轻反复感染带来的不适,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年受到扁桃体炎困扰的人。扁桃体切除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医学史上,扁桃体切除手术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反复性扁桃体炎(tonsillitis)的有效手段。19世纪后期,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变得更加普遍,扁桃体切除术也开始成为治疗喉咙感染的常规手术。在20世纪初,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普遍流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成为了预防和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标准治疗方法。当时的医学观点认为,反复的扁桃体炎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扁桃体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和慢性咽炎,因此通过切除扁桃体来“根治”这些问题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医疗做法。1537年的口腔解剖 图源:Ronald Alastair McNeill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扁桃体切除术也被视为一种“预防性”手术,甚至一些健康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明确症状的情况下,也会被建议进行手术。原因之一是当时医疗界认为扁桃体“无用”且“容易引发健康问题”,并且认为手术可以预防未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尽管扁桃体切除手术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关于是否应当切除扁桃体的争议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扁桃体在免疫系统中并非完全“无用”,它仍然在防御外来病原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扁桃体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免疫防御,还在成年人的免疫功能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年来,扁桃体切除手术已经不那么常见了,但每年在美国,依然有超过50万人接受这种手术。过去用于切除扁桃体的专业工具 图源:Wikipedia大多数人认为,扁桃体一旦切除,就不会再生长。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少数患者在扁桃体切除手术后,扁桃体竟然能够再生。研究发现,约6%的患者经历了扁桃体的再生,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为什么扁桃体会“重生”?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免疫机制。一项研究跟踪了82名接受扁桃体切除的患者,发现其中有6.1%(五名儿童)的扁桃体组织在手术后再次生长。这项研究表明,饮食中的糖分摄入以及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促进扁桃体组织的再生。另一项研究指出,年龄较大的儿童(超过7岁)的扁桃体再生几率较高,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再生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是曾经切除过扁桃体的人,发现扁桃体又“复生”了,不必过于慌张。幸运的是,如果扁桃体再生导致不适症状(比如喉咙痛、吞咽困难等),你依然可以选择再次进行手术切除。凯蒂·戈尔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尽管她的扁桃体在切除手术后重新生长,但她可以选择再次手术,彻底解决不适症状。尽管如此,成年后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比儿童时期要痛苦得多,恢复期更为漫长。凯蒂坦言,手术后的恢复比她预期的要艰难得多。总之,你得知道你的身体是“聪明”的,它随时都在调整自己,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而你需要做的,便是关注这些细微的信号,和你的身体保持“默契”的沟通。
参考资料:
[1] https://edition.cnn.com/2025/01/02/health/tonsils-regrow-sore-throat/index.html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0445984/
[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85814613002162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