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虎头庙沟村的太行山山脊上,秋草枯萎后,巡护人员蹚出的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循着这条小路,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裴姿琛带领“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的记者,体验了保护区日常巡护工作。
图为保护区工作人员对监测站点红外相机运行情况进行巡护。张铭贤摄
“这个红外相机安装处,就是我们首次拍摄到华北豹影像的地方。像这样的红外相机监测点位在保护区还有130来个。我们保护区工作人员会定期更换相机的存储卡,对其中的影像进行检查、鉴别。” 裴姿琛介绍说。
这台披着“迷彩外衣”的红外相机悬挂在一棵松树上,离地约50厘米,上面安装了三块光伏发电板,可以为相机提供电量。
华北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球9个金钱豹亚种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是我国特有的金钱豹亚种。历史上,华北豹曾广泛分布于太行山区域,特别是驼梁一带。2012年,华北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记录。
“我们最近一次拍摄到华北豹是今年春天,只拍到了头部上面和背部,没有拍摄到面部,影像不是很完整,但可以确定是华北豹。”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曹中华向记者介绍,保护区先后实施了对华北豹种群和栖息地专项调查等系列监测和保护工作,布设相机监测位点130余个,其中15个位点拍摄到了华北豹的清晰影像。截至目前,累计拍摄到华北豹50余次,个体数为4到5只。食物链中“顶级捕食者”华北豹的频繁现身,正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改善的印证。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平山县境内,属太行山中段东麓,属于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曹中华说:“保护区将进一步完善科学监测体系,针对华北豹及其食物链物种,系统性开展种群分布和数量监测;对华北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对保护区周边地区人为活动干扰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估分析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的华北豹保护管理措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或道路阻隔,华北豹栖息地破碎化现象明显,呈点状分布,生态廊道连通性较差,华北豹生存面临“孤岛化”状态。
“针对这一情况,保护区将开展跨区域合作,在华北豹分布的驼梁区域,修复太行山扩散廊道,重新连通被割裂的栖息地,形成迁移交流生态廊道,促进华北豹从周边地区自然扩散到北京。” 曹中华说。
在大力实施对华北豹种群和栖息地专项调查等系列监测和保护工作基础上,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开展鸳鸯繁殖、兰科植物、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等专项调查,初步掌握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家底。
保护区将根据调查结果,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相对薄弱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工程建设,使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逐步恢复稀有、珍稀、濒危、易危生物物种的种群数量。
来源:中国环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