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鼓韵村史 | 远西村:福州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位中共地下党员陈定波的故乡

文摘   2024-11-11 17:29   福建  

鼓韵村史

鼓山


村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见证了千百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岁月悠悠,光阴流转,村落积淀了自然、人文之精华,一方沃土,就是一轴耐人寻味的画卷。老的记忆,新的风采,本期“走进鼓山”系列文章将开启鼓山镇的“鼓韵村史”。




今天带您走进

远西村



▲远西村村部

远西村位于鼓山镇南部,东至远中村,西至前屿村,北亦同远中村毗连,南与台江区相望。境内孕育有光明港公园、淌洋河等山水风光,诞生出革命烈士陈定波等历史人物。现存多处历史古迹,如凤洋新西境、范祠碑、奉勒碑、募建重修福缘善庆碑、凤浦堂等,其中范祠碑、奉勒碑、募建重修福缘善庆碑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凤浦堂樟树、凤浦堂榕树等多株古树分布其间。截至2023年6月,全村880余户,约2200人,共4个村民小组;有董、陈、阮、郑、金等姓氏,其中以董姓、陈姓为主。


石刻碑文


远西范祠碑

位于鼓山镇远西村新西境旁。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立。2013年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碑为花岗岩质,高210厘米,宽75厘米,厚19.5厘米。碑额楷书“范祠碑”三字。嘉庆二十一年八月吉日立。

范承谟,字觐公,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浙江巡抚。在浙四年,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康熙十一年(1672年)擢升福建总督。他为官正直,关心民瘼,曾上疏直言禁海之弊。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范承谟察觉到在榕的靖南王耿精忠有反心,便上表朝廷,请求暂缓裁兵,又打算巡视边海,征调兵马防御。不料,范承谟的行动尚未实施,耿精忠便已叛变。耿精忠声称有海盗犯境,请范承谟前去商议。当时,福建巡抚刘秉政依附耿精忠,也催促范承谟前去。范承谟知道事情有变,拒绝侍从护卫,孤身前往。耿精忠的党羽拔刀威胁,范承谟挺身向前,骂不绝口。耿精忠素来忌惮范承谟的威望,害怕杀了他会激怒百姓,便把他囚禁在土室中,并给他戴上刑具。范承谟绝食八日,却不能死。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清兵攻克仙霞关,耿精忠打算投降。他找寻托词以求免死,又怕范承谟暴露他的罪行。十六日,耿精忠命人逼范承谟自缢。范承谟的幕客嵇永仁、王龙光、沈天成、从弟范承谱等五十三人同时遇害。耿精忠将范承谟的尸身焚烧,弃于野外。后来,泰宁人许鼎深夜收敛他的遗骸,加以隐藏。次年,许鼎将范承谟的遗骸送往京师。康熙追赠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贞”,并亲自书写碑文赏赐给他的家眷。康熙十九年,耿精忠伏诛,范承谟之子范时崇割其肉祭奠父亲。后来,福建百姓请求为范承谟建祠,康熙皇帝亲书“忠贞炳日”匾额。

清代郭柏苍《乌石山志》收录有郑开极所撰《忠贞范公祠堂碑记》评价道:“其人者,生则降自崧岳,为半壁之长城;死则重如泰山,扶两间之正气者也。”谢章铤习惯称范公祠为范忠贞公祠、忠贞祠。



远西奉勒碑

位于鼓山镇远西村新西境旁。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立。2013年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碑为花岗岩质,高210厘米,宽75厘米,厚19.5厘米。碑额楷书“奉宪勒”三字。



远西募建重修福缘善庆碑

位于鼓山镇远西村新西境旁。清光绪八年(1882年)立。两通碑形制尺寸一样,坐西朝东,高167厘米,宽61厘米,厚15厘米。碑额楷书“募建重修”“福缘善庆”各四字。碑文多已模糊,内容为捐建范祠者名单以及所捐金额。2013年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革命遗址



陈定波烈士纪念馆

位于鼓山镇远西村。陈定波烈士牺牲于1949年,其英勇事迹在家乡父老中口口相传,却始终没有专门纪念烈士陈定波的阵地和资料,只有故居门口挂着的那块牌匾——“烈士陈定波故居”。

2011年,为配合城市发展,远西村被列入征迁旧改范围。村里的两位退休老党员为了让英雄荣归故里,让英雄的事迹被更好地传颂,让英雄的精神被更好地继承,他们与邻里们商量后,愿意放弃一部分赔偿款,申请在陈定波烈士故居原址上修建“陈定波烈士纪念馆”,此举获得广大乡亲的赞赏和支持。

2018年初,陈定波烈士纪念馆顺利建成。纪念馆内陈列着陈定波的事迹图片和宣传展架,周边立有“光荣亭”和“陈定波烈士生平石碑”,供前来的参观者和往来的行人驻足瞻仰。光荣亭有楹联:“有大好男儿,光争日月;赖精忠英烈,气壮山河。”2018年6月,陈定波烈士纪念馆成为晋安区一处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正式面向大众开放。




境庙



远西新西境

位于鼓山镇远西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2002年重建。境前有“聚福亭”,三层,八角,楹联十分丰富,诸如:“岚光扑面新经雨;闽水回眸正涌潮。”“孺子解吟,枫叶经霜好;老夫喜颂,夕阳照野明。”另有两座马夫亭。

境庙混凝土结构,规模宏大,由文武安乐太平王殿、顺天圣母殿、文昌殿等组成,主要供奉文武安乐太平王、侍政官、金将军、大王、临水夫人、文昌帝君、济公、观音等。境内亦有诸多妙联,其一:“远耀八闽,新境旧乡,有唐风宋调;洋流九派,西来东注,送百舸千帆。”其侧分立有远西奉勒碑、远西范祠碑、远西募建重修福缘善庆碑等文物。




人物传略



陈定波

陈定波(1925—1949),鼓山镇远西村人,革命烈士。与革命烈士徐仁忠为表兄弟。

1941年,考入闽清国民师范。一年后结业,到连江丹阳小学教书。1944就读于林森师范。福州第二次沦陷后,随校北迁到沙县,创办文学刊物《怒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1946年,林森师范回迁福州后,陈定波经常撰文揭露社会黑暗,又论述革命光明坦途,逐步成为学校进步青年领袖。在林炯模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任中共林森师范支部书记,组织学生运动。他首先组织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暴行“沈崇事件”的罢课活动,又组织抗议公共汽车公司资本家和反动警察殴打抓捕省福中学生暴行,还组织建立民主栏的罢考、反对取消师范生公费待遇的反饥饿罢课等斗争。

不久,因此暴露身份,不得不撤到闽侯枕峰小学当教师。又以枕峰小学为据点,在南通、南屿一带开展农民运动,组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48年1月,中共福长林中心县委成立,任林长边区区委书记。同年4月,发生“城工部事件”,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便自行组建“福州地区工作委员会”,任书记兼组织委员,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林森师范组织“大关北同学会”,创办《涛声》刊物;派人到北峰筹款,建立武装;开辟长乐黄石为地下党交通据点。

1949年初,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同年4月,任中共林森县第四区委书记,发动郭宅小学教师罢教,声援福州市内师生的“反饥饿”运动,周边的林浦、城门、黄山等小学纷纷响应。同时,还率领闽浙赣边区纵队林森游击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入闽。

1949年7月,任中共福长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和政治交通员。8月初,在前往闽浙赣边区纵队闽中支队所在地汇报工作时,遭受国民党保安团的袭击,在战斗中不幸被捕。8月17日上午,福州解放前一刻,在龙祥岛禄家村英勇就义,年仅24岁,是福州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位中共地下党员。






主办:鼓山镇人民政府
运营:福州广播电视台
主编:十九先生
编辑: 张倩
校对:郑寒冰 黄勇 李洪
监制:薛剑辉

福晋鼓山
鼓山镇政务信息发布平台,鼓山镇人文风情推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