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镜头能让人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事情,同样也能映射出人心的善恶,有人利用它记录发生在医院的感人故事,也有人利用它作为要挟医生的筹码。
没有尊重何谈信任,鼓励患者拍照举报医生就是在“拉仇恨”!山西省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行动,该省卫健委明确提出鼓励采取“随手拍、及时拍”等举报投诉方式,自觉接受就医患者、社会群体和媒体的监督。医生反感的行为,却鼓励患者去做,这究竟是“高招”还是“坏招”?是否具有可行性?山西省的这一政策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微博上医护网友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对于患者拍摄及鼓励患者拍摄行为不理解、不认可,认为这样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还有人表示,这会让医生强化自我保护,最终结果是不利于患者。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拒绝举报投诉,拒绝这种践踏职业、人格尊严的行为。但也有患者表示,在就诊过程中录音或拍照并不是出于恶意,有的人录音是为了记下医嘱,担心回去忘掉医生交代什么了;有的人是害怕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还有的只是单纯地记录美好瞬间。
![]()
资深医疗律师宋绍辉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患者拍摄就诊场景的行为不违法。不过,除了法律之外,患者也应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能随心所欲进行拍摄。“患者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要遵守医院的诊疗秩序,随意对医务人员录音录像,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诊疗秩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对患者拍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明确禁止院内拍摄的医疗机构。为了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维护病房安宁,并兼顾其他病友与本院人员之隐私,不得在本院院内进行采访、拍照、摄影或录音。2018年3月份,该院曾发生医生制止患者家属录像引发冲突的事件。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睢素利教授表示,在部分案例中,患者偷录证据被法院所采信,未经他人允许,我觉得这种行为已构成侵权。医生反感、撕裂医患关系,让医患双方心存芥蒂……山西此举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些“歪门邪道”。医疗时评人吴帅在评论中感慨:这是文明的倒退,将会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不要说在国内,即使放眼世界,也是首创。“法律从来都没有禁止过拍医生,但掌握公权力的管理者现在却画蛇添足加上鼓励两个字。这个鼓励在这里显得很唐突和无礼,你为什么不鼓励拍照的民众对准公务员,又或者是别的职业群体,而偏偏唯独只对准医生。难道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素质最低,需要专门的鼓励,狠狠监督和破格监督吗?”“从证据的效力来说,随手拍等方式产生的证据属于电子证据,容易被篡改,也容易碎片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对于这些证据所反映的事实应当持慎重的态度,不能轻易地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鼓励采取“随手拍、及时拍”等举报投诉方式,谁来拍、怎么拍……山西此举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如果拍摄到其他患者,是否会泄露他人的隐私。以这样的方式不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很不合适,这不是改善医德医风正确的做法。”也许理解卫计委的想法,可是这个办法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哪个医护人员是完美无瑕的,也没有谁永远不说错话,甚至很多时候说对话了都有可能被曲解,最终的结果就是说话的人就不说话了,惹不起我躲还不行吗?点击领取:中级(主治)职称考试题库,人与人存在绝对的误解和相对的理解,每个人的角度和高度都不一样,每一个人还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至少也认为自己没被完全理解,同一句话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解读,完美有效的沟通并不存在。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护理的认知是非常非常浅薄的,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患者或者家属出现理解偏差,断章取义、认知偏差简直是不要太常见的事情。一个急性心梗的病人,你跟他讲,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要赶紧去做手术,很大可能要放支架,如果拖下去巴拉巴拉。家属说:我是女的,我不懂的,我不敢签这个字,让我家里人来齐了再说吧。这个真的很危急,ST段巴拉巴拉,拖下去有可能会心脏破裂----然后真的心脏破了。然后家属一群人过来闹,拿着录音:她都是农民,她又不懂医,而且你又没说心脏一定会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人,理解不了这样的事,经历过这样的人,哪怕最终结果没事,但是内心早已百孔千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