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苏北年轻人卖美甲,在拼多多年销上千万,带动5万宝妈成就产业新名片

楼市   2024-07-29 18:31   中国  


2019年的一天,张达在拼多多后台看到一个有趣的订单。“看姓名、联系方式,像表妹下的订单,但我的穿戴甲店才开第二天,她应该不可能知道。”张达回忆。

1993年出生的张达,是江苏东海县人,当地以水晶闻名。高中毕业后,张达曾跑到北京经营水晶生意,但没闯出什么名堂,最终回到东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有人在拼多多销售穿戴甲,且生意不错。

 

图/最近几年,东海穿戴甲行业快速兴起
来源/冉正鸿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达很快开出了第一家拼多多店铺,这才有了开头的故事。后来,张达确认了表妹的订单。“她在电话那头说,在拼多多上一搜‘穿戴甲’,就跳出了我的商品链接。”


彼时的张达,或许尚未意识到,东海穿戴甲在拼多多上正处于爆发前夜。



奔袭5年,穿戴甲成东海新名片


东海,位于江苏东北部,天然水晶资源占比达到国内的一半。过去三十年,东海逐渐成为集生产、加工、贸易等于一体的“水晶之都”。


自2019年以来,当地穿戴甲产业在拼多多一路狂奔。水晶产业之外,东海很快有了新的产业名片。


就在2019年,经营穿戴甲生意不过半年的张达、顾汉玲夫妇,便赶上了拼多多爆发的时刻。


他们的拼多多店铺设立于当年3月,但一到10月,拼多多上穿戴甲的日订单,就飙涨到了三四千单。那段时间,夫妻俩不得不带着三十多名员工,每日起早贪黑赶工,依旧赶不上订单上涨的速度。


张达印象中的2019年冬天,夫妻俩未曾有过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订单太多员工完全做不过来,直到调成预售模式,情况才略微好转。”

 

图/目前,顾汉玲工作室的宝妈已经超过200多人
源/冉正鸿


创业之初,张达夫妇和十名员工只能挤在二十多平方米的自家客卧里;随着订单变多,团队搬入了城中村阁楼内;10月份拼多多店铺大爆单时,张达一口气租下了数千平方米的厂房。总结这段历程,张达概括为“每3个月搬一次家”。


相比之下,早一年入局的马壮,更快吃到了拼多多红利。早在2019年初,马壮旗下一款穿戴甲销量开始井喷,最终以总销售额近500万元的傲人成绩,成为拼多多的超级单品。


每每想起这款单品,同样是1993年出生的马壮都难掩兴奋:“我们应该是拼多多上第一批把穿戴甲做火的人,后面很多人也跟进来做了。”


尝到红利的马壮将店铺数量扩至5家,尝试店群化经营,这带动他拼多多店铺年销售额翻了两番,达到近两千万元。


总结穿戴甲的兴起,马壮认为是拼多多带来了新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女性。穿戴甲之前,这群人热衷在门店享受耗时长、费用高的美甲服务。穿戴甲之后,她们被可拆卸、耗时短的新兴穿戴方式吸引。


“更重要的是,在门店做美甲动辄花费两三百元,还要等五六个小时,现在一副穿戴甲只需要二三十元。”马壮说。


张达的拼多多店铺每年近千万元的销售额,有相当比重由学生贡献。“除了收件地址都是学校,我们还发现每到开学、圣诞以及国庆,穿戴甲的销量就明显上涨,很明显是学生在消费。”


张达们的创业故事传开后,东海人纷纷涌入拼多多,掀起了新一轮的穿戴甲掘金潮。有趣的是,这批新商家不少曾是张达等人的员工。


马壮记得,2021年左右,拼多多流量正在喷发,不少离职创业的员工将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至少有四五名员工,她们学会穿戴甲手艺后就与人合伙,在拼多多开店。其中不少人一两年就做了五六十万单,销售额也做到了千万元。”

 

图/宝妈们正忙着打包发货
摄影/冉正鸿


同样是在2021年,感受到穿戴甲生意爆发的潘前方,沿着产业上游发现了甲片生意。


“甲片是穿戴甲核心原材料,以前东海商家从天津、义乌等地进货,但放在本地生产价格更有优势。”算完这笔账后,潘前方火速购置了三台甲片生产设备,并一路做大。在拿到张达、马壮等人的订单后,他将工厂的产值做到了两三千万元。


经过2019年、2021年至少两轮在拼多多的爆发,东海穿戴甲的从业人数、产业规模均跃迁至新台阶。如今,东海穿戴甲从业人数达5万余人,仅手工穿戴甲年销售额就近30亿元,产量过1亿副。一部分穿戴甲也漂洋过海,被卖到欧美。



宝妈成职场主力军,月收入八九千元


东海5万多穿戴甲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村镇的宝妈群体,她们如今已是行业的中坚力量。


从职场边缘走向中央,当地宝妈在几年之前根本不敢奢望;“一是要照顾家庭,二来我们也一直不是职场主力军。” 


宝妈是“职场边缘人士”的自我认知,也曾让不少穿戴甲商家感到头疼。


比如刘浩杰,今年不过三十岁,与马壮同期进入穿戴甲的电商大军,2019年5月,眼见拼多多店铺日订单涨到了三四千单,刘浩杰却苦于招不到宝妈。


“我当时跟她们说一天做40副,赚300块钱很容易,可人家压根不信,觉得工资那么高肯定不好做。”对此,刘浩杰颇为感慨。


相较刘浩杰,张达的局面稍显缓和。张达自创业初期招募的十名宝妈,在拼多多店铺爆发时担起了主要的生产任务,她们每月收入也涨到了五位数,后来这些人还陆续拉来了200多名宝妈。


这也让张达意识到,穿戴甲独有的工作特性,更能成就宝妈。“穿戴甲是纯手工活适合心细的人,且计件付费工作灵活度高,宝妈群体天然适合这份工作。”据张达介绍,一般长达一周,短则两三天,宝妈就能上手。

 

图/每制作一副穿戴甲都有提成,熟练的宝妈可以月入过万
来源/冉正鸿


在最初带教时,张达的妻子顾汉玲就注意到,高收入、时间自由,是吸引宝妈入行的重要原因。


“在东海这样的四五线小县城,以前都是男人外出赚钱,女人照顾家庭。但是近些年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一个人养家的压力就突然变大了。”顾汉玲表示,以往适合宝妈的收银员等工作,收入仅够贴补家用,显然已满足不了她们。


比如董二静,生完三胎后压力陡增。在接触穿戴甲之前,董二静曾考虑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以前想收入高点只能去电子厂、服装厂,但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完全顾不了孩子,一个月到手也只有四五千元。”董二静说,与马壮合作三年,自己月收入达到了八九千元。“马总在拼多多的生意很大,我还拉了很多小姐妹一起来做。”


在东海,制作一副穿戴甲的提成为五到八元不等。随着经验累积,做工速度变快,宝妈的收入还在不断提高。


李景芹,两个孩子的母亲,月收入已过万元,是刚入行的两倍。“虽然穿戴甲每周都有新款,但实际制作工艺几乎没有区别,一旦熟练后只会越做越快。”她说。


收入翻倍同时,李景芹还担起了孩子的每日三餐。她工作的地方离家不远,每天上下班步行时间不过五分钟。穿戴甲兴起后,商家流行在社区周边设立小型工作坊,宝妈工作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


比如马壮,在拼多多销售额达两千万元后,与之合作的宝妈暴涨到六百多位,为此他设立了二十多个工作坊;张达则通过六个工作坊,与两百多名宝妈保持着稳定合作。


“以前招满宝妈后,我们才会租下居民楼。”据马壮介绍,穿戴甲生意在拼多多持续井喷,带动宝妈劳动力供不应求,现在商家会先抢占最近的居民楼,然后才好招揽宝妈。


这也在暗示,宝妈已成为穿戴甲的核心人才。


从去年开始,面对无宝妈可招的东海市场,马壮跑到河南开封设立了工作坊。“因为本地已经招不到宝妈了,连农村乡镇的也被抢光了,只能去外地招。”



旺季仅有20天,持续爆款成破局之道


服装具备典型的淡旺季销售特性,作为服装配饰的穿戴甲,也呈现相似特征:穿戴甲在冬季销量往往更好。


顾汉玲发现,相较服装,穿戴甲的旺季时间更短。“虽说圣诞、元旦等节庆日也是销售旺季,但春节前后的二十多天,却能贡献一年的七成销量。”


如何抓住这二十多天,在极短的穿戴甲爆发期内赚取更多利润?东海人的做法是,在销售淡季尽可能留住更多宝妈。


“这一点跟工厂一样,宝妈觉得淡季你这里订单不多,收入不稳定,旺季订单再多她也不来了。”顾汉玲强调,毕竟无论在东海何处宝妈都是被争抢的对象。

 

图/穿戴甲爆火后,东海的色胶、甲片等产业也正在崛起。色胶
来源/冉正鸿


因淡季没留住宝妈,在旺季丢失穿戴甲订单的大有人在。


其中就有刘浩杰。自2019年首度大爆单后,此后三年他在拼多多迎来了持续爆发,巅峰时日销售额达60多万元,可他仍错失了不少订单。“没办法,淡季时你能留住多少宝妈,就注定在旺季能赚多少钱。”


有段时间,东海个别商家会在淡季大面积囤货,短时间吸纳了不少宝妈,但因为商品滞销现金流承压,又很快暴雷。“只能说这些人野心太大了。”张达形容。


相比激进囤货,张达持续在拼多多测试爆品的策略,更稳扎稳打。


“通过对比穿戴甲的点击数、转化率,拼多多最晚能在七天内测出爆款。”张达说。经由这种方式,他用三天测出一款总销量达10万单的“星光朱古力”;另一款穿戴甲“斜边法式”,则成为热销半年的长青款。


今年夏天,张达的策略通过了市场的验证。6月份他刚租下占地2000平方米的新工厂。拼多多上持续测出的爆款,让他在淡季有了将团队规模翻倍的底气。


马壮测试爆品时有一组更明确的数字:“一款穿戴甲测试的转换率如果达到3%,就极有可能引爆。”张达解释道,“因为商品会爆发式增长,一款穿戴甲如果今天在拼多多卖到100单,明天可能就变成500单,后天就是1000单,最后整体的销量将非常可观。”


该策略下,马壮曾测出一款销售额达百万元的超级单品。


在拼多多测试爆款的策略,正被更多东海人沿用,并逐步将产业延伸至甲片之外的色胶、穿戴甲五件套等领域。


“穿戴甲的制作门槛不高,只有做到全产业我们才有优势。”有商家表示。


*题图来源于冉正鸿拍摄。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镜观台
专注原创深度报道 重新定义创新经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