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代表力量 谱写实干答卷——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代表工作综述

时事   2025-01-04 10:05   内蒙古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依靠代表、服务代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成效进一步显现。2024年8月,我市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人大“新形势下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

深化“两个密切联系”

筑牢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是代表履职尽责之基。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两个联系”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更好地听民声、聚民意。加强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着重在实效上下功夫。每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3到5名基层代表,直接联系基层市人大代表229名。不断完善代表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市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并明确联系指导机构和活动场所。选定青山区富强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等11个场所为11个专业代表小组之家,作为日常组织学习、召集会议、开展集中性活动的相对固定场所,充分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之家的平台作用。组织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以打造“三个高地”为主题,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代表们结合自身履职情况谈体会思路,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面对面反映人民群众最为真实的呼声,代表的优势和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着重在满意度上出实招。市人大常委会精准定位,谋篇布局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从“建、管、用”三方面发力,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之家迭代升级。全市人大代表之家通过接待群众来访、收集居民“微心愿”等方式及时了解民情民意,累计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2100余件。协调推动市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代表之家”组织的活动812次,参加活动代表达到1245人次。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进全市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网上人大代表之家”,强化履职积分运用,实现代表履职情况即时录入,履职积分自动更新,积分排名年终公示。各旗县区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小程序、线上接待选民一码通等,数字化水平大大提升,赋能代表履职,深化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深化议案建议“两个高质量”

落实人民的呼声和期盼

民之所盼,代表建议之所向。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着力在“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上下功夫,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围绕提高内容质量,强化调查研究工作,落实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与有关部门事前沟通协调机制。代表通过包头人大官方网站“代表议案建议”通道,对难以查找到相关资料或了解到翔实情况的问题提出沟通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收到有关部门的书面回复。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勤勉尽责、履职为民,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共提出议案4件、建议373件,闭会期间,通过全市“两代表一委员”通道,共收集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60篇,市人大代表建议100余篇。这些来自实际、来自基层的议案建议,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有效解决了一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围绕提高办理质量,持续跟踪保障办理质效。市人大常委会把推进督办工作作为增强办理实效、解决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经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领衔督办代表建议9件,各专门委员会领衔督办代表建议12件,重点督办效果突出,做到了代表满意,群众受益。办理中,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全覆盖、一对一电话回访,核查承办单位的建议办理质量和办理答复等情况,并对办理结果进行综合考评与反向扣分,办理不扎实的建议将进行再次交办。以真督促、真办理,推动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的问题得到解决。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满意率99.6%,办成率92.4%,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深化为民“两个机制”

激发代表创新和活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这一年,我们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和人大代表参与民商事纠纷化解、信访代表制深入实施,以小切口影响大民生,聚焦聚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持续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实践中走深走实。县乡两级人大围绕“精准选项、精准实施、精准监督”三个重点,在项目可行性、操作程序规范性、项目建设实效性上下功夫,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监督办法》,补齐薄弱环节。2024年,全市实施旗县区级民生实事项目93个,投资25亿元左右,乡镇街道级民生实事项目322个,投资8亿元左右。每一个项目都“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做到了老百姓期盼什么,人大就关注什么,政府就重点落实什么,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这份“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民主”。

代表参与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探索中见行见效。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与两级法院协调联动开展人大代表参与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一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1148件,成功调解801件。石拐区作为民事纠纷诉前调解试点,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案件成功率达86.7%。今年以来,我市利用人大代表之家(站)、“人大代表接待岗”“代表协商议事厅”等平台,以“张章宝说事会”“有事好商量板凳会”“麻事好商议”等人大代表特色活动为依托,通过面对面接待群众来访,通过代表信访代办机制,组织代表参与化解信访事项1124件,成功化解998件,一批矛盾纠纷消解在基层一线和萌芽。组织市人大代表走进“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督办疑难工单,推动人大代表常态化、便捷化、全天候履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服务保障“两个提升”

抓好代表充电和赋能

人大工作,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强化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工作能力建设,精心筹划,认真准备,成功举办了市人大代表培训班1期,全市苏木乡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培训班1期,组织在包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参加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4期。同时推动各旗县区强化代表培训,全市培训各级人大代表2600余名,其中市人大代表196名。为增强代表培训的针对性、专业性,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安排培训班开展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课程。并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谈感悟心得,“系列谈”刊登在包头人大微信公众平台,搭建起深入思考、广泛交流、互促互进、共同提高的学习场域。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合理分配人大代表履职经费,优先支持基层人大工作。为无固定收入市人大代表发放补贴9.5万元,为市人大代表订阅履职书籍、报刊。通过组织座谈会、专题调研、集体视察、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提升履职知识储备和知情知政水平提供保障。

回首方知行渐远,登高振奋再向前。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立足人大职能职责,在“懂人大”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善于“讲人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引领带动各级人大代表肩负起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以更有特色、更富成效的代表工作,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雪仙;通讯员:李娜

(责任编辑:袁闻廷;一读:牛瑶;校对:张桂莲;一审:杨帆;二审:梁学东

声明:包头市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授权,注明来源于《包头日报》微信公众号(BaotouDaily)。

如果可以,请点点底部给小编加个鸡腿↓

包头日报
贴近铸就主流,责任彰显公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