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历史根脉——岷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政务
2024-11-30 18:52
甘肃
文物,作为中华文明永恒的印记,一碑一刻,一砖一石,都是时间的篆刻,是历史的深邃呼吸,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见证着跨越千年的文化脉动。自今年5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转入实地调查阶段以来,岷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组建了专业的普查队伍,深入全县各乡镇,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细致、科学的普查,全县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初冬的晨曦,寒意如霜,笼罩着大地,岷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员们,已毅然踏上征程。他们的身影在冷风中略显单薄,脚步却坚定而有力。定位、拍照、记录,普查队员们运用北斗手持终端、卷尺等设备工具,对每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位置、保存现状、本体边界等数据进行精准测量测绘、打点采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同时,认真记录每一处文物点的位置、年代、特征等详细信息,力争做到全面核查,不漏一处。岷县博物馆副馆长 后永乐:我们岷县的文物普查目前是在复查阶段,咱们县上一共有152处,包括史前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各种类型的都有。新发现固然让人激动,遗址踏查的辛苦却少有人知。“四普”要求登记文物本体边界坐标,确定遗址、文物的边界,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也得具备足够的耐心。所有信息都被掩藏在厚厚的黄土下,一处遗址的分布面积往往有成千上万平方米,队员们要拿着设备在农田野地里徒步几个小时,在台地、断面爬上爬下。这些对于才工作一年的小王来说,虽感辛累,但成就感满满。岷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 王珂琰:刚参加工作以后就能够参与岷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这项工作,感到非常荣幸,从我们五六月份开展实地调查以来,我已经走了岷县七八十处大大小小的遗址、古建筑之类,我现在四普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每一处遗址坐标的采集、数据的测量以及后期这些采集数据的上传工作,我们现在四普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每处文物的保护规划评估都是极为重要的。文物标本是历史的实物见证,在梅川镇的杏林遗址处,队员们或俯身细察,或登高眺望,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隐匿标本的角落。岷县博物馆副馆长 后永乐:今天我们来到杏林遗址采集了好多的标本,从这个采集的标本来看,这就是齐家文化的遗址,它有这个花边陶片,还有细绳纹的,也有夹沙的一些陶片。“四普”实地调查的全面开展,盘活了基层文物保护“一盘棋”,也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总动员”。据悉,岷县将继续严格按照“四普”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实地普查工作稳步进行。同时,详细梳理文物线索,不断提升实地普查工作质量,全面保护传承岷县历史文脉,推动文化传承,也为今后的文物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岷县博物馆副馆长 后永乐:因为我们知道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特别丰厚的一份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全方位的摸清我们自己的文物家底,对我们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都有特别大的意义和价值。全媒体记者: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