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宣教

职场   2025-01-22 18:05   河北  


常见问题



“我吃喝挺正常,为什么非得记出入量?”

“尿量都不少了,还推利尿剂,是不是有点太认真了?”


现在很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对心衰的认知程度和记录出入量的行为态度很欠缺,他们并不了解自身机体摄入与排出之间是否平衡,也不知道记录出入水量对其治疗以及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何种重要价值和意义。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准确地记录出入水量。


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你秒懂“出入量”为啥这么重要,教你怎么“玩转”记录!


出入量是什么呢?


出入量指的是患者24小时内所摄入和排泄的液体量。入量指进入人体的所有液体,包括饮食、饮水、药物和输液、输血等。出量指从人体排出的所有体液,包括显性失水量,例如尿液、大便量、呕吐物、痰量、咯血量、出血量、胃肠减压量、引流量等。还有隐形失水量,如汗液等。



出入量的记录就像“身体的天气预报”,帮医生未雨绸缪,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哪些患者需要记录出入量?


如何科学记录出入量?



入量记录常用方法:


1.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重量;


(3)粪便量:正常粪便量约为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①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②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③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④稀便(水样便)含水量80%以上;


(4)伤口渗液或汗液: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等重量即得液体重量。

2. 量杯法:


使用有精准容量刻度的专用量杯测量

(1)饮水量: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测量患者饮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的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液体量等。

(3)引流液:胸腹腔、胃肠减压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液。


3.隐性失水量


(不要忘掉哦!)

(1)皮肤蒸发与呼吸时的失水,隐性失水约850ml,体温每升高1℃,皮肤蒸发增加3~5ml/kg;

(2)气管切开后,呼吸道蒸发量是正常的2~3倍,24h失水约800~1200ml;

(3)大量出汗湿透一套衣裤估计丢失1000ml体液;

(4)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患者水分丢失更多。




来源:丽医护理;转载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推荐阅读

干货护士必须50项操作+讲义

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免责声明】
1.“壹护”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壹护”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2.“壹护”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壹护”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删除请联系微信a17330083379

最新医护执业/职称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

壹护
传播护理、医学知识,传递护理、医学理念,共享护理、医学宝贵经验,弘扬护理、医学正能量;致力于打造医护工作者轻松工作、快乐生活、共同成长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