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老物件!劳动人民看了还想看!
在2023年这样一个播种的春天里,不禁让人想起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这东西,现在即将消失了——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现在真的很少见了,传统的“打谷”方式,已经全部改为收割机了。
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这种传统的收割场景,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直到我忽然发现拍到了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收割场景,它是如此的让人感到亲切,让人值得回味。
如今,漂泊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里,我想起了故乡的晚稻黄了,还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打谷场景。
大集体年代的“打谷”场景在我的童年虽然只留下了一些简短的记忆,但却十分的清淅。
那时候生产队实行定额记分,还进行“万斤桶”竞赛,就是一张人力打谷机每天收割毛谷10000斤,时间限定为凌晨零点至晚上十二点。
记得那时候还有打杂的,如耕田的、晒谷的、过秤的、施肥的、看水的、记工的、拖架子的。打杂的比起打“万斤桶”的要轻松许多,所以,他们拿全队平均工分,按天数记工。
提起“打谷”那些往事,在一些淡然的目光里,是飘过却又无痕的岁月。更何况,任何的往事中,或多或少都会隐藏着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喜怒哀乐。正如现在的一代年轻人,在拥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背后,却又多了许多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不解和缺失。
期盼你们理解,我们经常提及的一些陈年旧事,并不是忘记不了那个时代和那些历史,更多是想用那些亲身经历的苦和痛,让你们学会怎样珍惜身边的那点点滴滴的幸福。
尘世的喧嚣, 让我们渐渐忘记家乡的样子, 忙忙碌碌,钢筋混泥土的丛林里,我们渐渐迷失了自我。
在远去的乡愁里,这些曾经我们亲身经历过,养育过我们的打谷方式,而今也却日益模糊,慢慢走出你我的世界。
时代的变化真的有些眼花缭乱,到了九十年代,就在父辈们日复一日演绎着乡村边缘朴实的生活时,一如既往的宁静生活开始变得躁动起来,空气里弥漫和酝酿着让父辈们不安的气息。
零零星星的,一批一批的村里一些青壮年,开始不习惯于祖辈留下来的传收割方式和肩膀上的犁耙了,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袱,带着“收割”中磨练出的那份厉志,开始往城市迁徙,一双泥腿,艰难游走于城市的边缘。
父辈们成为那稻田最后的守望者,一顶破斗笠,一张打谷机,一弯旧犁耙,一头老水牯就能概括他们一生的形象。而这些也许已成为我们在城市里打拼的理由和动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宁愿做城市的游走者,也不愿做稻田的守望者。
曾经忙碌的田野,而今也多了一份宁静,由于很多地方只种单季稻,还有很多疯长着的花花草草。加上抛秧技术和除草剂的推广,收割机开进了农田,这些现代化的种田技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十天半个月的“传统收割”工作量。
“打谷”的壮阔场面已渐渐在农村消失,回不去的收割,已成为一种乡愁,游走在乡村与城市的边沿,在我们谈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城市的灯红酒绿以及醉生梦死之后,才真正醒悟,“打谷”才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故乡。
这种老祖宗手上就有的传统收割方式,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曾经是农民生活的得力伙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其实,你、我、他都不想这些成为一个故乡的黄昏,让我们一起来记住最后一抹乡愁。
其实,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在常德农村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只是这些年,我们不断向城市拥挤,向城市靠近,尘世的喧嚣,让我们渐渐忘记家乡的样子,忙忙碌碌,钢筋混泥土的丛林里,我们渐渐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