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斯克在中国,在深夜里不同的高速开过车,他也会选择把前面的一颗激光雷达保留下来。”在12月26日的理想AI Talk上,李想面对为何理想汽车坚持使用激光雷达而特斯拉却弃之不用的疑问,给出了既大胆又直接的回应,其核心论点直指安全。
图源:理想汽车直播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已成为行业共识,尤其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当下,安全更是所有参与者不可逾越的底线。
面对高阶智驾升级所带来的挑战——日益复杂多变的驾驶场景,以及消费者对安全性能日益增长的期待等,激光雷达被赋予全新的历史角色,正如汽车安全气囊一般,帮助自动驾驶汽车构筑了一道更为坚实的安全防线。
这一点正在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
激光雷达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防线
为何搭载激光雷达能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呢?
根据李想的说法,中美两国在道路条件与交通环境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例如,在夜间行驶时,面对错综复杂的路况,现有摄像头技术在缺乏光照的条件下,其有效视野往往局限在大约100米以内。相比之下,激光雷达则能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中实现200米甚至更远的探测距离,极大地增强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中国道路交通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从繁忙的城市街道到宽广的高速公路,从种类繁多的车辆到多变的天气条件,都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激光雷达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探测能力,以及不受光线变化影响的稳定性,在白天、夜晚乃至光线复杂的环境中均能稳定工作,即使是在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依然能有效感知前方路况与障碍物,为智能驾驶车辆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
基于以上特点,激光雷达对于智驾车辆安全性的提升是十分可观的。
不仅李想持有这一见解,今年7月27日的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直言不讳地表示:“谁说激光雷达没用,肯定非蠢即坏。”他认为激光雷达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实际上,早在2023年,禾赛科技CEO李一帆就在行业中第一次提出了激光雷达到底是“功能件”还是“安全件”的概念。2024年4月,李一帆再次预见性地指出,激光雷达将会成为所有智能汽车的“安全件”。
图源:禾赛科技
2024年11月,李一帆在美国彭博社的采访中再提到,激光雷达是一种拯救生命的装置,其不仅仅是智能汽车的“眼睛”,更是未来的隐形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相当于一个隐形的“安全泡泡”以保护人身安全。
图源:禾赛科技
李一帆认为,激光雷达并不解决100%的问题,99%还是摄像头解决,它只解决1%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都是不能忽视的关乎生命的安全问题。在一些复杂场景里,搭载激光雷达能为安全带来10倍以上的提升,ADAS能力提升2-3年。
正如汽车中的安全气囊,虽然可能用户一生都用不上,但其存在与否,却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安全保障。更何况激光雷达,无论是作为功能件还是安全件,都在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理想汽车的公开数据,理想L9 Max的AEB误触发率低于主流行业标准近3倍。在这其中,激光雷达作为一个安全件,发挥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提升AEB的能力,增加安全性同时能够显著的降低误触发概率。
图源:禾赛科技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探测距离、精度和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不断提高,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同时,各国政府与相关机构正积极制定和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的法规与标准,激光雷达因其安全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安全组件之一。
然而,为何在激光雷达展现出诸多优势的同时,仍存在与纯视觉方案的争议?
本质上,这两者并非绝对的对立面。
成本问题,一直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在行业初期,激光雷达高昂的成本(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特斯拉选择纯视觉路线,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商业成本的考量。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生产,激光雷达的成本已大幅下降至千元级别,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
前不久,也有消息称特斯拉已设计了自己的激光雷达,并正在与大陆集团合作,将其为未来汽车开发的雷达技术集成到其系统中。
如今再面对特斯拉引领的端到端技术竞争,一些观点又开始担忧激光雷达的前景。但从理想、华为等国内主要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动作来看,他们大部分并没有放弃激光雷达的意思。
李想指出,端到端只能解决L3而解决不了L4级别自动驾驶的问题。
要想实现无人级别的L4级别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仍是不可缺少的配置。归根到底,纯视觉和激光雷达感知融合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纯视觉、激光雷达感知融合等不同方案会并存。
用脚投票,激光雷达跨越鸿沟走向主流
消费者和车企是否真的认可激光雷达?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今年10月,在销量排名前10的头部“新势力”(包括传统车企旗下新势力品牌)品牌车型中,激光雷达平均搭载率已经超过40%。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也在AI Talk直播中说,理想汽车的激光雷达选装率从年初的20%左右,提高到现在超过50%。这足以证明激光雷达对车企销量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激光雷达技术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安全+豪华”的心智标签。消费者对于激光雷达的认可度正在不断上升,这一配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安全性与豪华感的重要标准。
顺应这一趋势,在今年上市的诸多重磅车型中,有很多都能看到激光雷达的身影,特别是禾赛的AT 128激光雷达。
图源:禾赛科技
从年初火到现在的小米SU7,其Pro和 Max版本均搭载了禾赛AT128激光雷达;4月18日上市的理想L6,销售势头尤为迅猛,助力理想汽车在今年的攻城略地,其也搭载了禾赛AT128激光雷达;还有长城首款NOA智能SUV全新魏牌蓝山和长安启源E07等车型,均有禾赛AT128激光雷达的助力。
图源:小米汽车
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激光雷达作为车辆的标配。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其预计于明年量产的A系列车型,也希望能够为其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值得注意的,A系列车型预计售价在10万-20万元区间。
伴随着激光雷达成本的持续下降,激光雷达搭载车型正在一步步下探至20万级别以下车型。
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随着L2及以上级别高阶智驾快速渗透,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在更多车型上搭载上车,其未来渗透率会快速增长,在2030年,可能会增加至40%左右。
车企对激光雷达的态度,取决于市场定位、用户需求等多重因素,激光雷达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理想、蔚来、长安等车企一众大佬共识。
随着这些行业领军者的示范效应,以及激光雷达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优化,未来或将有更多车企加入到标配激光雷达的行列中来。这不仅意味着车辆整体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是向全面自动驾驶时代迈进的重要一步。
随着激光雷达成为主流主机厂的共识性选择,禾赛科技等领先的激光雷达厂商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禾赛科技领跑市场:订单在手,2025加速放量
2024年,对于禾赛科技而言,是钻技术、发新品、抢订单的关键一年。在今年的汽车市场中,禾赛科技的身影频频出现,成为了诸多重磅车型的标配。
除了上文提到的备受瞩目的AT128,禾赛今年还推出了一款明星产品——小巧型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ATX。这款产品与AT128同架构,于今年4月正式面世,其沿用了已经量产数十万台的成熟AT平台,并搭载了禾赛第四代芯片架构,全面升级了光机设计和激光收发模块,实现了小巧体积与强劲性能的完美结合。
图源:禾赛科技
自上市以来,ATX凭借其小尺寸、远距离、超广角等优势,迅速获得了国内外多家主机厂的青睐,并成功赢得了数十款量产车型的定点。目前,ATX正在向量产阶段稳步迈进,并被众多客户规划为2025年量产车型的标配。
近期,禾赛科技接连宣布获得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和坦克SUV品牌的多款车型激光雷达独家量产定点,以及国内三家销量Top5车企的十余款量产车型定点。这些合作车型涵盖了多个车型品牌和细分市场,其中多款计划于2025年内发布,并搭载ATX激光雷达。
截至2024年年底,禾赛科技已累计获得来自21家车企的超过100款前装量产定点车型。从2021年的首个量产定点到如今超100款车型的合作,禾赛激光雷达已广泛赋能主机厂在城市NOA和主动安全功能上的大规模落地。成为高阶智驾不可或缺的“隐形安全气囊”。
图源:禾赛科技
2024年,对于禾赛科技来说,无疑也是收获的一年。12月30日,禾赛科技宣布,2024年12月激光雷达交付量超10万台,成为全球首个达成单月交付量超过10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图源:禾赛科技
目前,众多知名主机厂纷纷将禾赛作为激光雷达的首选供应商,包括理想、小米、长城、长安等,同时还有一些未公开的定点车型也即将面世。对于即将来到的2025年,随着这些车型的陆续发布,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出货量将持续起量,预计会大幅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禾赛科技在机器人市场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在2024年12月超10万台的激光雷达交付量中,禾赛面向机器人市场单月交付激光雷达超过2万台。
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市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逐渐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激光雷达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机器人市场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需求日益增长。
在即将到来的CES 2025上,禾赛计划推出其最新产品——全新迷你型高性能3D激光雷达。据悉,该款新品具备高分辨率、低功耗、轻巧灵活等特点,专为机器人及工业市场而设计。能够广泛应用AGV / AMR、无人配送车、割草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以及智慧港口及厂区、静态感知等广泛的工业应用。
可以预见,激光雷达在智能汽车市场将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在机器人和工业市场等也有广泛应用前景,禾赛科技依托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线、稳定的交付能力和庞大的生态朋友圈,已构筑迈向全新时代的牢固基石。
2025年,禾赛规划年产能将超过200万台激光雷达,这也是禾赛的信心所在。
对于激光雷达的未来发展,李一帆表示:“今天来看,我觉得质疑激光雷达的声音会越来越少,如果一定要问我一个数字,我希望激光雷达的普及率是100%。”
安全的价值无法用硬件成本来衡量,多加一道“保险”,你愿意买单吗?
-END-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 在看
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