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熬到没有微信、没有聚会、没有所谓的社交…

体娱   2025-01-20 21:25   辽宁  

重要消息:亲爱的读者,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没有星标,公众号就会渐渐沉底,我们可能长久失联关注莫大人,置顶或星标公众号,每晚跟你说晚安

作者:帆书 · 乐知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ID:readingclub_btfx)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一个人找工作面试,一个人找房子,一个人上下班。

 

白天忙碌感受不到丝毫的孤单,下班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内心一阵凄凉。

 

不想忍受一个人在家的孤寂,频繁参加一些无意义的社交活动,浑浑噩噩却没有什么收获?

 

布莱斯·帕斯卡曾说: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他无法安静的独处。

 

无法独处的人,会将内心的需求都向外投射,内心空了,放眼过去都是荒原。

 

而当你习惯了一个人面对人生的孤独、无常和真相,学会向内求、向前看,反而是成长和蜕变的开始。

 



 

米扑科技CEO杨刚写过:对赚钱来说,社交不是一种刚需,孤独才是。

 

深以为然。朋友阿华就曾因过度社交,影响工作和生活。

 

原先她在公司打杂,闲暇时喜欢和人聊天。

 

不足半年,全公司的人全都认识。

 

今天这个同事约她聚餐,明天那个同事喊她去逛街。

 

工作量不大,每天却要应酬到大半夜才能回家。

 

一年后,她去到宣传部门撰写材料。

 

材料没整理好,就被人喊去聚餐;宣传稿只写了开头,就有人找她闲聊,忙到筋疲力尽,工作却只做了一点。

三天两头还遭上司批评,考核多次垫底。

 


她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情往来,压得喘不过气。她婉拒一切邀约,下班后也在提升自己。

 

很快,凭借老练的文字,调到公司总部从事宣发工作,薪水翻了三倍。

 

不会独处的人,始终被无用信息干扰,最终沦为平庸。

 

而学会独处的人,哪怕周围再吵闹,内心也有一片悠然之地。

 

原先看过一篇寓言故事:

 

一群人匆忙地向前走着,突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

 

同行的人都很惊奇,问道:“你怎么不走?”

 

停下来的人却说:“我走得太快,我的灵魂落在了后面,我得等一等。”

 

以前的车马慢,书信长,能品读生活的滋味;

 

而今,快餐式信息挤压着脑袋,我们浑浑噩噩地前行。

 

有时放慢节奏,让自己理清思绪,更能享受生活。

 


梭罗曾说过:

 

多数情况下,我们去到人群中时,比自己待在屋子里更加孤独。

 

因为人群的喧嚣,会打乱我们的头脑。


而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才知道心向远方,亦步亦趋。

 

 

 

史铁生曾说过:唯有独处静思,才能窥见自己的灵魂。

 

博主刘晓燕,曾在一线城市的某教育机构当英语老师。

 

做自媒体之前,她看了大量与英语教培发展资料以及当下的热门产业。

 

经过数天分析,她认为英语结合直播,发展前景较为不错。

 

选择做博主,她遭受到同行的打压、周围人的嘲讽,很多人都觉得刘晓燕肯定干不久。

 

毕竟直播不像做老师,不是会讲课就行,需要学的东西可多着呢。

 

可她愣是通过看大V们的直播结合自身特点,成功打造独一无二的直播教学风格,直播平台涨粉很快。

 

到今天,刘晓燕一个人已经走了很久很久。

 


几乎所有人变强大的标志,都是一个人安静地蛰伏了一段时间。


也唯有把自己熬成一壶陈酿,才能嗅到时间的芬芳。

 

无独有偶,作家木心曾在19岁时做出了一个决定:远离人群。


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人如何在荒野中熬过孤苦,守着黎明与夕阳。

 

但有这样一个小例子:

 

有天,木心正专心写作,突然听到外面有响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老虎,他被吓得浑身冒冷汗。

 

村民们知道后都笑他:“一个年轻人为何要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

 

但木心内心坚定,不顾他人嘲讽,反而写出了好几本厚书稿。

 

23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辞职。

 

辞职后,他在莫干山读书、写作、绘画。

 

六年后,带着一百多部小说和无数水墨画下山,声名鹊起。

 

没有低谷时的悄声赶路,就没有凌绝顶的风声显赫。

 

一个人将注意力回收,便是变富的开始。

 

 



有句话说得好: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朋友小欢以前特别喜欢热闹,每到周末就会喊上三五个朋友到处旅游。

 

因为习惯了和一群人在一起,她开始遇到问题没有主见,经常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人也浮躁。

 

后来,她通过看书、养花等方式,试图让自己情绪平和。

 

减少无意义的社交,不因他人的言语,来左右自己的行为。

 

通过独处,理清关系,才能分清界限,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出众,不如从享受孤独开始吧。

 


①你要和自己待得住。

 

博主谢胜子说过这样一番话,甚为赞同。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便是在大喜或大悲之时,第一时间不是向他人寻求帮助,而是和自己静一静。

 

独处不是坏事,它是锻炼人内心的必经之路,是人自我强大的外在表现。

 

学会独处,与自己建立联系,让自己习惯孤独并收获成长。

 

②整理自己,学会向内求。

 

独处,是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度剖析的最佳方式。

 

繁杂无序的独处,便会影响自己的思考、判断。

 

当你觉得独处难以静心时,不如整理一下精神空间,使其变得有条理。

 

许多作家、艺术家,在成名之前,都是通过独处,倾听内心的声音才激发出灵感,留下广为流传的作品。

 

你有多擅长独处,就有多了解自己。你有多了解自己,就能多打开一扇世界新的大门。

 


③为独处制定计划

 

有时,我们厌恶独处,大多数是觉得自己无所事事,浪费时间。

 

那不妨给独处制定计划。

 

其实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相处。当你为独处制定计划,便不会心绪不宁。

 

你可以阅读许久没看完的书籍,听一首歌曲…也可以在公园散散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

 

 


独处,就像是灵魂暂时打烊不再对外营业,是四下无人时的肉身独处,也是人声鼎沸时的心灵放空。

 

它宛若一道鸿沟,迈过去的人闪闪发光;停留在原地的人,则被卷入无尽的烦恼中,无法自拔。

 

不是所有人都能独处,但学会独处的人,必有其神性绽放之处。


点个「在看」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都学会独处,做自己的朋友。



作者简介:

作者帆书 · 乐知文章来源于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上帆书,听懂好书!





点击下面的蓝字,查看历史文章
“洋人”占领小红书:不要高兴太早
当代男女微信聊天有多野?
男人想念一个女人到了极致,会有的反应,很难控制!
马伊琍的新男友,是应勤啊
杨绛:记住,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要和他们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悦,和任何开心的事儿!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莫大人,加★星标★

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点下给小编加点料

莫大人
电台主播莫大人,鬼故事节目《莫说诡事》 、音乐谈话节目《声音胶囊》、情感节目《莫大人失眠酒馆 》,新浪微博:@莫大人emm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