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身世之感
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里,林黛玉在怡红院外吃了闭门羹,误会了贾宝玉,顿时产生了强烈的身世之感,想到:“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林黛玉的心理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承认贾府是自己的家,却依旧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客人;因为自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感到自尊心受挫;觉得自己在贾府不够自由。
林黛玉特别敏感多心,很容易因为一件在别人看来并不大的事情而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周瑞家的送宫花,把最后两枝给了林黛玉,林黛玉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其实林黛玉并没有指责周瑞家的故意怠慢自己,只是发泄心中的委屈而已。
最典型的例子是第四十五回里,薛宝钗看望生病的林黛玉,林黛玉感动不已。薛宝钗建议林黛玉吃燕窝调养,林黛玉就感到为难,怕别人说闲言碎语。可见,林黛玉始终没有真的把自己视作贾府的一份子,始终把自己视作一个因为无依无靠,不得不投靠贾府的亲戚。
在《红楼梦》里,只有袭人一个人当众明确表示过林黛玉“不是咱们家的人”。这句话林黛玉当时是听在耳里的,可是她却无力反驳,因为她自己也没有把自己视作和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一样的贾府的正经小姐。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林黛玉为什么会在《唐多令》里写下“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这样充满哀怨感伤情调的词句了。
作为贾母的“心肝肉”,林黛玉在贾府是受宠的,贾母对她万般怜爱。因此,林黛玉受到的待遇和贾宝玉是一样的,甚至超过了贾迎春等贾母的亲孙女。因此,林黛玉也是真的愿意把贾府当成自己的家的,可是,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带给她的心灵创伤是如此地难以愈合,使得林黛玉经常思父母,想家乡,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
林黛玉更大的苦恼是来自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这一点,她在第四十五回里对薛宝钗说得很清楚。这一点让人觉得很奇怪。按理说,林黛玉作为林如海的独生女,是完全有资格继承林如海留下的家产的。可是,林黛玉却说自己一无所有,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贾府的供养。
我不想深究林黛玉为什么会一无所有,只是想说,由于经济上难以独立,所以林黛玉觉得自己是花贾府的钱,觉得心中不安。她并不觉得贾府有义务在经济上供养她,是因为她一分钱都没有,贾府才不得不在经济上供养她。林黛玉又是一个长期需要吃药的人,这又增加了贾府额外的花销,也让林黛玉觉得压力很大。
如果林如海不死,林黛玉只需要暂时住在贾府。可是林如海英年早逝了,林黛玉不得不长期住在贾府。林黛玉很爱林家,很爱自己的家乡,可是,林黛玉和林家已经彻底无关了,也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姑苏了。她仿佛是一个被本家抛弃了的人,不得不寄居在一个她无法真正融入的地方。
林黛玉为什么无法真正融入贾府呢?她的疏离感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个人觉得这是由于林黛玉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无法接受贾府中存在的各种污浊现象。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林黛玉的精神誓言。林黛玉渴望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玉洁冰清之人。可是,贾府里出现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焦大因为揭露贾珍“爬灰”的丑行而被侮辱;嬷嬷、奶妈们和年轻丫鬟们矛盾重重;贾环故意烫伤贾宝玉;贾琏屡次偷情,甚至差点杀了王熙凤;贾赦企图强娶鸳鸯;柳五儿被冤枉为窃贼;抄检大观园闹得人心惶惶……林林总总的事林黛玉或看在眼里,或听在耳里,觉得非常厌烦。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人心纯净的环境里,是人之常情。可是,贾府里充满了勾心斗角,让人觉得心力交瘁,难以接受。
所以,林黛玉的心中之所以感到煎熬,感到焦虑,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有原因的,不是她无病呻吟,过度敏感,而是因为她自尊自爱。
作者简介
朱益伟,家住山城重庆。目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热爱文艺,崇尚人道主义。喜欢在简单的生活当中发现美妙的点滴。喜欢在阅读当中体会人生百态。喜欢欣赏富有雅趣的文化。关注时事,且欣赏客观中正,有正能量的时事评论。写作是我表达自我,抒发心情的方式。希望以文会友,期待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大家的青睐。
本期编辑|南郑樵隐|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墨染千秋原创工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右上角转发到“朋友圈”吧—
墨染千秋感恩您的每一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