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
--巴河镇“四个一批”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综述蓝图绘就,击鼓催征。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召开以来,巴河镇综合运用多层次、立体化和互动式的宣讲方式,领导干部带头宣讲、驻村工作队集中宣讲、宣讲员庭院微宣讲、微信公众号线上宣讲等4方面重点发力,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掷地有声、入脑入心,为推动林芝市产业发展示范镇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宣传宣讲工作顺利开展,镇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党委班子会议等多次传达学习全会精神,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作交流研讨12人次,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宣讲组,制定了详细的宣传宣讲方案,各包村领导深入11个行政村,以“少数”带动“多数”,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医疗保险等内容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农牧民党员群众详细解读全会精神,确保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截止目前,领导干部共计宣讲14场次,惠及群众2400余人次。在11个村级农家书屋中,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驻村干部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列入《支部生活》,通过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集中学习全会精神,聚焦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将大理论转化为小切口,深入浅出为全村农牧民党员送上理论“大餐”,组织动员全体党员特别是农牧区基层党员提升思想聚合力。截止目前,11个驻村工作队共计开展宣讲44场次,惠及群众1600余人次。巴河镇着重从各村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强、表达能力好的村干部、老党员等22人组成基层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学校、个体工商户等等进行宣讲,确保宣讲全覆盖。一是新旧对比讲,理论与实践相碰撞。宣讲员索朗平措精心备课,拿出精心准备的“旧西藏”和“新西藏”对比图,到巴河镇中心小学为30余名小学生宣讲全会精神,用“童言童语”将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结合宣讲,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更加美好地西藏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全会召开后,老党员索朗次仁,主动走到机关,为全镇20余名党员干部宣讲全会精神,通过讲解自身的经历,让党员干部设身处地感受西藏从黑暗到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激发全镇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一份力量。二是庭院微课堂,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宣讲员次旦在堆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短平快”的宣讲取代“长篇大论”,与农牧民群众“拉家常”、“聊天”式宣讲,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22个基层宣讲员们,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等进行分散宣讲,依托“小板凳”“庭院微课堂”农家书屋等学习阵地,与农牧民群众畅谈本村新旧变化,感叹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用真挚的感情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全会精神走进每一个角落。在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结合实际,创新宣讲形式,增强宣讲吸引力。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村级学习强国APP、“林芝巴河”微信公众号专栏、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利用“碎片化”时间,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的高效性,实现“线上+线下”双阵地的互融、互补、互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地将全会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营造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的浓厚氛围,不断扩大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截止目前,“林芝巴河”微信公众号专栏发布全会精神21篇,微信群转发全会精神50余篇,阅读人数800余人,阅读次数1000余次,分享500余人次。通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巴河镇广大干部群众对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信心在传递、思想在升华、力量在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