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罗宇豪
2024年,瑞峰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治理等核心目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年,瑞峰镇在多个领域均实现了突破与进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以工代赈惠民生
助农增收促发展
瑞峰镇天池村以工代赈项目是青神县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建产业道路、蓄水池等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生产条件,还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
“这个以工代赈的项目很好,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两百多元钱一天,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2024年5月24日,在天池村产业道路修建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作业,村民们正忙着铺设混凝土,平整路面,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从开工到现在一直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钱,不用出远门就能挣到钱。”天池村村民方学文高兴地说。
近年来,天池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通组道路需提升硬化、田间生产道路宽度不够等制约因素。
在道路施工建设前,村上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以工代赈政策,组织动员154名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其中脱贫群众50余名。当地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大家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得益于县上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实现了村民就地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益,提高了大家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天池村党委副书记胡吉友说道。
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近年来,瑞峰镇将以工代赈项目与带动群众就业、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充分吸纳农村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实现群众就近务工,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
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瑞峰镇凭借每年四五月份的萤火虫观赏季,打出了自己的生态旅游招牌。
为了在2025年更好地接待各地游客,方便大家观萤,展现乡村美好风貌,近期,瑞峰镇天池村实施了一系列村容村貌改建工程,在打造“五美”乡村的同时,进一步依托萤火虫观赏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此次农村风貌改造,天池村采用了简约实用的原则。经过大半个月的施工,村民房子的外墙都被打造成相似的风格。除了房屋外观,许多村民也借着这次改造的机会,将自己房屋老化的地方重新修缮。
“2024年的‘五美’乡村项目我们总投资是135万元,主要用于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居住条件改善、村集体经济壮大、社会基层治理等方面,同时兼顾观萤季期间旅游服务配套功能的提升。”瑞峰镇工作人员刘南魁介绍道。
在天池村改造项目一旁的山上,就是观萤点兰厂沟。为了提升游客旅游的体验,提升接待能力,通过这次的环境改造项目,村里对原有的农家乐也进行了升级,还计划新建一所民宿。
“我是自愿报名参加居住环境提升改造项目的,政府给我们出了一半的钱,节省了不少。我开了个农家乐,2024年看萤火虫的游客很多,我这里店小、厨房小,流失了好多吃饭的游客。提升改造后,希望可以多坐几桌。”天池村村民吴勤告诉记者,很多人都参加了这次提升改造,大家都希望2025年观萤季能让游客在这里吃得放心、住得舒心,也希望自己能多赚点钱。
下一步,天池村还将建设观萤民宿、休憩茅草屋、湿地公园景观打卡、露营基地等设施,提升游客观萤体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024年,瑞峰镇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通过拉练评比活动,激发了各村整治的主动性。天池村、杨柳漕村等村庄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农户庭院井然有序,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村庄的成功经验,在全镇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推动了瑞峰镇整体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瑞峰镇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天池村,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带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
走进天池村,只见万亩竹海碧波荡漾,葱绿俊秀,好似绿色大氧吧,这片“绿水青山”就是全村的“金山银山”。
“我种了四五百亩竹子,一年大概有10到20万元纯利润。”作为地道的天池村人,种竹大户李开明见证了村里竹产业的兴起,并享受到了竹产业带来的红利。
“村上因竹改善了生态,更是因竹脱贫摘帽。”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介绍说,天池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年轻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找寻出路,只留下年老的村民留守在家,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变化从村里开始发展竹产业后产生。
2008年,瑞峰镇在青神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完成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在天池村兴起“种竹热”,在村两委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承包土地栽种竹子。
天池村将原来的低效杂交竹改造为雷竹,将低效林改造为优质绵竹,再与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包销合同,完美解决销售难问题。四五年之后,承包地栽种的竹子达到丰产期后,每年村民们都能有可观的收入。
“栽种雷竹能带来三方面的收益:一是老百姓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大约收益700元;二是老百姓利用空余时间为种植户除草、打笋,每天能挣几十、上百元钱;三是土地流转出去后,村里的年轻人能放心外出务工挣钱。”天池村党委书记方国军说道。
此外,得益于提前与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造纸竹原料购销合同,这也让村里种植的每根竹子都有了固定买家,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
据了解,为了鼓励年老的群众发展竹产业,村上还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老百姓只需要将土地入股到公司,由公司进行前期的开发、中期的维护、后期的采伐以及销售,解决老百姓砍竹难、卖竹难的问题。
“竹子长成后,不仅可以卖钱,还美化了环境,吸引了萤火虫前来安家,带动了我们这里的观萤经济,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村民胡建华深有感触地说,看到竹产业的大有可为,曾经在外打拼的他,也因此选择回到家乡,大家共同栽竹,将曾经的荒山一片片变绿,赚“生态”钱。
如今,天池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挖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以“产业兴村”为突破口,全力培育壮大竹产业和萤火虫文旅产业,打造“竹里萤光•阳光天池”最美竹林生态特色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目前,天池村竹林面积达2.3万亩,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7万元,与十年前相比翻了三番,其中竹产业收入占比达35%。
同时,瑞峰镇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柑橘种植、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瑞峰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生改善取得实效
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瑞峰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治理,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让项目跟着民生走,建良田、强“耕”基,有效改善基础条件,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全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参与度显著提高。
▲杨柳漕村水田恢复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2024年11月21日,在瑞峰镇杨柳漕村,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引排水设施和大坝进行整修维护、除险加固。杨柳漕村山坪塘整治工作是青神县在瑞峰镇实施的成都平原区水田恢复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惠及刘家场社区、杨柳漕村两个行政村的0.24万亩农田,包括土地平整、田间生产路整治、农田地力提升、灌排水工程修整等。
“这口塘是干塘,根本蓄不了水,天一旱大家都没水用。现在政府要整修,我们高兴得很,自家用的塘自己修,我感觉浑身都是劲。”杨柳漕村村民刘某坤是水田恢复建设项目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工作时特别卖力。刘世坤是瑞峰人投工投劳建家乡促振兴的一个缩影。
▲刘家场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与杨柳漕村相邻的刘家场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也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着平整零散地块、安装排灌设施、修建田间道路……在紧张的作业后,一块块过去难以机械化耕种的“鸡窝地”“补丁田”“巴掌田”变成宜机宜耕的连片现代高效农田。
近年来,瑞峰镇积极争取水田恢复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调整田间渠网、规范作业道路、平整零散地块等举措,全镇0.5万余亩土地、粮田逐步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成为能排能灌、高产稳产的良田。
▲刘家场社区14组道路施工现场
与此同时,刘家场社区14组一条长0.23公里,从2.5米扩宽至5米的农村道路即将竣工。这条路扩宽后,各类大型收割机、耕机能直接到田间作业,客商能把车直接开到果农树下选购,极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条农村路连着千家万户,这条路就是刘家场社区在全方位、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实施的强“耕”基项目。
项目推进过程中,社区党委坚持“同舟同心”的理念,多次走访摸清老百姓需求,了解到道路沿线农户对拓宽道路的意愿比较强烈,且11组、13组和邻村杨柳漕村、青竹街道白塔村受益农户均有拓宽道路的意愿。并先后5次召开坝坝会,征求沿线农户及辐射带动受益农户的意见建议,群众反响十分热烈。经过会议讨论,最终商定由社区党委引领,村民代表负责,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共同修建这条强“耕”筑基路。
项目实施过程中,20余名施工作业的工人皆是社区老百姓。短短一个月,这条浸润着村民汗水、凝集着社会力量、承载着振兴希望的筑基路全面完工,将惠及280余户1000余亩土地。
“这条路整得‘巴适’。政府不仅尊重我们的意见,还带着我们干。大家都出力都受益,很公平。”种植大户陈某平非常满意。
“这条路既把项目实施在群众心坎上,又发动老百姓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充分展现了我们社区团结务实担当苦干的社会风气。”刘家场社区党委书记毛树全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同舟同心”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先锋示范、群众参与为居民幸福“加码”。
瑞峰镇通过实施水田恢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瑞峰镇还积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群众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让瑞峰镇的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和幸福感。
扫码下载
《掌上青神》APP
海量青神资讯随时看
扫码关注
《青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时了解青神大小事
青神发布投稿邮箱3410585211@qq.com
主办|青神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宇豪 值班主任|杨亦男
审核|李梦瑶 终审|郑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