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着并不高的目标和要求,我牢记并且奋斗了几十年,追求了几十年,也领悟了几十年。”
——许振超
九月天气微凉,齐鲁山海如镜,大地漫漫金黄。
此时,一位来自中国美院的教授来鲁写生,一不小心,便闯进了青岛港如梦似幻的胜境——海水蓝、朝阳红、天际灰、远山绿令其陶醉,而真正让他内心产生惊涛骇浪的,则是由港口工人恢弘激越的奋斗篇章迸发出的灵魂“撞击”!
刚刚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的许振超,无疑是画面中最耀眼的光彩。“这份荣誉是对我多年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劳动者的激励,我将继续努力,发挥工匠精神,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9月29日,手捧沉甸甸的荣誉奖章,74岁的他心潮澎湃,壮心不已。
“我在码头工作40年了,是看着青岛港一步步历经艰难坎坷成长起来的。这么一个大码头,是无数工人辛勤的汗水建起来的,倾注了至少三代码头工人的心血”,站在20多年前自己带着工人建起的第一座桥吊前,许振超十分动情,“它,就是我心目中的一座碑!”
而描绘碑身上锦绣篇章的,正是接续奋斗的一代代码头建设者。此时,许振超的脑海里,徐徐掠过皮进军、张连钢、郭凯、李永翠等一个个出彩码头人的身影……
如今,矗立在他们身后的,则是从跟跑到领跑、让世界一次次惊叹的全自动化港口——山东港口青岛港。
都说“劳动最光荣”,到底什么样的劳动才算光荣?“只有干出效率、干出质量、干出品牌,这才是真正光荣的劳动!”根植港口,许振超用一以贯之的言行,诠释着光荣劳动的深邃内涵
许振超于1967年毕业于青岛市第二中学,属于典型的“老三届”。他“慕名”来到青岛港上班,是1974年7月的一天,天空飘着濛濛细雨,晨曦中,前湾码头像极了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说起当初的这一选择,许振超顿时笑成了“开心麻花”,“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他回忆说,自己读初中时,有一个火遍全国的样板戏,名叫《海港》,内容反映的正是码头工人战天斗地的故事。里面有一段老少皆知的唱词——“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码头上,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让他一下子热血沸腾,自己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觉得这才是男人能够大有可为、大显身手的一方天地。报到之前,精气神杠杠的。等如愿以偿地上了班,许振超才发现,跟电影里边描述的港口一尘不染、工人意气风发的场景,差老鼻子了!眼前干的活可谓又脏、又苦、又累。比如,干装卸需要在露天作业,在海边,风一年四季可劲地吹,伴随着风霜雨雪不说,关键卸的东西还特别张扬——卸铁矿石时,码头都染成红红的一片,一个班下来,跟戴着面具的牛魔王似的;卸面粉时,码头又变成白花花的世界,人也成了“白头翁”,不知道的以为码头四季飞雪呢……那种感觉,跟在栈桥上一边观赏着浪花朵朵一边逗着海鸥那诗情画意般的景象,简直是天壤之别。
尽管如此,许振超依旧心满意足,毕竟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港口,边干活边哼着小曲,十分神气。那会儿的人,上下班都喜欢穿工作服,小帆布的工装相当时髦,一看那是大厂工人的身份标配,醒目的同时,也让人眼热。跟大部分人一样,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个好工人,踏踏实实地上好班,每月高高兴兴地领工资。尽管当时作业方式落后,没有桥吊机等专业设备,劳动强度大,环境差,但别人能承受的,自己也没啥可说的。
1978年,作为一名工人,许振超能嗅出青岛港即将风生水起的气息。最重要的,是荣誉感和认同感的变化。敢为人先的青岛港,较早提出了“以人为本”“实干兴港”的治港理念,还职工“企业主人翁”的身份。
“主人翁不是不干活,而是意味着要给自己干活。”许振超的心房投进了阳光,暖暖的舒服极了。港口发展越来越好,集装箱量不断上涨,虽然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但许振超却很享受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工人是港口的主人,把个人价值和港口发展、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主人翁意识。”许振超说,只要想到港口是自己的“家”,活是给“家”干的,干劲、冲劲、效率、质量等一连串的新气象,就像水泡泡一样活泼地喷涌而出。
“劳动最光荣!”青岛港适时喊出了这句响亮的口号。“什么样的劳动才是光荣的?每天在这里干活,就光荣吗?干活不出效率,甚至干出次品、废品,我认为这不能叫光荣,而是耻辱!”“只有干出效率、干出质量、干出品牌,这才是属于真正光荣的劳动!”此时的许振超,对这句话的理解,已经走在他人前面了。
作为装卸班班长,许振超发起了一项活动,隔一阵子就邀请职工家属,来参观桥吊队装卸工作现场,看看自己亲人在码头是怎样的工作状态。很快,班里职工就炸锅了,纷纷反馈说,班长你这招真灵,家人百闻不如一见,现在都为咱们干的活感到无比自豪呢!“干活就得干好,既然都说劳动光荣,就得家里家外都感到光荣才行”,许振超趁势鼓励大家。
1988年,一台桥吊机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港口自己维修不了,只能请外国厂家工程师过来。外国专家干了十二天,挣走港口四万多人民币,而当时许振超全队上百人、几十台机械,忙活一天一夜也不过挣个三四万块钱。这件事,对许振超刺激很大——如果咱自己会修,这笔钱不就省下了吗?当他试着向外方专家讨点“真经”时,人家耸耸肩,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说白了,就是瞧不起中国人,搞技术封锁。许振超发誓:一定要争口气,敲掉这个“壁垒”。
通过潜心琢磨,许振超发现,所有的难点、焦点都集中在那块不起眼的控制模板上。没有可参考的资料,没有可请教的老师,自家人都是“睁眼瞎”,怎么办?他顿时脑洞大开,能不能用逆向“破译”控制模板的电路图呢?那段日子,每天下了班,他就带着借来的备用模板,待在自己的小屋里绞尽脑汁地钻研。书本大的模板,一面密密麻麻镶嵌着上千个电子元件,另一面则弯弯曲曲印刷着电路。为了分辨细如发丝、若隐若现的这些圈圈绕绕,他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玻璃支架,将模板放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模板上隐身的线路显现出来,然后再一笔一笔地绘制成图。如此,一晚上连续拼几个小时,眼睛因劳累而变得模糊,他便从冰箱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毛巾敷一会儿。光分辨模板上的2000多个焊点,已经让他眼花缭乱,至于它们之间怎样连接,学问更大,也更复杂——一个点的前后左右,可能连接有四条线,每一条连线可能又延伸出两条,两条再变成四条,最多的要牵扯二三十根线;每个点、每条线,都得用万用表一次次测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元件。最终,他将“天堑”变成了“通途”。
“解剖麻雀”的办法,看起来“笨”,却很管事。从瑞典的BBC电控系统到美国的GE,许振超前前后后用了四年时间,一共“倒推”完毕不同型号的电路模板十二块,绘制的电路图纸达尺多厚。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一次,桥吊机上的一块信号转换板烧坏了,领导第一个念头又想起了生产厂家。许振超淡淡地说了一句“让我试试”。他拿起转换板上下左右看了一圈,然后转身出门,花了八元钱,买来一个运算放大器,三两下的工夫,问题便迎刃而解。要搁以前,换一块新板得花费三万元。现场的领导和同事都看呆了:“许师傅,你太神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加上类似的事情一多,许振超很快成了码头闻名的“许大拿”。港口决定,把他绘制的这套模板图纸,作为桥吊司机人手必备的技术手册,成了青岛港集装箱桥吊机排除故障、节流增效的“宝典”。
“不可思议,这在全国沿海港口还是独一份呢!”上海港机厂的专家,得知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许振超,通过“倒推”模板破译线路图成功的创举后,怎么也不敢相信。
“一个工人可以没有文凭,也可以不上大学,但是不能不学习。”“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这样才无愧于时代。”许振超带着团队勇毅前行,让“中国工人有力量”一语真正惊艳世界
1984年,青岛市被列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这一年,青岛港组建了集装箱公司,由于肯钻研、技术好,许振超被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
走上新岗位,许振超也给自己树立了新目标:“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算是光荣劳动吧!”
犹记得在一次驾驶门机时,由于自身技术尚不熟练,导致矿石装火车的时候撒漏较多,加大了工人二次劳动的强度,大家拿着铁锨一点点清理,看到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许振超十分内疚。矿石装火车的标准很高,多了,需要工人把超重的卸下来;少了,又给货主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临渊慕鱼,不如练就自己的硬本领。每次作业完毕,别的司机都下班了,他自己留在车上反复练习停钩、稳钩。几个月后,一钩矿石“抓”起,稳稳地落在车厢内,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由于操作准、无撒漏,许振超的活计在工友们当中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一钩净”。这样一来,装卸工人们的二次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谁都愿意和这位许师傅搭班干活。
小有所成,心有所乐,许振超的闯劲儿更足了。一般来说,司机在四十多米高的桥吊上,操纵十几吨的吊具,要让吊具的四个爪精准插入集装箱锁孔中,异常艰难,因为锁孔只有一个肥皂盒大小。“要能一次抓取成功多好啊!”许振超自言自语,师父听到后,鼓励他:“这没什么诀窍,熟能生巧,你只要多练,准成。”许振超心头暖暖的,抬头看了看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和如黛的青山,那一刻他感觉手中的动作都变得轻盈了。一天,两天,三天……尽管中途常有反复,状态时不稳定,心情总有起伏,但他这次铁了心,咬定牙关不放松。
“稳了!”许振超突然兴奋地大声喊了一句,把工友吓了一跳。这是“苦行僧”般进行魔鬼训练的第28天!许振超终于把“一钩准”的绝活,操练得收放自如,准稳有度。
随后,在全队推广。结果证明,“一钩准”工作法大大缩短了卸货时间,有效降低了集装箱在装卸时发生事故的概率。
用吊具抓取集装箱,钢铁碰钢铁,这是操作过程中难免的磕磕碰碰,伴随刺耳的声响,在全世界的码头作业中也是常态。谁说存在的就一定是对的?许振超偏不信这个邪。他要求队员们都要做到“无声响操作”。“多少年都这么干过来的,何必鸡蛋里挑骨头,给自己找不痛快?”好多工友困惑不已。跟他比较熟的几个班组长甚至说:“队长,咱非得跟自己过不去吗?钢碰钢、铁碰铁哪能不出动静,在家刷盘子洗碗还叮叮当当呢!”许振超瞪了他们一眼,“只要我们用足了心,一丝不苟地去练,肯定能做到。做不到,那就是不努力!”他硬话一扔,没有一丝妥协的意思。为帮大家找到门道,他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教他们练习。这时候,仍有班长埋怨说“做不到”,许振超就请他们来站好,挑选了两名过关的司机演练给他们看,咚咚咚的声音果然消失,先前有意见的人看到这里,默不作声,转身离去……很快,全队上下都掌握了这门技艺。
有了“无声响操作法”,集装箱与集装箱、集装箱与船舶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接近于无,货物装卸起来又快又好。
1997年11月,一艘装满剧毒化工产品的货船来到青岛港,因为危险程度极高,此前有好几家港口怕“出事”,都拒绝卸货。据悉,该货种一旦出现碰撞,极有可能引发恶性事故。通常,为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要安排武警、消防员身着防化服全线戒备。一旦泄漏,人员必须撤到七公里以外。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此时,身为桥吊队队长的许振超,主动请命,接下了这块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他的想法只有一个,青岛港的工人必须有这种精气神,不管什么货种抵达码头,都能做到顺利、安全卸货!敢冒险,并非一时冲动,更不是出风头,而是因为有“绝活儿”傍身。待船靠岸后,许振超巧妙指挥,司机们精心操作,仅一个半小时,四十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地卸下,又悄然无声装上火车……“你们的作业简直如行云流水,太神奇了!”船东代表既感动,又感慨。这件事,口口相传,不胫而走,一时间,青岛港声名远播。此后,主动来提出合作的船舶公司络绎不绝。
许振超说,以前,码头工人们经常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这种力量通常指的是出大力、流大汗的意思,但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不止如此,应该称“咱们工人有知识有技术才更有力量”更准确。“一名工人,如果连本职岗位的技术都不搞懂、弄不通,空谈理想信念好比是空中楼阁,怎么担当、怎样奉献、谈何创新?说句难听的,连当工人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工人可以没有文凭,也可以不上大学,但是不能不学习。”“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这样才无愧于时代!”这是他多年来的“自律”,也是给队友一以贯之的“他律”。
“人人练技术、人人有绝活儿”的目标,让桥吊队成为青岛港最早的一支“绝活团队”,没有之一。最令许振超自豪的就是,青岛港从此几乎不用请外援修理桥吊设备故障。
刚成为桥吊司机时,许振超和工友们有两个梦想:一是有生之年能看到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一百万标准箱;二是把集装箱装卸速度干到世界第一。实现第一个梦想只用了不到10年。为了第二个梦想,他带领团队掌握了“一钩净”“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绝活,有了向世界纪录叫板的勇气和底气。2003年,世界集装箱卸货纪录是336自然箱/小时,而青岛港当时是297自然箱/小时。许振超内心开始蠢蠢欲动——打破这一世界纪录!
机会来了。同年4月27日,一条从日本神户下水的名叫“地中海阿莱西亚号”的货轮,抵达了青岛港,船上载有3400个集装箱。晚上8点52分,开始打表计时,前湾港池中8台桥吊,每个桥吊都挂好一个集装箱,许振超一声令下,8台桥吊吊着8个集装箱同时起吊,又同时落地,场面震撼极了。然而,就在卸货前几个小时,许振超突然发现,选择卸这条船来冲击世界纪录是个“错误”——该船装的很多集装箱是重箱,有的是超重箱,桥吊的机械特性就是吊的集装箱越小、重量越轻,速度才越快;吊的重量越大,速度就越慢。但此时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放手一搏了。时间滴答滴答地在飞逝,现场的空气像静止了一般,许振超紧张地屏住呼吸……当时钟越过零点的时候,一个坏消息来了——一台车突然出现故障,罢工了。他的心“咯噔”了一下,怕啥来啥!这种时刻,哪怕耽误5分钟,破纪录的梦想也将化为泡影。顾不上多想,他立即跑步前往查验,很快就找到“元凶”——原来,是一个传感器的线头松了,迅速把它压紧后,他看了看表,两分钟已经过去。此时,能不能破纪录,他心里已经没底了……
次日凌晨2点35分,计时停止,339箱/小时!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世界港口界,第一次有了“振超效率”。
5个月后,“振超团队”又把纪录提高到381自然箱/小时。截止到2019年,这项纪录在青岛港先后被刷新9次。
中国工人,中国效率,令世界刮目相看。同时,“振超效率”也孵化出巨大的品牌效应,青岛港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世界知名航运公司主动与青岛港寻求合作。最多的一次,8个月时间净增13条国际航线。
当港口的“生命工程”化为“振超团队”心中的“使命工程”,奇迹之花便在寒冬腊月中迎风绽放
西移!西移!2001年,青岛市和青岛港集团作出前湾集装箱码头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的战略计划。
这是青岛港生死攸关的大事件。而影响西移成败的关键,首先是新型桥吊的如期安装。根据规划,前湾港码头必须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安装完成一台新桥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1月下旬,仍毫无进展。青岛港领导火了,现场宣布,原总指挥就地免职,任命许振超担任总指挥。
许振超当时就懵了,他做梦也想不到,领导会把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他这个“小队长”。码头上堆了满满13船的桥吊部件,在40天工期内,要把几十件上百吨重的机架、数不清的零部件,组装成75米高的桥吊,简直不可能!许振超一夜没合眼,港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桥吊如期矗立在前湾新码头。这个“军令状”,他不立都不行。
许振超先悄悄办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打电话告诉爱人,说自己在前湾港干活,到年底一个多月不能回家,让她放心;第二件是买了十箱方便面。
当时的前湾码头,光秃秃、脏乎乎,遍地荒芜。工地几乎没有生活设施,冬天的海风吹进了骨头缝。现场办公的集装箱里,内外都在零下十几度,早晨脸盆里的水都冻成了冰疙瘩。送的饮用水不够,他和工友们就提着两个大水壶跑一里路,找消防栓接水烧着喝。吃饭的地方,就更远了,在三里地以外,错过了就只能吃方便面、啃凉馒头;困了,就把倚在集装箱墙角的纸壳放平,盖上大衣打个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睡过一次囫囵觉,经常是眼里布满血丝,嘴上裂开了口子。
工期,工期!发烧39度多的许振超,连续几天,白天捂着一件军大衣在工地上徘徊,晚上抖抖索索地待在集装箱内,边跺脚踱步、边苦思冥想破解的方法。
“有了!”许振超一拍巴掌,最终想到一个办法——根据桥吊结构,底下行车一段,中部加大梁一段,上部一段,分三段就地组装,既没有海水起伏导致的误差,也不受海浪大小的影响,安装速度必定加快。前提是,需要一台1000吨的水吊。水吊厂家联系到了,意想不到的新麻烦接踵而至。当时,建设中的上海卢浦大桥桥面正在合龙,正用着这个1000吨水吊,大桥合龙之前,水吊不准离开上海。当时国内最大的水吊就这一个,这可怎么办?许振超像热锅上的蚂蚁,和队友们四处打听,从全国各地寻找替代水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一台900吨规格的。
12月26日,距离最后期限仅剩5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水吊。可当许振超见到这台“救命”水吊时,眼泪差点掉下来——该水吊起吊高度不够,差整整两米。高度不够就无法安装,大家面面相觑,整个工地顿时陷入了沉默!
许振超骂娘的话都到嗓子眼了,嘴边全是燎泡。屋漏偏逢连夜雨,换谁谁不急?海滩上,寒风带着哨音缭绕不去,看着涨涨跌跌的潮水拍打着礁石,许振超脑子峰回路转,又回到利用海潮力量的原点,可不可以选择潮水涨到最高的时候起吊?大伙听后眼前一亮,感觉有谱,赶快召集船方人员开碰头会,确定安装方案。
时间定格在12月31日22点17分。这是许振超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时刻!经过40天没白没黑的鏖战,这台重1300吨、长150米、高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青岛港前湾港空旷的码头上。“我们成功了!”在场的人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忍了这么多天的苦与累,憋了这么多天的烦与闷,此刻全部化为许振超和工友们眼中晶莹的泪水……
当年腊月二十九,新港区就正式投产。4台桥吊,一齐按下前湾新港区二次创业的快进键。前后仅用10个月的时间,青岛港的集装箱业务全部迁到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前湾新港区。
这是“振超团队”把青岛港“生命工程”当作“使命工程”血拼的10个月。
有媒体把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提炼为“振超精神”。许振超听后,摆摆手说,这应该是青岛港码头工人的共同精神!
岁月如梭,劳动如歌。
许振超回忆说,自己刚结婚那会儿,手头攒了不到200元钱,买不起婚房,只能跟单位领导申请,住在了码头附近一间临时宿舍。宿舍只有北窗和西窗,阴冷潮湿,不得不往地上撒一层石灰吸水祛潮。后来,港口给分配了宿舍,一家人从9平方米的小屋搬进了一套52平方米的“豪宅”,当时觉得又大又宽敞,也有了透光的窗户。一高兴,许振超像个孩子一般,兴奋地在房间翻了一个跟头。
最初,许振超一个月工资是42元钱,在港口算高的,给家里老人一半,剩下的自己勉强撑到月底。那时,“青岛大红肠”是风靡岛城的“网红”级食品,但许振超却从没尝过,舍不得买啊!直到后来,港口实行计件工资,大家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主人翁的气势都迸发了出来。头一回拿到七八十块钱的工资,许振超昂首挺胸地下了班,摸摸口袋,底气陡生,实现了一次“大红肠自由”。“只吃了三分之一,太腻,没吃完”,许振超边说边笑。
多年来,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亲眼目睹着青岛港这个“家”发生的“巨变”——1987年,青岛港第一台桥吊正式使用时,单机作业效率只有每小时10个自然箱,全年的吞吐量也不过是8万多箱;到1996年,吞吐量突破了100万箱;2000年,翻了一番;到2019年底,数字暴涨了10倍;过去的2023年,则达到了3002万标准箱。从昔日的扛搬抬到如今无人码头的全自动化装卸;从当年的支线小港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四大港;从只能靠泊万吨船舶,发展成40万吨大矿船的母港。作为港口腾飞的参与者、见证者,以许振超为代表的码头工人,通过劳动赢得了荣光,也改写着命运。
许振超说,刚参加工作时,自己连简单的给三相鼠笼电机换向都不会,结果出了丑。但是他没有气馁,后来,不论干装卸工、电工、门机还是桥吊司机,遇到再难、再复杂的活儿,都不会缩手缩脚。他认准了一个理儿——只要扑下身子,老老实实地学,扎扎实实地干,慢慢钻研,大胆尝试,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006年,从飞机的空中加油得到启发,他和队友们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摸索,完成了轮胎吊的油改电技术,让轮胎吊由“吃油”变为“吃电”,改变了原来柴油发电噪音大、污染重的缺点,实现了零排放。因为青岛港是第一例,而且是大面积的成功使用,所以在国家滑触线标准编写时,“振超团队”参与了油改电标准的编写。这项技术让能耗下降了4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00多吨,每年节约柴油580万升,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后来,这项技术被交通部评为示范项目,在全国普及推广,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国家的港口也纷纷效仿。
2019年,“振超团队”首次在全球传统集装箱码头中将两台双起升桥吊实施自动化应用技术,让司机离开传统的高空驾驶室,在现场控制室实施远控操作,实现传统码头与自动化码头的融合。
说起工匠精神,许振超永远忘不了第一任师父的告诫:不管干什么工作,要“卡拐”。“卡拐”是青岛方言,“拐”是木匠的拐尺,就是90度的直尺,90度的意思就是无论干什么工作,横是横竖是竖,卡度数,否则做出的家具四不像,也立不住。换言之,做人做事也这样。
如今已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操作三大队机械队长的蹤浩然,是许振超的徒弟之一。1995年刚参加工作,他就被分到“振超团队”,当了一名轮胎吊操作工。“我跟许队长保证,干好这个活儿‘绝对没问题’,但许队长当场就批评了我。他说他最不愿意听的就是‘没问题’,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蹤浩然回忆说,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的心里。
这些年,“振超效率”“振超团队”的鲜活故事被众多媒体广为传播,还有媒体给提炼出了“四位一体”的“振超精神”——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许振超听后,摆摆手,说不能叫“振超精神”,应该是青岛港码头工人的共同精神。近年来,“振超团队”先后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998项。他还先后培育了“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港口工人创新品牌。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看着并不高的目标和要求,我牢记并且奋斗了几十年,追求了几十年,也领悟了几十年。”
奋斗不被辜负,荣誉纷沓而至。2004年,许振超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荣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12月18日,他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是时代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这些产业工人。”每次获得新的荣誉,许振超总是用恳切的言辞,表达着自己的内心。
现为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的许振超,更多的是通过一次次的报告、演讲,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年轻人听,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年轻人明白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真谛。“这样,我就能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今天,“红蓝”配色的山东港口青岛港,以大海和朝霞为底色,正擘画着一曲新时代产业工人奋斗路上的色彩交响乐。
文章里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审核:苏维平
责编:王嘉楠
编辑:周倩茹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