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两天,追完了《山花烂漫时》。宋佳主演,讲述的是张桂梅老师的真实事迹。
这部剧已播完,不存在为任何资方站台。只是想单纯地对主演宋佳和剧中所有配角,送上膝盖:
“演得太牛了!”单纯伟光正的剧,是很难激起普通人强烈的共鸣的。
因为它太高、太正、太完美,让浑身都有缺点、心中难免计较的普通人,在自惭形秽中照见“我太低级趣味”的羞耻。
《山花烂漫时》,不是这样的。
它毫不避讳地展示了张老师的土味、鲁莽、偏执、不好惹、出力不讨好、做事不过脑、不会溜须拍马不懂阿谀奉承。
甚至带着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边缘感和破碎感。
像极了底层谋生的我们,我们身边有点神经质的某个亲戚,还有成长中遇到的某个太较真不讨喜的老师。
但她又从“这一身毛病”里,长出倔强、温柔、刚硬、不服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逮住一切机会为我所用的狡黠、不计后果孤注一掷的赤诚。
包括为了身边的人们变得好一点点,宁愿祭奠自己的超我感和牺牲感。
她自体的脆弱与柔韧,点燃了不够好但很善良的我们,心中熊熊燃烧的“要把一个更好的世界留给孩子们”的信仰火种。
她让我们觉得真实而亲近。
剧中,宋佳脸上的雀斑,佝偻的后背,匆忙的小碎步,还有拎着喇叭高呼“姑娘们”的沙哑嗓音,会让人忘了她是宋佳,会让人相信她就是张桂梅本梅,也会让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哭的是,她为了大山的女孩走出大山,承受的比山还要沉重的责任。
笑的是,她为了给女娃娃们化缘,和上级领导、奸诈商人、竞争同行、愚昧村民、作妖下属的斗智斗勇。
以及由此诠释的:
“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要想做成事,一定是艰难的,也一定不是完美的”的常识。
但,它最可贵的地方,还不是这一点。
还不是为了讨好时代,一味讴歌捧高所谓独立的大女主,而是超越两性对立,真实展现从官场到职场,从婚姻到生活,无处不在的两性妥协。
她如此摄人心魄,却不谈男欢女爱,也不搞两性对立的格局,让我感慨颇多——
张桂梅和她的记者女朋友、支教女同事、苦读女学生,甚至卖米线的女摊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不服就干。
干事、干活、干事业、干梦想……
通过不停做事不停“干”,来凿通“渺小自我”与“强大自我”的壁垒,来获得见识提升和荣誉加冕。
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你自然会破除情执、得到成长、习得智慧,你的心智灵魂,会自动开阔,自然丰盈。
一味地怨憎男人,一味地抨击偏见,一味地顾影自怜,都是白瞎。
只有行动起来,做出样子,拿出成绩,你的声音才会被听见。
女性的崛起,不是打倒男人,而是获得力量,获得掌控权的力量。
★第二,仇视男人,不如调动男人。
张桂梅死了丈夫,没有孩子,建立女高,目睹太多大山里的男性剥削和重男轻女,也见识太多生活中的男性掌权和男尊女卑。
但,她对男人没有敌意。
不管是男领导、男老板和男下属,她唯一且执着的事情,就是怎么和他们周旋,让他们为山里的女娃娃,做更多有利的事情。
让他们在为女娃娃做事的亲证中,看见女性,理解女性,尊重女性。
这一点,特别了不起。
她为女权而不标榜女权,她为女性而不孤立女性,她为女人而不割裂女人。
她清楚地知道:
性别,才是最大的二元对立。
生存和天道的真相,不是把男女割裂看待,也不是把男女关系搞得你死我活,而是走出二元对立,习得和合一体。
她践行了和谐共生的天道,她引领了包括男人在内的诸多同胞。
★第三,不疯魔不成活,不慈悲不疗愈。
剧中真实地展现了贫苦自卑的女高学生,在张桂梅老师偏执严苛教育下,面对压力山大的高考,险些被逼疯的心理困境。
张桂梅深知自己“变态”的教育,对孩子们造成的心理创伤。
但她和女娃娃们都清楚的是:
穷人没得更多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梅花只能凌寒开。
张桂梅为首的老师和那群穷苦孩子,在各自的疯癫里,照见彼此的迷茫,又在相互的慈悲里,疗愈各自的创伤。
张老师和女娃娃们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女,却完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治愈:
和解不是原谅,而是成长之后,慈悲之心的升腾,包容了万物。
那些踩着张桂梅肩膀走出大山的女孩,在见识辽阔世界后,理解了山里的一切;那些因张桂梅受益的女孩,在成为独立女性后,生长出女性的辽阔。
她们成为千千万万个张桂梅的化身,也汇聚成这片土地上的女性力量。
这部剧在剧烈冲突中,透出的真善美,就像一束光。
让观看者在向光、向暖、向好中,无限靠近教育、陪伴、成长和爱的本质: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
最后,做个大胆预测:
明年的最佳女演员名单上,必有宋佳的名字。
否则,张桂梅老师和我,都不答应。
这是我的视频号,点击进入后点头像关注哦!
不定期有惊喜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