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灿烂阳光,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绿意浓、生产旺……目之所及,大好“丰”景随处可见,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正在景泰大地徐徐铺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景泰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稳压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盯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扛牢责任抓生产筑根基
今年以来,景泰县按照“强基础、稳面积、提产能”思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保险等强农支农政策,多措并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8.33万亩,其中夏粮面积24.88万亩,玉米面积32.27万亩。从细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争取实施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4.48万亩。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配套建设相关设施,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等措施,全方位保障粮食稳产丰收。
铆足干劲抓产业促增收
按照“引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持续发展壮大五佛蔬菜大棚、草窝滩西红柿种植、正路镇中药材,新建千亩钢架番茄森林1个,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实现“种出好产品、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的发展目标。稳步发展瓜菜、畜禽养殖、劳务输转三大产业,全县蔬菜面积达到4.56万亩;积极引导发展畜牧业,目前有牛养殖场1193个,羊养殖场6972个。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万头、152万只、90万头、101万羽,同比增长20%、11.6%、4.5%、2.7%。上半年,全县一产增加值4.15亿元、增长5.6%;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增速8%。
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项目谋划,锚定上下游关联产业和标杆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实施现代种业农牧业良种场、沃原禾万头肉牛养殖场项目,省级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等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8.2498亿元。紧盯短板补项目,围绕产业发展、稳岗就业、乡村建设、饮水安全、水利设施、道路硬化等领域,加快正路镇、寺滩乡等乡镇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持续加大对水、路、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建立重点投资项目清单和推进台账,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项目责任制,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措施,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多措并举抓建管优环境
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以“两沿两边一中心”(公路沿线、黄河沿岸,景区周边、园区周边,乡镇行政经济中心)为重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照“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标准,有序推进省市县级示范村25个(省级3个、市级2个,县级20个)、省市和美乡村4个创建工作,累计完成投资5035.8万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八改”工程,完成户厕改造298座,清理塘渠1051公里,乡村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突出抓好寺滩乡生态地质搬迁和北城区生态地质搬迁项目,全力推进基础配套建设、新房搬迁入住和旧房拆除。坚持建管并重,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确整治重点、广泛宣传动员,落实“门前三包”“路长制”分片包干机制和检查评比机制,采取集中整治和“定人定岗”相结合,辖区各单位和党员干部群众联动配合的方式,以点带面推动辖区环境卫生实现全面提升。
多管齐下抓衔接防返贫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有效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谋划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67个;2024年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3817.5万元,涉及东西部协作项目共计22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40人,发放工资223.21万元,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持续增收。
田野,孕育着万物勃发的希望;农业,向着“新质”方向迈出坚定的步伐。如今,放眼景泰大地,传统农业发展稳中向好,现代农业发展有声有色,美丽乡村焕发生机活力,农民幸福生活指数不断跃升提高。
记者:卢昌来
—关于我们的作品—
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涉及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动动小手 赞完再走